天天看點

2首不出名卻令人驚豔的古詩詞,沉睡千年,依然風姿綽約

詩詞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千百年來衆多好詩流傳在人間。但是因為詩詞作品實在太多,是以現在普通人就錯過了很多好詩詞。

我是真遊泳的貓,一個喜歡詩詞的讀書人。

記得關注我,和我一起欣賞2首不出名卻令人驚豔的古詩詞,沉睡千年,依然風姿綽約!

第1首:馬嵬煙柳正依依,重見銮輿幸蜀歸。泉下阿蠻應有語,這回休更罪楊妃。

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冷門詩人“狄歸昌”,詩的内容則是借馬嵬坡吊古來嘲諷唐代的衰微。

首先簡單解釋一下詩的意思,馬嵬坡在經過安史之亂後,恢複了甯靜,楊柳依依,十分漂亮。

2首不出名卻令人驚豔的古詩詞,沉睡千年,依然風姿綽約

但是唐王朝帝王的車馬再度經過了馬嵬坡,再次跑到了蜀地。

為什麼唐王朝的帝王要跑到蜀地呢,原因和唐明皇李隆基一樣,都是為了“避亂”。

當年李隆基以及嘩變的士兵用“紅顔禍水”的罪名逼着楊貴妃在馬嵬坡自缢。

2首不出名卻令人驚豔的古詩詞,沉睡千年,依然風姿綽約

如今,楊貴妃早就死了,早就不能“紅顔禍水”了,為什麼朝廷的帝王還是如此狼狽逃竄呢?

詩的後兩句是說,地下的楊貴妃知道了後來帝王的狼狽竄逃,一定會有埋怨的語言:“看吧,看吧,大唐的衰敗,難道真的是我楊玉環引起的嗎?我都不在人間了,可别再把黑鍋扣到我頭上了!”

一般古人稱呼楊貴妃為“楊玉環”或者“楊妃”或者“阿環”,這首詩卻告訴我們楊玉環在古代似乎也被稱為“阿蠻”,算是一個曆史知識的補充吧。

2首不出名卻令人驚豔的古詩詞,沉睡千年,依然風姿綽約

這首詩的精妙之處其實是在于“重見”兩個字。重見,巧妙把“馬嵬煙柳”當成一個冷眼旁觀的觀察者,雖然沒有鮮明的褒貶,但是無限諷刺已經在其中。

同時,重見兩個字,直接就把曆史上楊貴妃在馬嵬坡的悲劇概括得淋漓盡緻,更顯示出如今唐王朝的兵荒馬亂和狼狽失措。

後兩句詩當然也很巧妙,詩人沒有直接議論,沒有直接說楊貴妃無辜,而是用楊玉環的口吻說“這回休更罪楊妃”,力度更大,感歎力更深,更能人們有所啟發。

2首不出名卻令人驚豔的古詩詞,沉睡千年,依然風姿綽約

宋代嚴羽批評宋代人的詩喜歡“以議論為詩”,認為這是宋代詩不如唐代詩的一個原因,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就像這首不出名的唐詩,它不是用議論來同情楊玉環,而是通過想象和假設楊玉環的反應,自然而然引起人們的思考。這種手法是更加精妙的。

古人經常說紅顔禍水,把一切責任都推到女人身上。而這首詩的态度是同情楊玉環的,還是相當有見地的,足以令後人驚豔和佩服。

第2首:瀑泉今古說廬台,頓向雲居絕頂來。潭逼五龍時怒吼,勢摧三峽更喧豗。橫奔月窟千堆雪,倒瀉銀河萬道雷。鎖斷鷗峰懸白練,遙看珠網挂層台。

這首詩的作者是古代姓李的一個無名乞丐。這個乞丐非常豪邁,連生老鼠都能直接吃到肚子裡。

而且大冬天的時候,乞丐穿着薄薄的破衣服在大雪天裡,也是若無其事。(具體可見《虞初新志·李丐傳》。)

2首不出名卻令人驚豔的古詩詞,沉睡千年,依然風姿綽約

這個乞丐還能夠寫詩,可見他不是一般的氣概!我們看這首詩,應該寫的是“廬山瀑布”。

寫廬山瀑布的詩,最有名的當然是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挂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2首不出名卻令人驚豔的古詩詞,沉睡千年,依然風姿綽約

乞丐的這首詩顯然受到了李白的極大影響,比如結尾一句的“遙看珠網挂層台”,顯然就是對“遙看瀑布挂前川”的改寫。

而在風格上,乞丐的詩也像李白一樣,極盡誇張之能事,風格豪邁,天馬行空,寫得有聲有色,氣勢非凡。

在這首詩裡,瀑布飛流就好像龍一樣的怒吼,好像三峽水的奔騰,好像千堆雪,好像萬道雷,威武壯觀,為讀者生動刻畫了廬山瀑布的“絕美”景色,令後人驚豔不已!

2首不出名卻令人驚豔的古詩詞,沉睡千年,依然風姿綽約

乞丐也能寫好詩,寫出這樣有氣勢的好詩,更加令人贊歎了!

大家有沒有自己創作詩詞呢?大家還知道哪些好詩詞呢?歡迎留言哦。

喜歡我文章的朋友,一定要關注我,多多點贊和分享我的文章!這對我非常重要。我是真遊泳的貓,再次感謝大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