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工智能訓練師技能大比拼,比誰更會教機器人

12月26日,全國行業職業技能競賽——全國工業經濟應用創新職業技能競賽人工智能訓練師(資料智能的标注分析與應用)賽項,全國總決賽在廣州市輕工技師學院順利開賽。本次競賽規格高、規模大、綜合性強,吸引了20個省、直轄市共511人參加省級選拔賽,其中職工組149人,學生組共176隊352人,選拔出156人參加全國總決賽,其中職工組51人,學生組53隊共106人。

人工智能訓練師是近年随着AI技術廣泛應用産生的新興職業,2020年2月正式成為新職業并納入國家職業分類目錄。本次比賽以人工智能訓練師國家職業技能标準為依據,以“新時代,新技能,新夢想”為引領,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辦賽原則,弘揚“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風尚。

人工智能訓練師技能大比拼,比誰更會教機器人

“本次全國總決賽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由理論知識與技能操作兩部分組成,技能操作主要考察圖像篩選、圖像标注、模型訓練、模型驗證。”西華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副教授、本次大賽裁判長宋春華介紹。學生組和職工組成績排名前15名的隊伍,方能搶到第二階段的競技資格。

第二階段,選手将在240分鐘内完成包含業務分析、平台搭建與調試、資料采集和處理、資料标注及圖像資料處理、構模組化型及訓練模型、智能系統應用、項目總結報告等專業技能。其中,資料标注和模型訓練作為本次競賽的技術難點,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是一項重複性很強的工作,十分考驗選手的耐心。同時也是一項注重細節和規範的工作,十分考驗選手的綜合素養,既要求選手具備精湛的操作技能,還要求選手具有強大的心理素質和時間統籌能力、耐心細緻的工作态度以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宋春華還介紹了人工智能在智能制造、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智能醫療、智能農業、智能物流、智能金融及其他各行各業都得到了廣泛應用,人工智能訓練師要“教會”機器人做更多的事情,以适應新的需求。

人工智能訓練師技能大比拼,比誰更會教機器人
人工智能訓練師技能大比拼,比誰更會教機器人

作為廣東省第一所開辦人工智能專業的技工院校,廣州市輕工技師學院早在2018年便開始了招生,學生規模從剛招生時的80多人已經發展到現在的300多人。該校人工智能專業的專業帶頭人江吳芳向記者介紹道,根據去年人社部中國就業教育訓練技術指導中心釋出的《新職業線上學習平台發展報告》,未來5年新職業人才需求中,人工智能人才的需求近500萬,是需求規模最大的新職業之一。

“為了使培養的學生更有針對性、更具競争力,我們根據技工院校學生的特點,将人才培養定位在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程度。”江吳芳表示。對照人工智能訓練師職業标準以及企業對人才的需求,結合學院特色,在大機電背景下開設人工智能專業,不僅開設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的相關課程,還結合機械結構、電路設計對學生進行創客教育引領,鼓勵學生進行小發明小制作,從外形結構到電路設計,再到圖像、語音識别等人工智能技術,培養提升學生的綜合技能。

記者在現場了解到,本次競賽深入貫徹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切實推進“十四五”時期新職業領域技術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充分發揮職業技能競賽引領示範作用,增強新職業從業人員社會認同度,進一步激發了各院校、企業參與人工智能發展和推進人工智能人才培養的主觀能動性,為推動新職業高品質發展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劉春林 通訊員:徐珊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廖雪明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林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