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賞樂|威尼斯的浪漫之夜

文/雷健

到威尼斯旅遊,必不可少的項目是租上一條船,在威尼斯的河道裡遊曳,聽船工吟唱柔情的貢多拉船歌。運氣好的話或許還能聽到帥哥船工唱奧芬巴赫歌劇《霍夫曼的故事》裡的“船歌”。

說起奧芬巴赫《霍夫曼的故事》,其間的故事很讓人心酸。這是奧芬巴赫最後一部,也是他90多部歌劇中唯一一部沒有寫完的歌劇。1851年,由法國劇作家巴爾比葉和卡雷根據德國浪漫派作家霍夫曼的幾部小說和他本人的故事創作的戲劇《霍夫曼的幻想故事》在巴黎奧德翁劇院首演。這部戲的怪異情節和霍夫曼的愛情故事打動了奧芬巴赫,于是抱病以此為題材将此劇改寫為歌劇并為之譜曲。遺憾的是還未來得及完成整個作品,奧芬巴赫就撒手人寰。他的好友,同是作曲家的歐内斯特·吉羅補筆寫完奧芬巴赫這部幾近完成的作品。

賞樂|威尼斯的浪漫之夜

1819年6月20日,雅克·奧芬巴赫出生在科隆猶太教堂一位樂師家庭,6歲即會拉小提琴,8歲開始嘗試作曲,1833年進入巴黎音樂學院學習一年後退學。1849年出任巴黎喜劇院指揮兼作曲,但巴黎喜歌劇院從未演出過他的作品,于是他決定别起爐竈。他在自傳中寫道:“我靈機一動,既然巴黎喜歌劇院不再演出任何喜歌劇,既然滑稽、歡快、機智的音樂正在漸漸被人遺忘,既然那些正被寫給巴黎喜歌劇院的東西其實隻是小了幾号的正歌劇,那麼好了,就由我來建立一所我自己的音樂劇院好了,反正一直沒有人肯制作演出我的作品。”1855年,他創辦巴黎諧劇院并自任經理,7月5日首演就包括他的兩部作品,一部傷感田園劇《白夜》,一部滑稽劇《兩個盲人》,獲得巨大成功。奧芬巴赫一生寫了102舞台音樂作品,其中有90多部輕歌劇。1858年創作的《地獄中的奧菲歐》和1864年的《美麗的海倫》兩部輕歌劇使他成為世界級作曲家,被譽為古典輕歌劇創始人之一。《地獄中的奧菲歐》在1858年上演之初反響平平,倒是音評家儒勒·雅南在《辯論報》上的一篇惡評引起觀衆好奇,人們蜂擁而來。羅西尼到劇場看了演出後給奧芬巴赫高度評價,稱他是香榭麗舍大街的莫劄特。但是瓦格納卻讨厭奧芬巴赫的作品以及巴黎諧劇院的一切,用他那種尖刻無比的語言罵道,奧芬巴赫的音樂是“讓全歐洲的豬在上面打滾的一坨屎”。不過這并沒有影響奧芬巴赫的心情,因為《地獄中的奧菲歐》連續演出了228場。觀衆肯來看劇就是最好的肯定。

随着榮譽而來的是積勞成疾。寫了90餘部輕歌劇後,奧芬巴赫不想再寫輕歌劇,而想有一部傳世名作。《霍夫曼的故事》無論是故事情節的怪異,還是人物形象的千姿百态,人物性格的豐滿充實,都具備寫一部傳世佳作的底蘊。

E·T·A霍夫曼(恩斯特·西奧多·阿馬德·霍夫曼)是18世紀末19世紀初德國浪漫主義的代表人物,既是作家又是作曲家和樂評家,還是劇院經理、歌唱家、指揮家、政府官員。1813年,他在寫貝多芬的一篇文章裡說:“音樂隻有在浪漫主義的王國裡才是回到了家裡……(音樂是)所有藝術門類中最浪漫的藝術——事實上,你幾乎可以說它是唯一真正浪漫的一門藝術……”他的作品風格獨特,故事情節大多夢幻怪異,異想天開甚至有點荒誕。他作品中的故事給諸多作曲家帶來靈感,創作出一系列佳作,最著名的是舒曼的《克萊斯勒偶記—八首幻想曲》、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胡桃夾子》和奧芬巴赫的歌劇《霍夫曼的故事》。西方音樂史家認為,霍夫曼對“浪漫(Romantik)”一詞的诠釋,将德國浪漫文學的境界引進了音樂世界,開啟了德國音樂浪漫主義的先河。

賞樂|威尼斯的浪漫之夜

奧芬巴赫的歌劇《霍夫曼的故事》由三幕加序幕、尾聲組成。序幕裡,在紐倫堡呂特老伯的酒店,霍夫曼向一群大學生講述他的三次怪異的愛情故事。第一幕裡愛上的是一個機械木偶,第二幕愛上威尼斯的名妓朱莉葉塔,卻被甩。第三幕愛上患有肺病的安冬妮亞卻又死去,留下傷心的霍夫曼。第一幕是在意大利學者斯帕蘭劄尼博士的客廳中,魔術師高佩流斯賣給霍夫曼一副“魔法眼鏡”。霍夫曼帶上眼鏡後看到斯帕蘭劄尼的女兒奧林比亞無比美麗。奧林比亞在客廳中唱出著名的花腔詠歎調“林中小鳥唱出憧憬之歌”更讓霍夫曼不可收拾的愛上奧林比亞。當圓舞曲響起,霍夫曼摟着奧林比亞跳舞,誰知奧林比亞根本停不下來,将霍夫曼摔倒,弄壞了眼鏡。失去魔法眼鏡後,霍夫曼才看清原來他愛上的奧林比亞是一個機械木偶。第二幕在威尼斯名妓朱莉葉塔家中,《船歌》就是這一幕開始時,從威尼斯河上傳來的二重唱《愛之夜,五月之夜》:

美麗的夜呵,愛之夜,

微笑于我們的歡樂。

夜晚比白天更甜蜜,

在這美麗的愛之夜。

擋不住時光飛逝,

帶走我們的柔情。

樂土一去不複返,

擋不住時光飛逝。

醉人的清風,

溫柔地擁抱我們。

請把吻獻給我們,

抱着我們,吻着我們。

愛之夜呵,美麗的愛之夜。

奧芬巴赫的《霍夫曼的故事》被音樂史家認為是法語歌劇中的典範之作,自問世以來風行世界140多年,常演不衰。這首《船歌》和第一幕的女高音花腔詠歎調是《霍夫曼的故事》中最脍炙人口的樂段,唯美浪漫,華彩滿章。《船歌》采用貢多拉曲調,旋律平滑柔美,牽魂攝魄。樂曲以長笛和單簧管吹奏出引子,波光鱗鱗,弦樂加入後的鋪墊更讓旋律蒙上一層迷離夢幻色彩。女聲二重唱主題旋律響起時,威尼斯的河道裡,古老的建築在水波裡搖晃,燈光在眨眼撩人,一派夢幻景象。

賞樂|威尼斯的浪漫之夜

直至今天,《霍夫曼的故事》是歐洲各大歌劇院常演劇目,《船歌》當然也是音樂會上的常選曲目,有人聲演唱,更多是不用人聲的管弦樂版本,而管弦樂版又有由小提琴奏出的主題旋律和由雙簧管奏出的主題旋律兩種不同版本,小提琴深情柔美,雙簧管清亮恬靜,聽來感受各有不同。

【作者簡介】

雷健,媒體人,愛樂人。2019年起撰寫從閱讀文學原著角度來解讀西方古典名曲的文章,遂成系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