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彥的詩 「 第464期 」

王志彥,男,山西屯留人。已在《十月》《詩刊》《北京文學》等報刊雜志發表詩歌千餘首,曾獲得“第三屆李白杯一等獎”(湖北省作協)、“第三屆中國曹植杯一等獎”(詩歌月刊雜志社)等獎項,詩作入選《中國年度詩歌精選》《中國詩歌排行榜》等多種選本,出版詩集《像虛詞掉進大海》等。
修辭學
在修辭中,萬物都有虛茫之美
也有空懸之毒。綠草如茵,是灰燼成谶
為大地堅守着最後的傳說
當你刻意為一種事物命名或立傳
修辭就會暴露你的情緒、偏頗與無知
并丢失掉事物本來的屬性
嫁接在鄉愁上的月亮
讓詩者的欲望消逝在綿延的高崗上
隻有他的悲傷活在修辭之外
萬物自有途徑。在修辭的轉換中
世界已為我們準備了一座廢棄的花園
最終,我們都會成為花園的一部分
秋櫻
在鳥鳴中順勢而下
一棵秋櫻伸出翅膀,替天空的雲朵飛
花香蕩漾,大地有說不出的興奮
一個中年女人,她為自己的一件旗袍呼吸
有人在樹下坐立不安
有人羞澀地和即将告别的城市握手
涼風中,秋櫻花開
我确信它也有過枯萎的青春
雅集
春晖在野
每朵桃花都是一位鄉賢
它們在春天虛拟的高度,登上桃枝的舞台
續寫着美學的概論
“當我們有了核的硬度
那些甜蜜的果肉注定比詞語成熟”
月光持續在唐詩宋詞中發酵
人間傲慢,不值得偏袒
雙重性
那一定是我的影子
寺廟、志願者、冬日裡皲裂的柴
幾十年如一日
我在塵世匍匐
暗含光芒
這也是我身體的部分呵
垃圾、殺豬刀、瞬間的泥石流
活生生的一個人
像屠夫
少了敬畏之心
“淡泊與甯靜
也是一種欲望和虛榮”
一個人間
一處獅子在吼
另一處白鴿在祈禱
抒情性
瓷器并不是
被閃電擦亮的
暴雨在心
一定是火焰被黑暗
掩埋
有什麼值得土地頌揚
有什麼值得天空蒼老
“麥苗青蔥,是不是
替大地做着向上的抒情”
“它的根系
已伸向地下尚未明了的事物”
一切事物都不能随意言論
寒風中,枯枝堅挺
像一種絕望
靈魂中會不會有處舊址
對應着發出微光
世界危險又美
符合抒情的火焰滋生
鳥鳴掀翻暗夜
獅子彎着腰在覓食
老戲台
塵世薄涼
需要一個歇山式屋頂籠罩
飛檐翹角
留給群星盤踞
梁柱雀替
貫穿忠孝節義
水袖輕舞
人間悲歡離合止于此
鑼鼓喧天
有多少陷馬坑
就有多少坍圮的寺廟
一方小小的舞台
絲竹盈耳時
所有的感慨,仿佛
風流雲散
空無一人時,又恍若
風起雲湧
八月辭
金禅寺又冷又遠
山河萬裡,一個人空空蕩蕩
大雁寫完最後一個“人”字,不見了蹤影
人間秋收再忙,羅漢們都沒有下山
在八月,放下酒杯,不要做冷霜
像頭頂的月亮一樣,要做一塊能反光的鐵
給遊蕩的靈魂
照亮一扇虛空的門
在格沙拉遇雪
格沙拉鄉野上,圓根蘿蔔
結廬而居。一夜北風,頭頂漸漸落滿了雪花
繁星被打碎,并沒有蒼茫一歎
一隻黑鳥,将夢境嵌進遼闊的白雪中
韭菜坪、上村、坪原、羊槽子、窪落
相似的村莊,内部卻有着不同的入口
像一場雪降臨,有人視為柴薪
有人在随波逐流中,無悲無喜
頂點
在格沙拉,秋色如婚宴
有着喜慶的鮮香。群鳥擡高天空
草芥壓低薄涼
鐵杉、雲杉、冷杉像伴郎
在雲影裡推杯換盞
草甸在上,白雲無限豐盈
密布的天坑、地漏
如凹下去的琴鍵
在落葉掀動的秋風中
蓄滿愛的主題
漿果開始酥軟
陽光漸漸慈祥起來
飲馬池有炫麗的花邊和光暈
直到月亮升起來穿透露水
再遠處,一棵800多歲的鐵杉
恍若讓我看到了瓦、家園、鄉愁
那麼簡單、暖、像秋天的頂點
谷雨
春天的最後一場舞會
被一株牡丹預定。莊禾冶蕩
無盡的蔥茏有如表述
一個節氣順從了雨水
