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末年,中央内部分權嚴重,政治腐朽不堪,緻使元朝統治岌岌可危;地方官僚A錢嚴重,對百姓橫征暴斂,緻使民不聊生。豈料,人禍亦不知如何躲過,又迎來了天災。面對雙重殘害,許多人懷着拼死一搏的想法選擇了起義,心想,這或許還有生的希望。振臂一呼,起義勢力,層出不窮,農民小子朱元璋走出了他預備苟且半生的寺廟,加入了郭子興上司的紅巾軍。

或許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經過多年征戰,朱元璋最終成為了這天下的王,建立了大明朝。但是,朱元璋稱帝的那一年他還沒有完成江山的統一。此時,祖國西北地區還雄倨着一方霸主,李思齊。洪武二年,李思齊敗降朱元璋,自此西北地區納入明朝疆域。
不過,李思齊歸降沒多久,他便去世了。而在李思齊去世後,朱元璋上李府慰問一番後,小妾鄭氏便自盡身亡了。
這其中的緣由,還得從李思齊和王保保的恩怨講起。王保保是元朝将領,其謀略和戰場作戰能力都十分強盛。他曾以一己之力大破明軍于漠北,連朱元璋都稱譽他為“天下奇男子”。而李思齊也曾為元朝将領。但是,與王保保相比他的能力就稍顯遜色一點了。二人曾同為元朝猛将察罕帖木兒的左膀右臂。察罕帖木兒在當時可謂是戰神般的存在。曾有傳言說,有他在元朝就不會滅亡。
不過,察罕帖木兒最終還是死在了紅巾軍的刺殺行動中。他死後,元朝上王保保接替了他的位置。王,李二人素來就相看兩厭。對此,李思齊感到不公,一怒之下便自立為王了。
明朝建立以後,王保保帶着剩餘的殘部在明軍的追擊下,向雁門關北部一帶逃亡,落居草原。朱元璋欣賞他的能力,多次招降卻無功而返。李思齊投降以後,他想到二人曾是同僚,便讓李思齊前去規勸他。縱使,李思齊百般不願卻也不敢拒絕朱元璋,畢竟他現在隻是一個前朝敗臣。
在與李思齊的交談中,王保保并沒有表現出半分不耐,他像一位老朋友般招呼李思齊,吃喝玩樂。不過,他也閉口不談投降之事。回程的途中,他還安排了一群護衛護送李思齊。然而,等要走出王保保的地界時,那群護衛卻把他攔了下來。說:“我們大王想要你的一隻手臂。”看着眼前的護衛,李思齊隻能砍了自己一隻手臂。後,李思齊回程途中,因失血過多去世。
朱元璋知道這個消息以後,深知自己對不起李思齊,并親自登門把李思齊的死訊告訴了李府家眷,并安慰了她們一番。
誰知,那小妾鄭氏是個烈性女子,她與李思齊的感情非常深厚,待朱元璋走後,她便決定追随李思齊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