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南韓為何熱衷于中國的這個省?國旗、地名、首都均有這個省的範兒

中國地大物博,有着96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在廣袤無垠的神州大地上,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風俗習慣,正所謂“十裡不同音,百裡不同俗”。

在很多地方,甚至是相隔幾裡地的兩個村莊,語言習慣都有着很大的差異。這一點,在很多外國人看來,真的是太神奇了。

南韓為何熱衷于中國的這個省?國旗、地名、首都均有這個省的範兒

在中國漫長的曆史長河當中,不但創造了燦爛的文化,而且随着人口的大遷移,将這些燦爛文化帶到了世界各地,我們的近鄰就特别深受中原文化的影響。在這些國家裡面,時時處處都能夠見到中華文化的影子。

我們的近鄰南韓,就是這樣活生生的例子。

更為神奇的是,在深受中原文化影響的南韓曆史文化中,有這麼一個特點,更是讓人啧啧稱奇。那就是南韓的國旗、地名、甚至是首都都能夠見到這個省的很多東西。那麼南韓人為何對中國的這個省情有獨鐘呢?

這個省就是中國的湖北省,古楚文化的最大發源地之一。

由于在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是當時中國最大的諸侯國,最強盛的時候楚國的疆域包括了今天河南省的西南部和湖北省、湖南省、安徽省、四川省、雲南省、廣東省的大部分地區,這就造成了中國的古人大部分都是楚人。

南韓為何熱衷于中國的這個省?國旗、地名、首都均有這個省的範兒

人們常說“亡秦必楚”,不單單是指楚國人的精神強大,不畏暴秦,更多的是想要說明楚國地大人多,是最有實力的存在。

由此而産生的“楚文化”也就成為中華精神文化的最重要組成部分,特别是在劉邦建立漢朝之後,并沒有完全與之前的楚文化相割裂,而是在繼承了秦王朝的統治基礎之上,結合楚文化,融合其他地區的文化,構築了中國古代史上最為燦爛的漢文化。

即使到了今天,這樣的漢文化在世界範圍内也有着十分強大的影響力。

我們的近鄰南韓就是漢文化的忠實粉絲。去過南韓或者了解南韓曆史的人知道,在南韓的很多地方都能夠找到楚文化的影子。

就拿地名來說,在廢除漢字之前,南韓的很多地名都與楚文化的核心區域湖北省有關系。在世界地圖上面,我們可以看到有兩條河流卻用了同一個名字,這條河就是漢江。

南韓為何熱衷于中國的這個省?國旗、地名、首都均有這個省的範兒

其一是中國區域内的漢江,是長江上最大的支流,主要部分都在湖北省境内。

其二是南韓中部的漢江,這是北韓半島一條主要河流,也是北韓半島上第四長的河流,僅次于鴨綠江、圖們江以及洛東江。

因為名字相同,為了加以區分,南韓政府為此還專門召開了記者招待會來進行說明,想要将南韓的“漢江”改為“韓江”,可惜的是,這樣的說法并不能得到世界的認可。

除了像漢江這樣的河流之外,南韓還有很多東西都與“漢文化”、“楚文化”相關,如南韓的首都首爾,曆史上就一直被稱作“漢城”,在取名“漢城”之前,這個地方一直叫着“漢陽”,說到“漢陽”,又與湖北武漢三鎮中的漢陽重合了。

這裡面不隻是巧合而已,而是南韓的祖先對于楚文化、漢文化打心眼裡的崇拜。盡管,南韓政府在2005年将漢城改成了首爾,并且嚴禁在首爾出現任何的漢字,但是這樣數典忘祖的行為必然會帶來許多的損失和傷害。

南韓為何熱衷于中國的這個省?國旗、地名、首都均有這個省的範兒

在漢城之外,南韓還有很多地名都與湖北省的地名相同。

中國有武漢、漢江,南韓有漢城、漢江,這難道是巧合嗎?我們再來看看襄陽、江陵、丹陽這三個地名。湖北省有個江陵縣,南韓有個江陵市;湖北省有個襄陽市,南韓有個襄陽郡;湖北省以前有個地方叫丹陽,南韓也有個丹陽郡……類似的狀況在南韓不勝枚舉。

南韓的諸多文化和曆史之是以會與湖北省産生千絲萬縷的聯系,還是因為楚漢文化在世界上的強大影響力,導緻南韓的祖先對于楚文化以及漢文化一直都念念不忘,并且深入了骨髓。近些年,南韓人将端午節申遺成功又何嘗不是這種心理的提現呢?

參考資料:《列國志》、《楚文化》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