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相比秦儈陷害嶽飛,歐陽修陷害狄青緻死,為什麼感覺少有人提呢?

這二位一個是南宋人,一個是北宋人,但唯一相同的便是都是武職,都是以武力建立功勳,進而獲得皇帝和天下人的賞識和贊歎。但是因為一些原因,二者的死卻慢慢的成為了朝代的大不幸,但是就因影響力來說,嶽飛是遠遠的完虐狄青的,但是後人可能是為了紀念保衛國家的将士,也可能是為了在後來可以讓大家知道宋朝文官們的迂腐,是以才會将二人拿出來比較一番。

相比秦儈陷害嶽飛,歐陽修陷害狄青緻死,為什麼感覺少有人提呢?

文官的迂腐和誤國不是宋代一朝的特産,在後來的明朝末年也出現過同樣的事情。其實在一個朝代中,最為忌諱的便是在國家外患正濃的時候,有人對正在外面征戰的武将進行非議。南宋的時候,以秦桧為首的文官集團對于嶽飛進行了大量的彈劾和污蔑,他們對皇帝進獻讒言說嶽飛有了二心,進而使得皇帝對于這位功臣,從當初的信任,慢慢的轉化為了擔心和恐懼。無獨有偶,在明朝時期,面對農民軍和清軍的進犯,崇祯皇帝因為一些文官的讒言,再加上自己也舉棋不定,是以對于在外的将領一而再再而三的不信任,進而使其喪失了袁崇煥和孫傳庭等一大批有能力的将領,進而加速了明朝的滅亡。

而明宋兩朝的官員之是以對這些武将們多有彈劾,其實離不開的便是權力二字,是以每個朝代末年的垮台,大都離不開朝廷中一些文官黨争的耽誤。

相比秦儈陷害嶽飛,歐陽修陷害狄青緻死,為什麼感覺少有人提呢?

狄青被殺的始末

他的被殺其實歸根到底也是因為文官們的權鬥。

他的出生和一些了不起的人物一樣,大都是從草根起家;在他很小的時候,家裡的經濟狀況不是很好,而且可以說是非常的貧寒。在他的上面,還有一個年齡比他略大的哥哥,他的這個哥哥可不省心,在一天和人打架的時候把人給打傷着了,眼看就要被迫接受懲罰,但是不知道是什麼樣的原因,也不知道是狄青的自願,還是家裡人的逼迫,使得他拖着小小的身體代替自己的哥哥接受懲罰。有人說,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使得他的臉上多了一個刺青,而這個刺青也是他一個比較有象征意義的地方,可能也正是因為這個刺青,才日夜鼓勵着他從逆境中逃出,才能夠讓其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逐漸成長為了一代北宋的大臣。

相比秦儈陷害嶽飛,歐陽修陷害狄青緻死,為什麼感覺少有人提呢?

在代替自己的哥哥受到了懲罰後,他便投身到了軍營之中,因為他對于射箭有着驚人的天賦,以至于在後來的戰争中,他的箭法越來越了得,慢慢的他就從一個普通的步兵成長為了一名騎兵。

後來因為他作戰很是勇猛,而且确實有才,先後得到了名士範仲淹,以及當今聖上的賞識,一舉從當初的小人物,變成了惠州團練使、馬步軍副都指揮使,以及其人身最為巅峰的樞密副使。

彈劾不斷

因為狄青為人正直,敢于言說,而且又獲得了皇帝的喜愛,是以受到了很多文官們的嫉妒和厭惡。這就是使得這些人開始了拿起筆杆子,清好了嗓子的對這位有功之臣進行彈劾。但是因為他确實對朝廷有功,被皇帝所賞識,使得皇帝對于這一切的彈劾無動于衷。

相比秦儈陷害嶽飛,歐陽修陷害狄青緻死,為什麼感覺少有人提呢?

但是後來,有人對于他的言論便越來越過分,甚至将其和篡唐的朱溫進行比較,這就使得皇帝對其慢慢有了戒心,其實并不是歐陽修陷害他,而是因為在那個大勢中,很多文官都看不起他,包括歐陽修,而且很是讨厭他,這才使得他陷入到了彈劾的泥潭中不能自拔。

狄青在其晚期的時候,可能是出于文官們的言論,也可能是自己的問題,導緻了他的郁郁而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