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年終回眸|澎湃新聞關注的十位藝術人物:挑戰、追問與堅守

2021年的藝術文化界由NFT開場,由元宇宙收官。喧騰随歲末漸漸散開,浮出的或許仍是舊問題——藝術是什麼?

澎湃新聞藝術評論部回顧這一年令人印象尤深的藝術人物,挑戰、追問或堅守才是他們真正的動人之處:已故大地藝術家克裡斯托和妻子讓娜的遺願“包裹凱旋門”今年終于實作,這件作品連同他們終身奉行的創作态度震撼了世人;勞倫斯·德·卡爾成為盧浮宮首位女館長,标志着法國博物館界全面開啟女性上司者時代;英國藝術家大衛·霍克尼、英國雕塑家安東尼·葛姆雷,不斷回到藝術史進而豐富自我、回饋公衆。

大地藝術家克裡斯托

包裹凱旋門遺願達成,他們的藝術“始終是第一次”

去年,84歲的大地藝術家克裡斯托·弗拉基米羅夫·賈瓦契夫在紐約家中辭世,他的遺願“被包裹的凱旋門”在2021年實作了。

年終回眸|澎湃新聞關注的十位藝術人物:挑戰、追問與堅守

克裡斯托 圖:Wolfgang Volz

這是一個長達近60年的夢想。1962年,克裡斯托和妻子讓娜-克勞德就制定了包裹巴黎地标凱旋門的計劃。他們設想,凱旋門拱門将被包裹在2.5萬平方米的可循環利用聚丙烯織物中,并由3000米長的可循環利用紅繩加以固定,整個整個項目的安裝耗費約1400萬歐元。

年終回眸|澎湃新聞關注的十位藝術人物:挑戰、追問與堅守

當地時間2021年9月12日,法國巴黎,日落時分,包裹中的凱旋門。

克裡斯托1935年生于保加利亞,1957年流亡東歐。兩年後,他在巴黎與法國女子讓娜-克勞德相遇,後來兩人成為生活和藝術上的伴侶,直到2009年妻子去世。1964年開始他們定居紐約,搭檔成為“包裹藝術家”。他們用匪夷所思的方式包裹峽谷、海岸、德國國會大廈、橋梁和島嶼,讓自然界和公共建築呈現出熟悉又陌生的壯闊景象。其中最著名的項目是1995年包裹德國柏林國會大廈,當年是二戰結束50周年,整個被包裹成為通體閃爍着銀色光芒的大地雕塑。

年終回眸|澎湃新聞關注的十位藝術人物:挑戰、追問與堅守

克裡斯托夫婦

年終回眸|澎湃新聞關注的十位藝術人物:挑戰、追問與堅守

克裡斯托為《包裹的新橋》所作速寫

年終回眸|澎湃新聞關注的十位藝術人物:挑戰、追問與堅守

1995年,克裡斯托和讓娜-克勞德的《包裝國會大廈》,他們用鋁纖維覆寫了柏林的德國國會大廈。

從9月18日到10月3日,凱旋門僅被包裹了14天,卻吸引了500餘萬名遊客,也震撼了全世界。在作品的籌備與展示期間,凱旋門無名烈士墓前的“永恒火焰”持續燃燒,如同這對藝術家搭檔内心的藝術火焰。半個多世紀以來,他們不擷取任何公共資金。項目資金全部來自出售藝術家的研究籌備資料、繪畫、拼貼畫、比例模型,以及上世紀50年代到60年代的作品及其他公共項目的原版版畫。

任何克裡斯托項目的特殊挑戰在于,它始終是第一次; 以前從來沒有做過,以後也不會再做了。這對夫婦離世後項目得以實作,是因為他們生前留下了每一個視覺和藝術上的細節。

勞倫斯·德·卡爾

成為盧浮宮首位女館長,法國博物館界開啟女性上司者時代

年終回眸|澎湃新聞關注的十位藝術人物:挑戰、追問與堅守

今年秋季,盧浮宮迎來成立228年來的首位女性館長勞倫斯·德·卡爾。此前,她擔任巴黎奧賽博物館和橘園美術館主席。德·卡爾的上任是法國博物館界迄今為止對女性最重大的一項任命。根據法國文化部資料,大約67%的法國國家級博物館由女性上司,而在2019年時這一資料隻有27%。今年3月,巴黎羅丹博物館館長凱瑟琳·舍維約被任命為世界上最大的建築博物館巴黎建築博物館主席。2014年開始,塔季揚娜·法蘭克擔任愛麗舍攝影博物館館長;蘇菲·馬卡列烏則擔任法國吉美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主席。

