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100年,是一段難以揭開的沉重曆史,自第一次鴉片戰争打響之後,西方列強趁火打劫,簽訂各種不平等條約,無止境的索取賠款,即便二戰結束,世界各國都以一種孱弱不堪形象看待我國。

很長一段時間,我國在國際上都沒有太多的地方,就連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的地位也都是在1971年才恢複,不過一場戰争的爆發,讓世界各國都對中國有了一場改觀,他也提前創造了我國回歸聯合國的機會。
這場戰争就是1950年爆發的抗美援朝戰争,自從蘇聯和美國撤離北韓之後,南北雙方一直在商讨統一問題,但都沒有達成一緻,雙方之間沖突日益尖銳化,三八線上小規模武裝沖突也是劇增。
蘇聯和美國都在關注這場戰争,1950年6月25日,北韓人民軍南進作戰,北韓戰争爆發,北北韓迅速攻占了南韓的政治中心漢城,南韓軍節節敗退,美國我了維護在亞洲的地理位置,打算出兵幹涉。
美國趁蘇聯不在聯合國時期,以恢複國際安全為由組建了一支聯合國軍,聯合國軍由美國、英國、法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希臘、土耳其、哥倫比亞、泰國、菲律賓、南非、埃塞俄比亞共16個國家組成。
意大利、挪威、瑞典、丹麥、印度五個國家組成醫療隊,16個國家一共派出93.26萬人,光是美國就出動了30萬人,實力和裝備強大的美國,拿到了指揮權,由麥克阿瑟、李奇微和馬克·韋恩·克拉克先後擔任司令。
對于聯合國軍的侵略行為,我國先是給予了警告,但美國十分自信,打出了“聖誕回家”攻勢,一舉越過了三八線,對我國國土安全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威脅,1950年10月,我國組建第一支志願軍入朝作戰,捍衛國家領土。
第一次戰役,志願軍共6個軍,18個步兵師,3個炮兵師,2個後勤分部,總計30萬人,在此後的輪戰當中,我國又派遣了将近160萬人,後續補充兵源50萬,總人數達到了240萬。
240萬看似比起聯合國軍的93.26萬要多,但不要忘了,當時的中國武器裝備十分差,聯合國軍的武器都是由美國提供的,實力強大,而且我國面對的是20多個國家,當時我國還沒有恢複聯合國席位。
這一場戰争下去,在聯合國上會引起很大的反響,在聯合國組織當中,雖然大多數都沒有派兵,但他們也都關注着這場“世紀大戰”,在他們的心目當中,聯合國軍實力更強,然而在志願軍頑強的精神下,21個國家被我國打回到三八。
1953年7月27日,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簽署了停戰協定,這一戰也讓世界各國重新認識到了中國已經不再是以前的中國,真正的東方巨龍已經蘇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