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萊蕪戰役後,我軍活捉國民黨特務,他卻表示:我是陳毅司令的人

1947年2月

,我軍在萊蕪地區擊潰國民黨,取得了萊蕪戰役的勝利,就在戰士們打掃戰場時,卻發現了一名身穿便衣的男子從戰場上向他們走來,戰士們立即警惕了起來,對着他舉起了槍。這個人立即舉起雙手說:

“千萬不要開槍,我不是特務,我是陳司令的人。”

戰士們驚疑不定,隻能将他押回團部,副團長也拿不定主意,又将其送到了縱隊司令部,最終幾經周折,這個人才被送到了陳司令面前,而他的身份也終于揭曉,他名叫

解魁

,是一名敵後工作者,可以說萊蕪戰役的大獲全勝,他居功甚偉。他是怎樣一個人,在萊蕪戰役中又發揮了什麼作用?今天冷哥就帶大家了解一下這位鮮為人知的幕後英雄,新來的朋友可以點一波關注,既友善回顧往期内容,又不錯過以後精彩内容。

萊蕪戰役後,我軍活捉國民黨特務,他卻表示:我是陳毅司令的人

萊蕪戰役

敵後工作

解魁,原名畢可昆,1913年出生于山東省榮成市柳樹集村。步入近代以來,山東由于地理位置特殊,一直都處于在風雨飄搖之中,解魁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的。

1937年

,抗日戰争全面爆發,日軍主力從東北地區突進山東,民族危機空前加劇的情況下,山東人民走上了曲折的抗戰道路。深受家國情懷影響的解魁明白,沒有大家就沒有小家,他毅然參加了八路軍,成為了一名膠東軍區政治部敵工科的聯絡員。

解魁在部隊表現積極,思想覺悟很高,

1940年1月

,他參加了膠東特務隊,組織出于對他的信任,讓他擔任特工隊的書記,負責對上級的一切事務。解魁并沒有因為所謂的升職而感到欣喜,相反,他感到沉甸甸的責任落在了自己的肩頭,為了不讓組織失望,他不斷加強自己對于理論知識的學習,注意培養自己沉着冷靜的行事風格,在任上,他做得很好,也正是因為這樣,上級給他争取來了前往山東抗日軍政大學分校學習的機會。

解魁深知這個機會來之不易,他更是明白組織的良苦用心,在學校豐富自己的理論知識的同時,他還參加了反封鎖、反掃蕩等多次抗日活動,榮立三次三等功,并且在抗大正式加入了共産黨,成為了一名黨員。

萊蕪戰役後,我軍活捉國民黨特務,他卻表示:我是陳毅司令的人

國軍的武器裝備

1943年,

解魁在抗大結束了學習,順利結業,之後他回到了東海軍分區工作,負責訓練教育從威海俘虜的20多名僞警察。解魁剛到的時候,這些僞警察十分心虛,因為他們曾經幹過不少壞事,生怕八路軍對他們嚴刑拷打,解魁自然不會這麼做,他很講究工作方法,經常和這些僞警察們拉家常,談成為八路軍的感受,很快便和這些僞警察拉近了關系,之後解魁才對他們展開了思想教育工作,接受完教育後,八路軍将他們全部釋放回威海。這些僞警察對解魁印象特别好,令人忍俊不禁的是有的僞警察甚至将解魁當成了再生父母,向他磕頭緻謝,表示以後再也不會幹壞事。

後來,解魁被膠東敵工科委派,打入了威海僞專員公署,在這裡,他多次遇見了那些被釋放的僞警察,但是他們對解魁十分客氣,沒有暴露他的身份,甚至還幫助他搜集情報,由于工作方法得當,工作能力突出,解魁完成了組織交給他的任務,被評選為模範工作者。

萊蕪戰役後,我軍活捉國民黨特務,他卻表示:我是陳毅司令的人

僞警察

組織上也發現解魁是一個敵後工作的好手,很快便給他指派了下一個任務,那是

1944年

,組織想要争取文登城新城的日軍翻譯黃明山和便衣隊隊長賽義德為我軍服務,于是就派解魁打入文登城,解魁毫不猶豫地領命前往,在那裡,他聯合打入日軍内部的糕點師傅畢庶廣,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1945年

,中國人民終于趕走了日軍侵略者,與此同時,國民黨獨占中國的野心也逐漸顯露了出來,解魁深知兩黨之間必有一戰,為了能夠在日後發揮更大的作用,解魁很少參與活動,為日後開展敵後工作打基礎。

密送情報

1946年6月

,解放戰争全面爆發,國民黨依靠優勢兵力對共産黨解放區展開了全面進攻,但是被我軍一一挫敗。

1947年

,蔣介石改變了

全面進攻政策

,将山東和陝北作為了重點進攻區域,為了迎戰國民黨軍隊,華東軍區陳毅司令員悄悄地将主力部隊調到了萊蕪地區,在這裡打了一場以少勝多的戰役——

萊蕪戰役後,我軍活捉國民黨特務,他卻表示:我是陳毅司令的人

陳毅敢以少打多不是沒有理由的,解魁在敵後傳遞過來的情報就是他的定心丸。

讓我們把時間撥回到

1946年10月

,國民黨整編第46軍的軍長韓練成參加了由蔣介石主持的進階軍事會議,會上,蔣介石講述了發動全面進攻的戰略計劃和西北、山東兩個戰場的戰略部署。

韓練成此時雖然是一名國軍将領,但是早在國民大革命時期,他就接觸到了共産黨革命思想,并且深受觸動,國民黨的腐敗,對人民性命的忽視,讓他對這個黨失去了信心,他開始為我黨傳遞情報,作為我黨的一顆釘子,楔在國民黨内部。