1994年,德·卡爾開始在奧賽博物館擔任策展人,2017年,她成為奧賽博物館館長,并在2019年舉辦了一場廣受贊譽的關于十九世紀西方繪畫中黑人女性題材的展覽。德·卡爾以支援歸還二戰期間被納粹掠奪的文物、舉辦呼應當代議題的展覽、建立吸引年輕觀衆的項目而出名。

在德·卡爾看來,盧浮宮需要重新思考何為“普世的博物館”,“這是我們貼在盧浮宮上的标簽,但是這是錯誤的,因為盧浮宮并非如此。”德·卡爾說道,“盧浮宮可以非常當代,在向當今世界開放的同時向我們訴說過去……我們需要時間和視野,我們正在擺脫一場危機,我們生活在興奮而複雜的年代。”德·卡爾認為,盧浮宮有很多可以告訴年輕人的東西,而這一群體将成為她上任後所思考的事務的核心。

2021年,盧浮宮全新中文官網上線,同時涵蓋48.2萬件藏品的資料庫也同步推出,在網站上不僅可以直接輸入關鍵詞查找藏品資訊,還可以浏覽7個藝術門類和6個主題藏品。

今年,盧浮宮舉辦了“肉體與靈魂 —— 從多納泰羅到米開朗基羅”、“巴黎-雅典:現代希臘的誕生(1675-1919年)”、“舞台之上:愛德蒙·德·羅斯柴爾德服裝設計收藏”等特展。近期的“來自遠方:旅行的材料與物品”特展呈現了大航海時代以前歐洲與其他大陸的貿易與文化交流。

藝術家大衛·霍克尼

用明亮色彩鼓舞人心、“對話”梵高

年終回眸|澎湃新聞關注的十位藝術人物:挑戰、追問與堅守

大衛·霍克尼在阿爾勒附近的向日葵花叢間(1985) 圖:Atelier Lucien Clergue

1937年,大衛·霍克尼生于英國布拉德福德,先後就讀布拉德福德藝術學院和倫敦皇家藝術學院。1970年,33歲的霍克尼在倫敦白教堂美術館舉辦了首次個人展覽,此後50年間他接連創作了一系列聞名的作品。2018年其油畫《藝術家肖像(泳池及兩人像)》以9031萬美元(6.26億人民币)的高價拍出,成為當年在世最貴的藝術家。

大衛·霍克尼去年2月底在英國國家肖像館(NPG)舉行以“大衛·霍克尼,繪畫源自生活”為名的回顧展,這是近20年來首個以霍克尼的肖像繪畫為主題的大型展覽,但因為疫情展覽在開幕不久後關閉。3月下旬,社交網絡上一張霍克尼iPad繪畫喚起了疫情肆虐下人們的信心,畫中一株田野間盛放的水仙提示着“記住,它們不能取消春天”。藝術家畫下春天抵達諾曼底,以繪畫給世人面對疫情、重新開始的勇氣。

年終回眸|澎湃新聞關注的十位藝術人物:挑戰、追問與堅守

《沃德蓋特的景色》,霍克尼,2005年7月

年終回眸|澎湃新聞關注的十位藝術人物:挑戰、追問與堅守

《更大的樹下》霍克尼

今年2月,展覽“霍克尼與梵高:自然的歡愉”在美國休斯頓美術館舉辦,呈現近50幅霍克尼的作品以及10幅梵高的繪畫,讓人看到兩位藝術家如何通過明亮而豐富的色彩來表達他們對于自然和世界的觀察與愛。展覽還展現出梵高對于霍克尼的藝術影響。

雕塑家安東尼·葛姆雷

追問雕塑意義,藝術最終屬于公衆

年終回眸|澎湃新聞關注的十位藝術人物:挑戰、追問與堅守

疫情期間,葛姆雷鼓勵加入藝術創作“創意共享”

