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汽車人◆趙英專欄】新能源汽車在工業“穩增長”中承擔重任

【汽車人◆趙英專欄】新能源汽車在工業“穩增長”中承擔重任

2022年汽車工業的熱點、亮點,大機率将展現在新能源汽車及智能駕駛汽車領域。

【汽車人◆趙英專欄】新能源汽車在工業“穩增長”中承擔重任

作者丨趙英

編輯丨田草

出品丨汽車人傳媒

年終歲末,政府各經濟管理部門正按照中央經濟會議“穩增長”的精神布置所管領域2022年的重點工作。

新華社北京12月23日發表《築牢經濟“壓艙石”,激發高品質發展内生動力——訪工業和資訊化部部長肖亞慶》專訪文章,宣示了工業和資訊化部在工業資訊領域穩增長的重點工作。

肖部長提出2022年穩定工業增長要突出抓好的四個方面工作。值得注意的是,肖部長提出的第四個方面重點工作:“挖掘内需潛力,啟動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城市試點,開展新能源汽車、綠色智能家電、綠色建材下鄉活動。對智能網聯汽車、冰雪裝備等既有利于改善群衆生産生活,又代表科技發展方向的産業,加大培育力度,支援規模化發展。”

【汽車人◆趙英專欄】新能源汽車在工業“穩增長”中承擔重任

進入21世紀以來,經濟發展一旦放緩,政府就會出台促進汽車銷售的政策,對沖經濟下滑。

此次在我國經濟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工業領域上述壓力表現突出的背景下,肖部長提出挖掘内需潛力,啟動公共領域車輛全部實作電動化試點,并開展新能源汽車下鄉,對智能網聯汽車等加大培育力度,支援規模化發展等作為擴大内需的重要措施,頗有新意。

首先,把推動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其中新能源汽車更為重要)作為開拓内需新需求的重要措施放在擴大内需的首位,意味着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已經漸成氣候,屬于政府認為市場擴大有需求、急速發展有潛力的領域。

在我國汽車市場整體已進入低速增長(3%左右)的時代,通過汽車産業維持經濟整體穩定發展的抓手,已逐漸由傳統汽車向新能源、智能駕駛汽車轉移。隻有通過結構調整、創新發展、消費更新、開拓新市場,才能挖掘較大的汽車新需求空間。這一戰略舉措符合汽車工業發展實際狀況。

【汽車人◆趙英專欄】新能源汽車在工業“穩增長”中承擔重任

其次,在城市公共領域,實作用車全面電動化,可以通過各級财政資金及政策性金融政策予以支援,能夠較快推進。

此前,交通運輸部已提出:2020年底,重點城市燃油公共汽車全部更換為新能源汽車。此次工信部的政策涉及全部城市公共領域,顯然能夠推動新能源汽車在城市大大擴充應用領域。

公共領域,包括政府用車,以及從事公共服務的有關企事業機關用車(例如,市容清潔、垃圾裝運、郵件運輸、能源運輸、公安用車、醫療服務用車等)。總之,涉及面廣,涉及種類多。

在這一領域提倡和引導改用新能源汽車試點,可望開拓出較大市場。特别是有利于新能源汽車在相關領域的發展,促進新能源汽車應用向改裝車、專用車領域拓展。同時,還直接、間接地促進了新能源商用車的發展。

【汽車人◆趙英專欄】新能源汽車在工業“穩增長”中承擔重任

目前,跨國公司加速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要看到跨國公司在新能源領域的深厚技術積累一旦釋放,我國新能源汽車目前具有的某些優勢很可能消失。廣闊、多樣、日益成熟的國内市場及使用環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可能出現的技術弱勢。

在城市公共領域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應用試點,與我國的“碳中和”、“碳達峰”目标相契合,有利于城市區域實作有關目标。

推動新能源汽車下鄉,則進一步豐富了農民及相關企業的出行選擇,便利和改善農民生活品質,有利于擴大内需;拓展新能源汽車應用空間,有利于農村降低碳排放。

再次,由于應用領域拓展,應用場景多元化,新能源、智能駕駛汽車的技術和核心零部件也将得到相應拓展,有利于技術水準提高,有利于新能源、智能駕駛汽車的整體水準提高。

最後,推動新能源汽車全面進入城市公共領域,推動新能源汽車下鄉,将進一步刺激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的發展和生态體系的完善,進而為新能源汽車整體發展提供更好的環境。

【汽車人◆趙英專欄】新能源汽車在工業“穩增長”中承擔重任

總而言之,推動新能源汽車進入城市公共領域、進入農村,培育智能駕駛汽車加速發展,将拓展新能源、智能駕駛汽車的市場空間,促進新能源、智能駕駛汽車的技術水準提高,完善新能源、智能駕駛汽車的生态環境。

當然,肖亞慶部長提出的隻是戰略構想,如何在2022年發展中予以落實,還需靜候具體政策措施的制定與落實。

例如,在城市推動新能源汽車進入公共領域試點,是通過增量對城市公共領域用車進行結構調節,還是通過加速折舊淘汰舊燃油車,置換新能源汽車?

又如,在城市公共領域推動新能源汽車使用與新能源汽車下鄉,是兩個差異極大的應用領域,需要制定不同的政策予以落實。

再如,更換試點城市公共領域用車的政府财政資金如何使用?如何确定試點城市的規模、級别、數量?這些都亟待具體的政策指引。

總之,肖部長講話,對2022年汽車工業的發展重點做出宣示,破了題。汽車工業界仍需緊密注意其後政府陸續制定、推出的具體有關政策及實施細則。

【汽車人◆趙英專欄】新能源汽車在工業“穩增長”中承擔重任

2021年即将過去。前兩天,筆者寫了一篇名為《新能源汽車元年——回望2021年中國汽車産業發展》的文章。肖部長提出的2022年穩定工業增長要突出抓好的四個方面工作,為2022年新能源汽車發展又加了一把火。

筆者更加堅信自己的判斷:2022年汽車工業的熱點、亮點,大機率将展現在新能源汽車及智能駕駛汽車領域。汽車工業全體同仁,也應當把資源、精力向新能源汽車、智能駕駛汽車轉移、集中。

2021年即将過去,在此向熱心閱讀鄙人文章的讀者緻以新年問候;向辛苦、認真地編輯推出我的文章的《汽車人》編輯部全體同仁緻以新年問候。

預祝2022年中國能夠戰勝各種艱難險阻,順利實作“十四五”既定目标。預祝中國汽車工業再攀高峰。

【版權聲明】

本文系汽車人傳媒原創稿件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