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世界真奇妙|地鐵:莫斯科的地下宮殿

世界真奇妙|地鐵:莫斯科的地下宮殿

置身于莫斯科地鐵站,仿佛徜徉在藝術宮殿中,讓人流連忘返。

本文原載于《留學》雜志第185期

記者_周心怡

編輯_張影

設計_劉仕悅

莫斯科地鐵自1935年5月15日開通至今,已走過八十多個年頭,其符号是一個大寫的橘紅色“M”,代表俄語單詞“地鐵(Метро)”的首字母。莫斯科地鐵在建造之初,首要考慮的是戰時防護功能,為了防空避難,大多數地鐵站都建造在距離地面近百米的地下。

世界真奇妙|地鐵:莫斯科的地下宮殿

如今,莫斯科地鐵是世界上長度排名第五、繁忙程度排名第四的地下交通系統,同時也被公認為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地鐵。凡是乘坐過莫斯科地鐵的人,無不對莫斯科地鐵站濃厚的藝術氣氛所稱道。

世界真奇妙|地鐵:莫斯科的地下宮殿

莫斯科的每個地鐵站都擁有自己獨特的建築風格。每座地鐵站都由單獨的建築師設計,站内均鋪以大理石的牆面和地面,選擇來自前蘇聯各地區二十多種石材。而工藝精湛的塑像、浮雕、大型吊燈與彩畫玻璃,以及馬賽克鑲嵌畫則更是令地下交通樞紐成為一座又一座藝術陳列館。莫斯科人每趟出行,都似經曆一場美的洗禮。而在現有的近200個地鐵站中,有44個被列為了俄羅斯文化遺産,其重要意義可見一斑。

世界真奇妙|地鐵:莫斯科的地下宮殿
世界真奇妙|地鐵:莫斯科的地下宮殿

在莫斯科的地鐵站中,最具代表性也最具藝術魅力的當屬斯大林時代修建的地鐵站,大都集中于五号環線上。而關于五号環線,還有一個有趣的傳言,據說最初設計地鐵線路時,并沒有設計這條環線,但是在設計師拿着圖紙向斯大林彙報的時候,斯大林正在喝咖啡,也許咖啡比較燙,他順手就将杯子放在了圖紙上,結果圖紙的中心位置就出現了一圈咖啡污漬,設計師一看,頓時靈感閃現,于是就有了地圖上的這條棕色五号環線。

位于莫斯科市中心的地鐵站大都有着恢宏、氣派的建築風格,内部裝飾華貴,質地考究,基輔站、共青團站、革命廣場站、馬雅可夫斯基站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共青團站

世界真奇妙|地鐵:莫斯科的地下宮殿

共青團站位于莫斯科的共青團廣場,是斯大林時代建築風格的代表作。該地鐵站的天花闆上鑲嵌着8個由彩色玻璃和石頭拼成的巨型浮雕,其中有6幅分别描繪了俄羅斯自古及今的著名民族将領形象:涅瓦王亞曆山大(13世紀)、頓河王季米特裡(14世紀)、莫斯科的解放者米甯和波紮爾斯基(17世紀)、蘇沃洛夫(18世紀)和庫圖佐夫(19世紀)。另兩幅浮雕刻畫的是斯大林形象,後來這兩幅浮雕分别為祖國母親形象和列甯形象所取代。這些浮雕宏觀地反映了俄羅斯人民争取獨立鬥争的全過程。大廳内高大的金色穹頂,典雅的水晶吊燈,奢華的大理石廊柱,以及穹頂上的精美浮雕,使得這座華麗如宮殿般的地鐵站,獲得了1958年布魯塞爾國際博覽會大獎。

世界真奇妙|地鐵:莫斯科的地下宮殿

共青團地鐵站自1952年起開始接待乘客。地鐵站位于俗稱的“三站廣場”——即列甯格勒火車站、雅羅斯拉夫利火車站和喀山火車站共處的廣場——之下。高大上的視覺效果,給很多搭乘火車遠道而來的遊客留下深刻印象。