藝術家往往是藝術(史)的繼承者、提問者、變革者。今年,英國雕塑家安東尼·葛姆雷的新書《雕塑的故事》中文版面世,這本是葛姆雷與英國《旁觀者》雜志藝術評論家、藝術史學者馬丁·蓋福德的談話錄,兩位從“雕塑是什麼”出發,回顧了史前至今的造型藝術發展史。兩人回歸作品與創造者,摒棄以文獻和博物館展品來審視藝術史的方式,揭示材料在塑造世界過程中的作用,以及被賦予的人性意義,是一部涵蓋豐富的圖文力作。

年終回眸|澎湃新聞關注的十位藝術人物:挑戰、追問與堅守

《雕塑的故事》 [英]安東尼·葛姆雷 / [英]馬丁·蓋福德 王珂/譯理想國 |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21-8

葛姆雷說:“在這個由物構成的世界裡,雕塑是奇怪的存在。而且我認為,随着曆史的發展,雕塑變得越來越奇怪。但是有那麼一些主題,跨越了地域、文化和語境,将曆時千萬年的雕塑創作聯系在一起。是以,‘雕塑是什麼’這個問題和另一個更大的問題密不可分,那就是:‘人類是什麼?’”葛姆雷希望通過審視雕塑,進而認識到創造活動在人類曆史程序中發揮的根本性作用。

年終回眸|澎湃新聞關注的十位藝術人物:挑戰、追問與堅守

安東尼·葛姆雷,Chute II,2018年

年終回眸|澎湃新聞關注的十位藝術人物:挑戰、追問與堅守

安東尼·葛姆雷的《北方天使》由耐腐蝕鋼制成

安東尼·葛姆雷出生于1950年,1998年憑借作品《北部的天使》而成名,作品位于英格蘭東北部的一段高速公路之上。葛姆雷的雕塑以鑄鐵為主,常常以他自己的身體為模型,他的作品也是以備受争議。在諸多藝術家以觀念和抽象作為語言的時代裡,執着于人物的葛姆雷顯得有點過時。

今年3月葛姆雷在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藝術最終不屬于創作者或所有者,而是屬于公衆,即藝術所處的“集體”領域的理念。 他堅信公衆不需要知道任何東西,即可體驗他的作品。也正因為如此,他的作品與同時代大多數藝術家相比閱聽人更大。藝術作品的意義來自每個人的了解,來自如何看待并與世界分享。

數字藝術創作者比普(Beeple)

狂歡之後,警惕金融風險、審視藝術本質

今年3月,數字藝術創作者比普的純數字作品《每一天:前5000天》以4.5億元的拍賣成交額引起關注,由此NFT藝術開始進入大衆視野,NFT指“非同質化代币”,是一種新的數字藝術模式,多為用算法建立的像素藝術,如gif、視訊剪輯等。

年終回眸|澎湃新聞關注的十位藝術人物:挑戰、追問與堅守

比普

今年以來,明星、大V、企業也推出了自己的NFT産品,數字藝術品卻是NFT落地最快的應用場景之一,紐約市還開出了世界上第一個實體NFT畫廊。

傳統藝術品的流轉涉及畫廊、拍賣行、美術館,以及經紀人等環節的參與,藝術品收藏是做時間的朋友。但是加密藝術領域的創作者身份、内容樣式、呈現方式完全是基于網際網路生态的邏輯,它的效率更高,金融屬性更強。

年終回眸|澎湃新聞關注的十位藝術人物:挑戰、追問與堅守

比普的作品《每一天:前5000天》

不久前,“元宇宙概念”的提出,讓市場再度讨論NFT的前景,一些人認為,NFT将成為實作虛拟物品數字資産化和流通交易的重要工具。但反對聲音認為,NFT與元宇宙的突然走紅,背後很可能是一些媒體與币圈精心設計的炒作。據報道,此前在佳士得拿下“天價”NFT畫作的競拍者,正是某NFT基金的創始人。國内的人民網曾發出警示,稱NFT存在炒作、洗錢等風險,警惕“擊鼓傳花”騙局。

作為一種新的數字藝術模式,NFT為創意者帶來獲得适當的報酬的途徑。但熱議并繁榮一年的NFT也帶來了一些問題,《紐約時報》評論員傑森·法拉戈(Jason farrago)說:“幾十年來,藝術品價格一直是投機性的。而NFT市場上出現的,令人難以置信的高價隻不過是現實在數字世界的延續。”年已八旬的中國台灣知名藝術評論家何懷碩也曾撰文追溯西方藝術從現代、後現代到當代的變化,并認為這是美式藝術“鼓勵丢棄、蔑視傳統,以否定為創造”的延續,他由此認為,人們應該從頭思考:“藝術到當下到底何為?我們認為的藝術應該是什麼?藝術的本質究竟是什麼?與人心究竟是什麼樣的關系?”

