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是西南地區最大的省份之一,也是我國最重要的省份之一,這裡經濟發達,人口衆多,有着“天府之國”的美譽,而在建國初期,四川被封為四大行署區:川東、川西、川南、川北,一直到1952年才再次合并,那麼當時四大行署區的駐地都是哪?

四川的曆史十分悠久
四川在地理上屬于一個大盆地,在四川盆地終年,成都周圍又有遼闊的成都平原,戰國時期,秦國征服了巴蜀之地後,這裡一直都屬于中原王朝的統治之下,逐漸的有了“天府之國”的美譽,因為這裡本身就是盆地結構,導緻了四川的各個地區都被緊密的聯系在一起,根本無法風格,是以四川在曆史上一直都是完整的。
漢朝時期,當時天下被劃分為13個州,四川就是益州,唐朝時期劃分了15道,四川屬于劍南道,而元朝之後,開始了行省制度,這裡被稱為四川省,四川雖然因為地理原因無法分割,但是也是以容易出現割據政權,也就是所謂的“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定蜀未定”這樣的情況。主要就是當時進入四川十分的困難。
曆史上這裡出現過無數的政權,比如蜀漢、成漢,前蜀、後蜀,張獻忠的大西政權等,這一系列的政權出現也間接的證明了四川的複雜性,清朝滅亡後,這裡也成為了軍閥混戰的地方,對于這裡的經濟造成了很大的破壞。抗戰期間四川因為地理因素,是以日軍在這裡死傷慘重,川軍的威名響徹天下。
而近代的時候,這裡也出現了大量的土匪,比如黃清沅。清朝滅亡到新中國的建立,這37年的時間内,這裡經曆了一系列的浩劫,是以我軍在解放四川之後,首先需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恢複四川的經濟,同時開始了剿匪工作,當時這裡的很多土匪,依靠地理對我軍造成了很大的影響,而當時因為交通和通訊條件有限,是以1950年的時候,為了全面解決四川的問題,劃分了四大行署區。
四川行政版圖逐漸完整
建國初期,我國一共有9大行署區,比如東北的旅大行署區,安徽的皖南和皖北行署區,江蘇的蘇北、蘇南行署區,行署區是臨時的省級區劃,地位等同于行省。而四大行署區建立後,
四川的省會成都成為了川西行署區的駐地,南充成為了川北行署區的駐地,泸州成為了川南行署區駐地,北碚成為了川東行署區的駐地。
當時的重慶雖然是直轄市,但是周圍地區還是隸屬于川東行署區的,2年之後,當時的土匪也基本肅清了,剩下的殘餘勢力已經不需要軍隊了,交給了當地的公安部門。因為四川的經濟開始恢複了,是以4大行署區反而不利于百姓的生活,是以在1952年的時候,四大行署區被撤銷,四川省建立,省會成都。
但是這個時候四川的行政版圖還不完整,當時全國共14個直轄市,1953年開始部分直轄市被取消,而1954年重慶被取消了直轄市,并入四川管理,成為了副省級城市,1955年西康省被撤銷,而以金沙江為界,金沙江以西的地區劃歸西藏自治區,以東的地區劃歸四川省,于是四川的版圖才逐漸完整。1997年重慶第三次成為直轄市,四川的行政區劃才徹底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