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當大資料揭開“非遺”技藝的基因後,人工智能複制的技藝還算非遺嗎

當大資料揭開“非遺”技藝的基因後,人工智能複制的技藝還算非遺嗎

一雙握住刻刀的手,在木闆上快速地劃拉出一道道淺痕,看似力道不大,手上青筋卻已然凸起。旁邊的電腦螢幕上,随着一刀刀鑿落的痕迹,一根曲線随之頻繁跳動——這是一位正在創作的木雕非遺傳承人,手上身上都佩戴有傳感裝置,記錄着創作過程中的腦電波和肌力,整個創作工程的資料最終彙聚成這項非遺技藝的“大資料畫像”。

在近日光明網主辦的“用數賦智 助推中華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優秀案例征集活動啟動儀式暨數字新文創研讨會上,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副院長金江波分享了該院自2018年開展的“非遺數字可視化”實驗案例。

如果說圖檔視訊隻能記錄非遺技藝的形态,這項實驗通過采集非遺傳承人創作時的身體特征資料,将原本看不見摸不着的技藝本身“量化”,揭開了技藝的“基因密碼”。

新的擔心随之而來:非遺技藝一旦“标準化”,還能爆發出創意與生命力嗎?

大資料揭開非遺技藝“基因密碼”

金江波帶來了一份2019年的實驗記錄。當時,一名土族盤繡非遺傳承人指導學校一名對這項技藝“零基礎”的研究所學生,視訊與傳感裝置記錄下兩人每天的變化——

2019年12月4日,學習一天後學生的速度明顯加快;

2019年12月15日,學生在第13天已能完成基礎的圖案;

2020年1月1日,進入第30天學生的圖案已與傳承人的作品接近……

當大資料揭開“非遺”技藝的基因後,人工智能複制的技藝還算非遺嗎

金江波講述學生與傳承人作品對比

通過對采集到的工作時間、節奏規律、運動軌迹和身體能量消耗等資料進行綜合分析,可以清晰看到學習的過程。代表學生的學習曲線,一開始直接往下掉,随後進入了相對穩定和攀升期。然而,将學生與傳承人的綜合資料制作成環形圖像後,可以直覺地看到傳承人在整個制作過程中力量運用、情緒起伏都非常穩定,是以資料呈現出圖像完整、色澤均勻的環形;但學生的資料環形卻不夠完整,部分色塊明顯過多。

“我們把傳承人和學生的資料進行比較,把技藝的基因代碼剖析出來,新的傳習人就能更好地了解這門技藝。”在金江波看來,非遺技藝“有一定的科學規律”,這些科學規律和人的主觀性創作有機結合,可以幫助非遺技藝更好地傳習、交流和活态傳承。

保留技藝的“數字檔案”

非遺傳承,核心是技藝傳承。然而技藝在過去一直是“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事。

曾研習竹編非遺技藝多年的趙先生在學習之初,常被批評“用力過猛”“手腳太粗”“過于毛躁”:“什麼樣的力道是合适的?隻用語言是很難了解和溝通的。有心人會自己觀察師傅們做事的手法,自己再一遍一遍地試,但很多人在這個過程中就放棄了。”

如今大資料分析的方式或許給技藝傳習帶來新的方法。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數位藝術系學生宋安琪曾在全國第六屆大學生藝術展演上示範過這一實驗,資料圖案直覺地反映出她的專注度、放松度、力量運用等資料。通過和傳承人的資料對比,學生們得以明确在哪些方面要修正調整,嘗試更接近傳承人:“我們希望用資料賦能非遺學習。”

當大資料揭開“非遺”技藝的基因後,人工智能複制的技藝還算非遺嗎

資料采集将“口耳相傳”的技藝量化記錄

對于不少傳統文化愛好者來說,大資料賦能非遺另一項重要意義在于“儲存非遺檔案”。“非遺是一項技藝,但技藝儲存難度太大。”市民劉廷旅遊時喜歡了解當地民俗文化,發現許多傳統技藝即使被保護仍然流失嚴重:“生活方式變了,市場越來越小,技藝無人可傳。有些非遺技藝還能保留一些實物,但比如傳統點心技藝,連實物都留不下來。”

盡管如今已可以通過視訊保留非遺技藝影像,劉廷認為“留下了形留不住神”,但大資料讓他看到希望:“如果對目前非遺傳承人進行資料采集,就算未來産品越來越少,也不擔心恢複不出。”

機器可以傳承非遺嗎?

“如果人工智能可以複制出非遺技藝,那非遺的價值又何在?”一旦非遺技藝可以資料化記錄,利用機器量産非遺制品将成為可能。在一些熱愛傳統文化的人們眼中,這是一項悖論:非遺的價值在于其蘊含的曆史和人文回憶,非遺産品受到歡迎正是其手工的“溫度”。

“藝術和手工藝恰恰是因為‘不标準’‘不規範’,才擁有強大的生命力。”從事藝術品交易的魏先生以印象派的開山鼻祖克勞德·莫奈為例:“如果莫奈遵循新古典主義的标準,就不會有印象派了;莫奈如果不是患有眼疾,可能也不會畫出那些作品。”在一些非遺愛好者眼中,如今非遺活态傳承難度較大,一定程度上正是創新力度不強:“如果一直恪守傳統,不敢創新,那非遺隻能留在博物館而不能走進生活。”

“創新不是無源之水,沒有基本功的創新是瞎搞。”劉廷以畢加索為例:“很多人都覺得他的畫很神奇,但早年‘藍色時期’作品可以看出基本功很強。”他購買過一件刺繡外套,針法依然傳統,但圖案變成了立體的幾何圖形:“沒有基本功,做不出這樣的創新;機器可以複制技藝,複制不了的是人的思維。”

“讓非遺重回生活,難的是創新設計。”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數位藝術系主任李謙升認為,在對傳承人技法進行數字化儲存和分析後,可以通過輔助設計技術幫他們生成圖案,未來甚至可以形成資料庫提取生活美學相關設計并實作跨界。

“藝術要和科技結合。”金江波認為,非遺技藝通過資料化介入,帶來更多的跨界和創造性轉化可提取的科學密碼,能幫助傳承人和非遺更好地融入當代生産生活環境:“資料也可以是有故事、有情感、帶來互動關系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