古書畫鑒定家鐘銀蘭

九十辭世:二目神奇,一生清白

年終回眸|澎湃新聞關注的十位藝術人物:挑戰、追問與堅守

鐘銀蘭在鑒定

2021年8月22日,古書畫鑒定家、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上海博物館研究員鐘銀蘭因病辭世,享年90歲。上博收藏的宋代王诜《煙江疊嶂圖》、宋代趙構《真草書養生論卷》等名迹均經其鑒定而成為上博“鎮館之寶”之一。她與上海很多收藏界大家也一直聯系,不少收藏家的捐贈作品都是經她鑒定而入藏上博,如錢鏡塘、孫煜峰等收藏家的收藏書畫,為上海博物館的館藏作出了巨大貢獻。

鐘銀蘭先生對書畫鑒定和人品正如知名畫家了廬先生為其所書題的“二目神奇,一生清白”,是當之無愧的。

年終回眸|澎湃新聞關注的十位藝術人物:挑戰、追問與堅守

北宋王诜《煙江疊嶂圖》

鐘銀蘭生于1932年,1952年上海博物館成立時她通過招考進入上博從事文物工作,通過跟随名家學習與自己鑽研,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成為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成員。她對字畫的鑒定先從整體看作品的氣息,再從局部看畫家的筆性,以定真僞;如發現不确定的疑問,再看題款、印章、材料等作為參考;最後再從史料進行核實。這種以直覺為主的鑒定方式,有差別于其他依賴史料的鑒定方法。她為上博征集入藏了不少國寶級的文物。

年終回眸|澎湃新聞關注的十位藝術人物:挑戰、追問與堅守

1992年,鐘銀蘭與謝稚柳(右)在美國聖路易斯博物館

上海博物館館長楊志剛說,“鐘銀蘭與單國霖先生都是上博古代書畫鑒定承先啟後的專家,而且培養了青年鑒定學者,她的書畫鑒定眼力好,而且人品高,她有着一種上博人的高風亮節,不參與商業性的書畫鑒定,絲毫不為外界利欲所觸動,表現出了一個文物工作者應有的良心與正直。是以她在海内外的收藏家中享有崇高的聲譽,上海博物館鑒定的名聲就是與她這樣的學者有關,而且,這樣的高風亮節一直在傳承。”

在鐘銀蘭的眼中,元四家特别是黃公望、明代董其昌是關鍵人物,因為他們是中國繪畫史上的高峰大家,承上啟下,繼往開來。參透黃公望就能上承趙孟頫,下啟明清;掌握董其昌,就能上承元畫、明四家,下通“四王吳恽”、四僧,乃至晚清近代。關鍵畫家是“源”,其他是“流”;抓住了“源”,即抓住了“流”。是以,選擇畫家,如同選擇師傅,取法乎上,一通百通。看畫主要看“筆性”。

中央美術學院原院長、油畫家靳尚誼

從事油畫創作數十年,針對藝術教育多次發言

年終回眸|澎湃新聞關注的十位藝術人物:挑戰、追問與堅守

2002年的靳尚誼

年近九旬的知名藝術家靳尚誼在年末又獲得一項藝術大獎。

作為20世紀油畫中國學派的重要開創者,幾十年來靳尚誼潛心研究歐洲古典學院派的油畫藝術,靳尚誼把西方的油畫形式和中國文化精神結合起來,創作了大量藝術佳品。他的藝術主張和藝術探索培養和影響了一代中國油畫家的成長。與此同時,靳尚誼還是一位藝術教育家,在他從教期間完善了造型學科和美術史專業,并在全國率先拓展和開設了設計和建築專業,為建構中國美術教育新體系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此前靳尚誼在接受訪談時表示,在他自己家裡“不挂油畫,挂國畫”,并解釋說“國畫更有意思”。同時,靳尚誼認為:“油畫是一個寫實的畫種;但國畫不是,它是寫意的畫種,表現性的,那個更有意思。”這也引發對中國藝術教育的讨論。

