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世界上内鬥最久國家,從二戰打到今天還未分出勝負,就在隔壁鄰國

戰争生靈塗炭,讓民不聊生,還讓經濟發展停滞倒退,任何一個國家的國民和政府都不願意看到自己卷入戰争。尤其上個世紀前50年,人類先後經曆了兩次世界大戰,慘痛的教訓給全世界敲響了警鐘。和平與發展,拒絕戰争也成了後來全人類共同的主題。

世界上内鬥最久國家,從二戰打到今天還未分出勝負,就在隔壁鄰國

不過,放棄戰争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相當困難。二戰結束後,全世界還有很多地區處在戰火連天的狀态當中,譬如中東地區就是典型的例子。更不用說二戰之後各國間的那些局部沖突,譬如兩伊戰争、英阿馬島戰争、中印邊境戰争等等,不計其數。可見,戰争在全世界仍然相當普遍。

而有這麼一個國家,更是誇張。從二戰開始,一直到今天,這個國家的内戰就沒停過。由于常年戰亂,這個國家幾乎說是毫無發展,老百姓也苦不堪言,一個個隻能窮得喝西北風。

世界上内鬥最久國家,從二戰打到今天還未分出勝負,就在隔壁鄰國

這個國家就是緬甸,為何其内戰如此頻繁呢?還得從他的曆史說起。1000多年前,緬甸還叫洪沙瓦底,其于公元1044年統一,先後經曆了蒲甘、勃固、東籲和貢榜四個封建王朝。

直到1824年,英國以緬甸加強阿拉幹防務,企圖進攻吉大港為借口,發動了為期1年的第一次侵緬戰争。之後緬甸戰敗,成了英國的殖民地。

世界上内鬥最久國家,從二戰打到今天還未分出勝負,就在隔壁鄰國

和在印度一樣,英國人在緬甸也實行了分治政策,惡意挑起緬甸境内各民族的沖突,讓整個緬甸境内的民族關系出現了巨大裂痕,也為後來緬甸的内戰埋下了禍根。

之後二戰結束,随着反殖民運動的興起,全世界各個殖民地都開始獨立建國,殖民者也一一退回到了本國。緬甸雖然也于這一時期獲得了獨立,但當年英國人留下的民族沖突卻深深紮根在了每一個緬甸人的心中。

世界上内鬥最久國家,從二戰打到今天還未分出勝負,就在隔壁鄰國

于是,還沒獨立多長時間,緬甸民族内部的沖突就到了不可調和的狀态,内戰也随之爆發。1960年軍事強人尼溫奪取了緬甸政權,大搞獨裁專制,還強行讓緬甸境内的所有民族都歸化到本土緬族裡。此舉引起其他民族的強烈不滿,内戰由此徹底爆發。

反抗尼溫政府的勢力中,最強大的當屬緬甸少數民族的克欽獨立軍,他們長期和尼溫的政府軍交火對抗,積累了大量的作戰經驗,也有了和政府軍對抗的土地和人員資本。也就是這樣的長期拉鋸戰中,導緻緬甸數十萬百姓家園破碎,紛紛逃離緬甸。

世界上内鬥最久國家,從二戰打到今天還未分出勝負,就在隔壁鄰國

而克欽獨立軍并不是唯一一個讓政府軍頭疼的,由于緬甸境内少數民族衆多,軍閥勢力之複雜,數量之多更是讓政府軍一團亂麻。像是果敢軍、撣邦軍、佤族軍、克倫族軍、克耶族軍,這些少數民族反抗勢力每一個都成了氣候,在和政府軍交戰的過程中勢力越來越大。緬甸政府根本不可能一碗水端平,有時剛跟這些少數民族反抗軍簽訂停戰協定,沒一會就成了一張廢紙。

按緬甸目前的局勢,倘若沒有一個強有力的勢力和聲音平定紛争,這場民族内部的大亂鬥,還将持續下去。一直到今天,緬甸境内的百姓還是沒能等來和平。而戰争也讓這個國家滿目瘡痍,成了東南亞地區最窮的國家之一。

世界上内鬥最久國家,從二戰打到今天還未分出勝負,就在隔壁鄰國

而我國和緬甸僅一水之隔,作為我國的鄰國,緬甸沒少給國人警示。戰争時期,和平簡直比金子還要珍貴,也隻有和平,才能讓人民安居樂業,國家長穩發展。對比緬甸的戰火,我們每一個國人應該對當年為祖國和平灑下熱血的英烈充滿感激。沒有他們,何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