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2月27日報道美國《福布斯》網站近日報道稱,一切為應對在2030年使電動車銷量的占比達到50%的挑戰而采取的方法都是合理的,其重點是在職學習、重新學習、技能提升和終生學習。
美國政府提出了一項遠大目标——確定2030年在美國銷售的汽車中有50%是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或燃料電池汽車。美政府還表示,這一目标是“讓美國為發展面向未來的電動汽車、在競争中勝過中國和應對氣候危機做好準備”的關鍵。這是一個宏偉的三重目标,福特、通用等汽車制造商以及美國汽車勞工聯合工會都支援。
目前,中國銷售的汽車中有近6%是電動汽車,而美國的這一比例接近2%。中國的長期目标慢一些,預計到2030年将達到電動車銷量占40%的比例。然而,國際能源署表示,中國的這一比例更有可能達到70%。不管比例是多少,從現在到2030年,美國在電動汽車領域的占有率如何能超過中國?

報道還稱,美國一些大企業并沒有坐等政府宣布目标的消息,它們已經在提升自己的水準。亞馬遜公司讓更多電動車上路的計劃隻是其中的一個例子。到2030年,亞馬遜的“氣候承諾”計劃将生産10萬輛電動汽車,10年後将實作碳中和。該公司新推出的電動送貨車已經投入行駛,并且内置了“亞曆克薩”語音系統,這樣司機就能在駕駛時或在貨艙裡搬動包裹時使用語音指令尋求幫助。美國電動汽車制造商裡維安公司與亞馬遜公司合作,定制了這些單次充電可行駛150英裡的電動汽車。
亞馬遜正在加快步伐,但它隻是電動汽車大格局中的一個環節。10年前,日産首推一款現代化量産的電動汽車,名叫“聆風”。另外還有400多家電動汽車企業在美國拼殺。
特斯拉是最大的參與者,前者在過去3年裡占據了美國電動汽車市場約70%的份額。不過,大多數其他制造商都有計劃,新車要麼在計劃中,要麼在生産階段。這是另一場“太空競賽”。沃爾沃的目标是到2025年将其銷量的一半轉向電動汽車,另一半将是混合動力汽車。據悉,美國共有200多家為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生産零部件和技術的制造廠。
聽起來電動汽車正在引起大家的注意,但我們還需要做些什麼才能實作2030年的汽車電動化目标?在幕後,預計汽車制造業以及相關技術的開發和勞動力大軍将發生重大變化,以便為電動汽車和其所依賴的基礎設施提供支援。
美國最大的制造業部門——汽車制造業的運作方式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技術轉變。根據美國汽車和汽車配件制造商協會的一項研究,2019年汽車和商用車供應商直接雇傭了90.7萬名美國勞工。這些數字是今年2月公布的。如果算上間接就業,該行業相關的就業人數将會增加到480萬。
但美國勞工統計局的資料略有不同。該機構在今年8月份釋出的報告中指出,汽車和零部件制造業雇傭了92.33萬人,從事汽車零售貿易和零部件交易的有198.03萬人,從事汽車經銷的有125.3萬人。這相當于總勞動力接近415萬人。在截至今年11月的一年裡,美國所有地區都出現了強勁增長。密歇根州、肯塔基州、俄亥俄州、亞拉巴馬州、印第安納州和加利福尼亞州是美國汽車和零部件制造大州。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據國際勞工組織統計,美國汽車行業(包括從事直接和間接工作)大約五分之一的勞工是女性。
到2027年,北美地區電動汽車市場規模預計将達到1942億美元,盡管報道認為,這一估計數字相對于其他數字還很保守。
報道評論稱,對電動汽車的需求隻是汽車和零部件制造行業轉型的一個方面。美國汽車行業在工業機器人領域一馬當先、行動迅速,但中國也在大力發展此類技術,實力不容小觑。國際勞工組織表示,支撐該行業的結構和系統正面臨迅速的技術發展。我們看到,數字驅動系統等更先進的制造技術更多,消費者偏好正在發生變化,對可持續性、氣候變化和監管的擔憂正在走向前台。(編譯/塗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