年終回眸|澎湃新聞關注的十位藝術人物:挑戰、追問與堅守

靳尚誼 《塔吉克新娘》 60cm×50cm 布面油彩 1984 中國美術館藏

關于中國油畫創作,靳尚誼認為,要畫好一張畫,必須确定好主題思想,組織好構圖,讓觀衆一眼就清楚畫面的基本意思和表達思想。然後引導觀衆,第一眼先看到什麼,第二眼再看到什麼,之後看到畫面的全貌。創作是講究程式的,我們以前的創作教學在程式上要求很嚴格:先畫草圖;然後逐漸發展成素描的定稿,定稿中要有人物的具體安排,嚴謹的光線處理;在這個素描稿基礎上,再畫色彩稿,确定畫面的色調;并且針對畫面中的每個人物進行寫生,細節都要很具體;最後才放大到畫布上。

靳尚誼2018年接受澎湃新聞專訪時曾對當下的藝術教育和學生提出建言,他尤其認為,“學藝術是很殘酷的,當代藝術、觀念藝術是另外一個品種,跟油畫沒什麼關系。現在有一些人就把這個作為油畫發展的方向,為了創新,于是搞裝置。當代的觀念藝術對學生影響很大,但是創新和個性的概念是有差别,但差别是平等的,不同風格也是平等的,我們要研究的是作品的好壞問題,而不是差别問題。藝術家應該老老實實做做學問,不要急于求成。”

學者揚之水

《與正倉院的七次約會》出版,引領讀圖時代的“公共考古”

年終回眸|澎湃新聞關注的十位藝術人物:挑戰、追問與堅守

揚之水

第73回“正倉院展”于10月30日在日本奈良國立博物館展出,共展出55件寶物,其中8件為首展。

今年7月,揚之水新書《與正倉院的七次約會:奈良博物館觀展散記》由上海書畫出版社出版。揚之水說,于她而言,正倉院是一個想了很久的題目,很早就計劃寫一本與傅芸子《正倉院考古記》有所不同的書。因自2012年起至2019年,她與幾位朋友年年秋天往正倉院看展(唯2018年是個例外)。“正倉院乃寶山一座,既無緣遍觀,則不過著眼于‘可意’者,于‘他人見不到處’得其一二,也算是小小的心得。”

年終回眸|澎湃新聞關注的十位藝術人物:挑戰、追問與堅守

《與正倉院的七次約會:奈良博物館觀展散記》揚之水 著 上海書畫出版社 2021.7

近年來,揚之水的著作頻頻出版,包括《中國古代金銀首飾》《詩經名物新證》《定名與相知》等,書中不時有與古人會心之妙。

揚之水,本名趙永晖,曾用名宋遠、趙麗雅,浙江諸暨人,現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從事名物研究。曾任《讀書》雜志編輯十年。

揚之水是一位頗具傳奇色彩的人物,她接受的正規學校教育至多國中畢業,務過農、開過卡車、蹬過三輪、賣過西瓜,卻以柔弱之軀,憑着驚人的勤奮和卓越的學術成就,成為研究名物的大家。她說,《管錐編》、《知堂書話》以及《金瓶梅詞話》對她的自學生涯影響至深至遠。

當今時代的閱讀,已經跨入讀圖乃至短視訊時代。揚之水認為,這恰使問學之途又多了一束光照。以往全憑在文獻中反複摸索其形的古代器物,竟在光照下現身,并且在“公共考古”的氣氛下,不再局限于書齋,而是一步步走向大衆。“讀圖時代”的人,真的很幸福。但是還應該說,“讀圖”是向“讀圖”者的思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看圖說話”,“看”起來不難,“看”懂卻很不容易。真正讀懂圖像,必須要有對圖像時代的思想觀念、社會風俗、典章制度等的比較深入的了解,所有這些,無不與對文獻的了解和把握密切相關。此外不可少的是“讀圖”經驗的積累,就是前邊說的多動手多動腳,圖像的海量積累,這樣才能從“當下”讀出它的前世今生。