一個人順從了土地的泛情
一片樹林順從了搖來搖去的鳥巢
塵世多麼明亮啊,在雨中
當一杯茶水讓一個中年人想到一座果園
當一滴鳥鳴打動了瞄準的彈弓
萬物開始心照不宣
一隻蠶,一片肥美的桑葉
正在把一個下午變得澄明而綿長
靈魂在野,有着谷種的光暈
沒有偏離生活本意的,都是一種幸運
包括無喉者細小的寂靜
美的推薦信
“美貌是一封
無聲的推薦信”
緒儒斯的想法和我一樣
如果美貌成為複制品
就是一場災難
對于美,我們做不到一無所知
這是靈魂的需要
一隻蝴蝶與一隻烏鴉飛過眼前
有什麼不同?天空依舊明亮
但腦海中已落下憂傷的碎片
美學的概念得到印證
在心靈和肉體的碰撞中,早晨的藍
從眼前劃了一條弧線
落入蕩漾着的湖水中
立夏書
灰暗的部分
還在蔓延,江河假寐
依附着沉船的桅杆
雨水像少婦一樣
在黎明睡去
它并不在乎男人一樣
厚實的一朵雲離開
薔薇花的花蕊
做了一隻蜘蛛的寝舍
空蕩蕩的網
罩在隐隐約約的香氣中
溫潤的陷阱
幾乎是甯靜的
春天越走越遠
并讓萬物恍若夢境
就是這樣
越過陷阱之後
金黃的老虎又潛伏在
我們思想的叢林
五月辭
陽光穿過密林
一隻野貓像一位哲人
在屋頂對着曠野
思考
風吹過,浮花已妖豔
深埋于泥土中的呼吸
在麥浪翻卷中蕩氣回腸
水與火走向同一片故鄉
活着就是王道
蔥茏、葳蕤,如同平衡術中的
籌碼,有着危險的偏頗
留白是季節的客棧
根莖已在泥土下舞蹈
蝴蝶折疊好春天的相冊
院子裡早熟的豆角,讓我想到
饑餓年代模糊的宗教
麥香
鄉愁可以用任何方式
抵達童年的麥田
相比麥浪上浮動的暗香
打開栅欄的油燈,是五月最大的漩渦
“麥香中湧動的事物
有着月光一樣的銅質”
整個童年
在粘稠的香氣中變得遲緩
寫意
在故鄉,春天有
洶湧之勢,比如群峰
比如河流,比如雀鳥們
擡高的白雲
春天也有足夠的
仁慈,一座村莊在時光中
變亮,讓鄉愁越來越深
當萬物對光芒心懷敬意
當一粒種子正好接住
一滴雨水或者一聲鳥鳴
這些美學之外的寫意
讓一顆抒情的心
在遼闊的蒼茫中找到了靈感
漸暖
大寒已吐盡最後一粒詞
梅花也亮起來搖搖晃晃的燈盞
春風懸于未決之物
鳥鳴粘合起來,覆寫了多餘的陰影
陽光的腳步依然很輕
病床上的母親漸漸有了察覺
一個吊瓶。一份醫保單
壓住了這個季節最後的陡峭
窗外,野草探出地面
救活了去年的火焰
明媚深處
大雪堆積起來,有光的黏度
熬紅眼的燈籠依舊在等着途中的人
麻雀落在樹梢,春聯用新的語氣
講述着來年的明媚
廚房裡,母親在為家人準備年夜飯
餃子和果蔬,像和睦的妯娌
祥和的電視畫面中,我看到種子在發芽
諸神上位,有光的慈祥
黑色角度
生與死是平行的
旭日與落日,從美學的角度看
也是平行的
一隻鳥把最後一絲光線銜進巢裡
在谷堆丢盡的人間,黑夜的脖頸挂滿黃金
這并不是一個畫面
沒有底線的寬恕,等同于為一把匕首加冕
像一個傷口承受着終結
又把悲傷的斧頭高高舉過頭頂
拂過正午的風又能說出什麼
它隻是在一隻蜜蜂和花朵相遇的夾角
看到了蜜蜂微笑中的刺
窘愧
雨中。穿花裙子的喜鵲隐入叢林
一棵柿子樹在半山腰抱緊了自己。泥沙,狂風
這世界不能言說的秩序,它們彼此
并不關照,卻又在同一個畫框裡
仿佛我的一首詩,在髒亂的菜市場
找到了自己的影子。這正是生活的本真啊
為什麼看不到靈魂燃燒後的灰燼
▼雨空|悲傷淹沒了我
洗炭書
我一生都在一條河流裡洗炭
十指黑黑。怎麼洗,怎麼黑。
怎麼黑,怎麼洗。十指黑黑。
湯養宗丨洗炭書
一個有态度的詩歌平台,關注和我一起成長
麥子在西部成熟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