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49年解放軍飲馬深圳河,為啥沒有趁勢收複香港?

1842年,中英鴉片戰争以清政府戰敗而告終,清政府為了苟延殘喘,不得不與英國人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賣國條約《南京條約》,其内容規定将香港割讓給英國,從此香港開始了英國人統治時期,為此後百年留下了隐患。

1949年解放軍飲馬深圳河,為啥沒有趁勢收複香港?

香港的地理位置相當重要,抗戰勝利後,國民黨政府也有考慮收複香港的打算,但是被英美勾結所拒絕。不久之後,解放戰争爆發,香港的事情隻能擱置。

1949年,解放戰争進入了尾聲,國民黨在大陸敗局已經無法挽回,解放軍如雷霆之勢,迅速解放了全國大部分地區,同年的10月份,解放軍已經拿下了廣州,準備繼續南下收複香港和澳門,僅僅用了三天的時間,解放軍就飲馬深圳河,解放香港指日可待,此時對岸香港的英軍已經急躁不安,一邊增兵一邊準備逃跑。

1949年解放軍飲馬深圳河,為啥沒有趁勢收複香港?

然而,就在最為關鍵的時刻,解放軍突然接到上級指令“立刻停止前進”,當時許多人不了解,但是也要執行指令,最終解放軍在深圳河停止前進了。那麼中央為何要做出這樣的決定?

原來,主席對此有更長遠的考慮。首先,解放戰争打響後,美軍就對解放軍占領的上海,天津和南京等大城市進行物資封鎖,幾乎斷絕了與外界的交流,也沒有了外彙來源,這對後面建設新中國很不利。其次,解放軍對英國政府提出三點要求“香港不能作為國民黨反攻的基地,不能作為破壞新中國的基地,新中國的公民在香港必須受到保護“,這就意味着英國必須要支援新中國,斷絕與國民黨政府來往,英國為了保住香港欣然同意。

1949年解放軍飲馬深圳河,為啥沒有趁勢收複香港?

确實,依照那個時候的情況,新中國成立後,繼續世界其他國家的承認和認可,英國在此後不顧美國的施壓,在西方國家率先承認新中國,與香港有很大的關系。我們不能不說,主席決策是相當具有長遠目光的,在此後多年時間裡,新中國通過香港這個港口擷取了大量的急需的物資,對新中國的建設起到了很大作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