當代藝術家梁紹基

在脆弱的當代文明中,用柔弱蠶絲探求“詩意”救贖

當代藝術家梁紹基久居浙江天台山,用不同于克裡斯托的另一種包裹藝術表達生命感覺。

年終回眸|澎湃新聞關注的十位藝術人物:挑戰、追問與堅守

梁紹基于其工作室創作大型裝置《巨鍊: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2020。藝術家供圖。

今年9月至明年2月,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舉辦當代藝術家梁紹基個展“蠶我我蠶”,以沉浸式裝置、影像、攝影及聲音等作品,呈現梁紹基過往三十餘年與“蠶”緊密纏繞的創作實踐,梳理了他與“蠶”共謀而成的“自然系列”作品,并呈現與生物學等領域發生跨學科關聯的新作品。

梁紹基1945年生于上海,籍貫廣東中山。1986至1989年研修于浙江美術學院(現中國美術學院)萬曼壁挂工作室,1980年代末開始進行養蠶藝術實驗。

1988年,梁紹基開始以“蠶絲”這種具有生命感的活體纖維進行探索,并開啟“自然系列”的創作。通過親自養蠶,梁紹基深谙蠶性,将蠶置于木、竹、金屬等不同的材料與物件之上。在梁紹基所建立的藝術語言中,蠶意味着生命和時間,也是不同文化的交點。

年終回眸|澎湃新聞關注的十位藝術人物:挑戰、追問與堅守

《床自然系列 No.10》,1993,燒焦銅絲、絲、蠶繭,800x200x10cm,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藏。藝術家與香格納畫廊供圖。

1993年,梁紹基在“蠶房”中感受到人與蠶,這兩種生命體的巨大相似性。他說:“生命的掙紮與焦灼令我聯想起充滿變化的九十年代裡,人們割裂、沖撞的心理狀态以及觸電般的生存境遇。于是我找來一些廢舊的發電機,将燒焦的銅絲取出來制作成小床的結構,并試着讓蠶在上面吐絲、結繭、化蛾。”這個系列的創作一點點累積,延續到1999年,作品被選中參展第48屆威尼斯雙年展。

策展人、藝術評論家侯瀚如認為,梁紹基的作品讓人們“在一個絕對當代的生态,亦即這個’史無前例的’脆弱和危險的處境中,一起去想象和試探某種我們可以賴以自救的‘詩意’出路。”

敦煌研究院新任院長蘇伯民

紮根敦煌近30年,倡導文物科技創新

今年8月1日起,敦煌研究院原副院長蘇伯民升任該院院長。敦煌研究院原院長趙聲良任該院黨委書記。

年終回眸|澎湃新聞關注的十位藝術人物:挑戰、追問與堅守

蘇伯民

蘇伯民,1964年12月出生,甘肅白銀人,理學博士,中國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2019年5月,任職敦煌研究院副院長。履新後的蘇伯民表示,敦煌研究院将加大文物科技保護力度,壓實文物安全主體責任,不斷加強和完善“敦煌學”學術研究,積極建構敦煌石窟文化弘揚新體系,加快推進5G、雲計算、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在文物保護利用中的應用,加快實作“把敦煌研究院建設成為世界文化遺産保護的典範和敦煌學研究的高地”的目标。

蘇伯民于1985、1996和2003年分别獲得蘭州大學化學系理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1992年,28歲的蘇伯民離開在蘭州的原工作機關來到敦煌研究院并工作至今。

年終回眸|澎湃新聞關注的十位藝術人物:挑戰、追問與堅守

莫高窟文物

蘇伯民今年3月在兩會上對澎湃新聞表示,“77年來,幾代莫高窟人發揚堅守大漠,敢于奉獻,勇于擔當,開拓進取的莫高精神,不斷努力,應用各種科學技術,使石窟得到了有效的保護和管理,也逐漸恢複了昔日的光輝。我們一直聚焦古代壁畫、古遺址,壁畫等問題,積極申請承擔了多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甘肅省政府已經準許敦煌建立敦煌研究保護中心的科技平台,以此為基礎,又在申請設立絲綢之路文化遺産國家重點實驗室,也希望國家在’十四五’科技規劃中将文物科技創新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給予充分保障和支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