馬雅科夫斯基站

莫斯科地鐵站有一些是以俄國文學家命名,如“普希金站”“契诃夫站”“屠格涅夫站”等,其中最著名的是“馬雅可夫斯基站”,它被譽為世界上最漂亮的車站之一。

在馬雅可夫斯基站的天花闆上,是一排用燈飾圍成的大圓圈,每個大圈内都鑲嵌有精美的馬賽克壁畫,它們均出自蘇聯畫家傑伊涅卡之手,造型非常别緻。偉大的衛國戰争期間,該站曾用作防空洞、指揮所和戰地醫院。

世界真奇妙|地鐵:莫斯科的地下宮殿

馬雅可夫斯基地鐵站由著名建築師阿列克謝·杜什金(Alexey Dushkin)設計,據說他在設計這個車站時,經常閱讀馬雅可夫斯基的作品尋找靈感,同時,聽着妻子為他彈奏的悠揚的巴赫鋼琴曲,最終設計出了這座美輪美奂的地鐵站。這座車站的設計,在1939年紐約世界博覽會上榮獲金獎。

基輔站

基輔是烏克蘭的首都,莫斯科基輔地鐵站的地面上,對應着前往烏克蘭的基輔火車站。基輔地鐵站大廳内鑲嵌的壁畫,描繪的也是烏克蘭風光和生活場景,這些壁畫還配以精美的白色石膏畫框。大廳的頂部,裝飾着複古水晶吊燈,典雅别緻。

1954年竣工的基輔站是為紀念俄羅斯與烏克蘭這兩個斯拉夫民族合并300周年而修建的,各類色彩豐富的馬賽克作品也主要圍繞着兩個民族的友誼展開,在大廳的盡頭還有一幅微笑着的列甯肖像畫。

世界真奇妙|地鐵:莫斯科的地下宮殿

革命廣場站

革命廣場站位于莫斯科紅場附近,它以雕塑著稱,走進革命廣場站,仿佛走進了一個雕塑展覽館。革命廣場站内有76座栩栩如生的雕塑,這些雕塑以十月革命為主題,塑造了一系列生動鮮活的勞工、士兵、農民、學生等形象。其中比較著名的有“邊防軍人和狗”,據說隻要摸了狗的鼻子,就會有好運降臨。是以,這座雕塑的狗鼻子已被摸得锃亮。

世界真奇妙|地鐵:莫斯科的地下宮殿

精美的人物雕塑,加上地處紅場北面,使得很多中國旅行團将革命廣場站作為典型,帶領遊客參觀。

許多斯大林時期建造的地鐵站都有很濃的愛國主義風格,正應了俄國唯物主義哲學家車爾尼雪夫斯基的那句話:“不服務于政治的藝術,都是無用的藝術。”

世界真奇妙|地鐵:莫斯科的地下宮殿

在莫斯科地鐵站,不僅能看到曆史的痕迹與民族特色,有時還會看到充滿現代藝術氣息的時裝秀和音樂會,地鐵站台搖身一變,成為時裝秀場、音樂廳和電影片場,無一不展現戰鬥民族的藝術熱情。

2016年莫斯科時裝周,服裝設計師亞曆山大·特列霍夫(Alexander Terekhov)在陀斯妥耶夫斯基地鐵站舉辦了他的時裝秀,當時有許多乘客圍觀。除了舉辦時裝秀外,莫斯科地鐵站寬敞的大廳,也是開音樂會的好地方。2017年2月23日,為慶祝俄羅斯祖國保衛者日,俄羅斯軍樂團在莫斯科地鐵裡舉辦了一場音樂會。

世界真奇妙|地鐵:莫斯科的地下宮殿

高爾基說過:“我撲在書籍上,就像饑餓的人撲在面包上。”俄羅斯人愛讀書,在莫斯科地鐵上也常看到捧着書本閱讀的人。莫斯科地鐵也十分貼心,為友善乘客閱讀,地鐵車廂内除了正常照明外,還安裝了适合看書的局部光源,以便乘客們能夠随時閱讀。莫斯科地鐵不僅是交通出行的工具,還是充滿文化氛圍和藝術氣息的舞台。

來源:《留學》雜志總第185期。

記者:周心怡(實習生)

監制:李璨

責任編輯:楊冬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