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26日訊 哨聲吹響,熱血難涼。時隔11年,聯賽桂冠,終歸泰山。
手機裡循環播放着黃家駒的《光輝歲月》,鐘聲響起歸家的訊号,在他生命裡,仿佛帶點唏噓……
歌名歌詞,旋律曲子,在顯得有一絲蒼涼的2021中超冠軍誕生之夜哼出聲來,頗為應景。
光輝歲月裡,泰山隊曾勇奪雙冠王,聯賽稱霸一方,在“一笑過金州無人是敵手”中獨孤求敗;後來,黯淡的日子裡,一度躊躇不前,滿是11年聯賽“無一冠”惆怅滋味。幾經沉浮,唏噓難以言喻,惆怅心有不甘。
足球的過往,聯賽的年輪,像個回環,在時間的指針定格的今晚,泰山隊凱旋,高光耀眼。
這是堅持的勝利。
beyond,黃家駒,80後一代無法抹去的記憶。而80後的球迷,應該會留存魯能泰山1999雙冠時的記憶,也忘不了在拿下2010賽季的中超冠軍後,場邊的主教練伊萬科維奇激動落淚。
歲月輪轉,魯能一度平淡無奇,恒大瞬間橫空出世。在頂尖外援、頂尖外教、頂尖國腳、頂尖年薪的頂尖配置中,買買買,曾經讓恒大足球登上亞冠最高領獎台。2次亞冠冠軍,8次中超聯賽冠軍,一度風光無限。
隻是,這金元建構的足球王朝,猶如空中樓閣,懸而不堅。
如今,霸主恍惚已去,昙花不見。
一個足球時代的結束,或許都來不及打一聲招呼。
金元足球留下的,除了一地雞毛,還反向映射出那個亘古不變的真理:任何體育運動都是要講究規律,沒有塔基,沒有體系,哪有未來。
過去十年,“金元足球”之下,“引人”隻靠“數字”,正是在這些“數字”的誘惑下,國内優秀年輕球員,失去留洋的動力,究其原因,竟是“錢多、事少、離家近”。
現在,曆史再一次告訴我們,“質變”必須依靠持之以恒的“量變”。虛假的繁榮之後,中國足球還得依靠堅持青訓的山東泰山、青島海牛這樣躬耕青訓十年如一日的俱樂部。
規範化的俱樂部建設和常年堅持的青訓人才體系,再輔以優秀的内外援,才成就了泰山隊本年度的提前加冕。
金元足球崩塌之後,中國足球的泡沫同步被戳破,泰山隊在這個冬日冷夜的冠軍獎杯,含金量不比任何一年低,因為它映射的是足球規律的回歸,也正是在這種背景之下,泰山隊的青訓模式與理性堅持,才完全展現出價值、優勢,而這才是中國足球最該抓的一副良藥。
山東電視體育頻道 徐凱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