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煜備受歡迎的一首詞,從建國寫到亡國,讀後令人感慨

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五代】李煜四十年來家國,三千裡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幹戈?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鬓消磨。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别離歌,垂淚對宮娥。

李煜備受歡迎的一首詞,從建國寫到亡國,讀後令人感慨

金陵被宋兵占領後,李煜作為俘虜被押往東京,從此被軟禁在東京城西的一個院落,想起國破家亡的凄涼和悔恨,終日以淚洗面。烈祖李昇建立的南唐在十國中是一個大國,開國三十八載,鼎盛時管轄三十五州,方圓三千裡,算得上幅員遼闊、山河壯麗、物産豐富。在都城金陵的宮殿高大雄偉,栖鳳盤龍,可以與天河相連接配接,禦花園種植的各種珍貴花木枝繁葉茂,如同煙霧籠罩着宮殿。李煜自小就生活在深宮中,過着養尊處優的生活,不要說沒有經曆過戰争,或許連兵器都沒有見過。自己志在山水,對皇位并沒有奢望,可造化弄人,最終他還是登上了皇位。

李煜備受歡迎的一首詞,從建國寫到亡國,讀後令人感慨

趙太祖三下南唐,李煜采取堅壁清野、固守城池的政策,以期将宋軍拖垮,時間長達一年多,逼得宋太祖都産生了動搖,無奈國小是勢微,又無外援,最終城破被俘。詞人自從被俘送往東京後,被封為違命侯,日子過得及其心酸,沒有自由可言,他内心的亡國之痛,臣虜之辱難以得到化解,加上他本來就多愁善感,形體日漸消瘦,像沈約一樣,使用腰帶都要經常移一下孔位。雖然四十歲不到,但跟潘嶽一樣,兩鬓已開始變得斑白。

李煜備受歡迎的一首詞,從建國寫到亡國,讀後令人感慨

讓人記憶猶新的是國土淪喪的時候,想起此生恐難再回到繁華的金陵,于是便匆匆去宗廟做最後的告别,宮中的樂工們奏起了他平時最愛他的音樂,雖然平時喜歡,但此時已經不能給他帶來任何的歡樂,無形中卻加深了别離時的悲涼,隻能當作别離的曲子來聽。見此情此,令他悲痛欲絕、痛不欲生,千愁百感不知從何說起,也不知向誰訴說。是以面對這些幽居深宮的宮女們,竟是無言以對,隻能将眼淚默默地流進心裡,同他們揮手永别。詞的上片寫南唐昔日的繁華,下片寫亡國之痛,從建國寫到亡國。從中不難看出,作為階下囚,詞人對故國痛定思痛,帶有悔恨之情,可曆史很無情,沒有給他改過自新的機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