這場進階軍事會議結束之後,韓練成寝食難安,他立即想辦法秘密與周總理取得了聯系,但是迫于現實條件,周總理隻答複了他一句話:

“速去上海找董老談。”

韓練成沒有猶豫,他找了個理由,趕往上海,趁着白崇禧不在,韓練成将董必武接到了白公館秘密會面,将全部情報交給董老速轉黨中央,并且約定了與華東解放軍聯絡的暗号:

“洪為濟”。

萊蕪戰役後,我軍活捉國民黨特務,他卻表示:我是陳毅司令的人

1946年年底

,韓練成帶着46軍來到了山東,解放軍華東野戰軍派新四軍幹部陳子谷帶着“洪為濟”的信件和韓練成取得了聯絡,之後華東局秘書長魏文伯和政治部主任舒同又和韓練成取得了聯系,希望他能夠繼續提供情報上的支援,韓練成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但是他提出需要兩名有經驗的解放軍戰士和他一起開展工作,畢竟軍長的身份是護身符,但也可能成為催命符。

舒同立即就想起了兩個人,一個是楊斯德,另一個就是解魁,很快,二人分别化名李一明和劉質彬來到了韓練成的身邊。

韓練成僞造了身份,将二人任命為進階情報員,同時擔任他的秘書,盡管手下的将士們一開始對他倆充滿了懷疑,但是軍長的指令不容違抗,他們隻好認同了二人。

萊蕪戰役後,我軍活捉國民黨特務,他卻表示:我是陳毅司令的人

韓練成

1947年1月下旬

,韓練成向解魁二人透露了自己對山東戰局的觀察,他分析國民黨軍在膠東地區的行動有兩種可能,一是54軍沿津浦沿線向魯南進攻,由46軍解體膠濟線防務,二是54軍在膠東方面作戰,沿高密進攻諸城,46軍負責打配合。韓練成建議我軍集中力量殲滅54軍,用小部分力量牽制46軍,讓46軍不能配合,不能增援,這樣一來不僅能夠殲滅54軍,還能夠讓46軍駐守膠東,策應起來要友善許多。

解魁和楊斯德覺得這個計劃可行,兩人商量過後,決定由楊斯德回到膠東軍區彙報,上級同意了這一作戰方案。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僅僅在數天之後,韓練成就接到了西調博山的指令,于1月29日開始行動,這意味着國民黨在軍事部署方面将會有大動作,解魁不敢懈怠,得到這個情報之後立即将這個情報送回了膠東軍區。

三天後,國民黨在博山召開了進階軍事會議,在這場會議上,國民黨對山東地區作戰進行了詳細的部署,會後,韓練成向二人透露了國民黨計劃對我軍實行南北夾擊,在作戰方案中,46軍屬于北線一側。

萊蕪戰役後,我軍活捉國民黨特務,他卻表示:我是陳毅司令的人

解魁明白,這是一個至關重要的資訊,甚至會起到改變戰局的作用。想到這裡,他來不及停留,趁着夜色趕忙動身設法前往魯中軍區。這是解魁第一次到博山,由于人生地不熟,他一晚上遇見了兩次敵軍,遭到了四名便衣特務的盤問,解魁臨危不亂,以國民黨諜報人員的身份搪塞了過去,并且在和他們的交談中,解魁套來了部分路線。

跟着他們所說的路線走,解魁來到了一家博山邊沿的飯鋪,本來打算歇歇腳吃點東西,沒想到在這裡又遇見了國民黨的便衣,他們還不時打量着解魁。

解魁不慌不忙,鎮定自若地吃完飯,還掏出煙請他們抽,在交談中,解魁問清了去路,然而卻被告知前面有地雷,沒有熟人指路根本過不去。

解魁接着問:“這裡哪些人最好,哪些人最壞?”這麼問是為了讓便衣放松警惕,隻要是他們說好的,那就是國民黨的人,隻要是他們說壞的,那就是傾向于我黨的。

在解魁機智地詢問下,兩名便衣不知不覺地就将周遭的情況說得一清二楚,解魁告别了便衣之後,便找到了他們口中有可能是共産黨人的一個中藥鋪老先生,這時已經拂曉,藥鋪剛剛開門,解魁發現開門的是一名青年人,他連忙以老娘生病為借口請老先生出來配藥,但是青年人說他也能配,解魁思忖一番向他表明了身份,但是這名青年說什麼都不肯帶路,解魁軟磨硬泡了三個多小時,老先生才從裡屋走了出來,表示自己不是共産黨人,但是可以給他帶路,隻不過隻能帶一段。

萊蕪戰役後,我軍活捉國民黨特務,他卻表示:我是陳毅司令的人

特殊功勳

就這樣,在老先生的帶領下,解魁出了村子,和老先生分别後不久,他就遇見了幾個民兵,突然來到的陌生人讓民兵很是驚訝,紛紛拿槍對準了解魁,解魁立即舉起雙手說:

“請不要誤會,我不是敵人,是自己人,不相信你們可以搜。”

民兵謹慎地将解魁渾身上下搜了個遍,确認沒帶武器之後,民兵再次問他:“你到底是幹什麼的?”

解魁堅持說:“我是膠東軍區派出來的偵察科長,從膠濟鐵路線跟随國民黨軍隊進行偵察,我有重要情報要去魯中軍區向陳司令彙報。”

民兵将信将疑,将他押送到了區中隊,但是到了區中隊解魁依舊被關押審問,無論他怎麼解釋,戰士就是不相信他的話。解魁急了,跟戰士們說情報緊急,最好直接将他送到魯中軍區,如果他是特務,就更應該盡快将他送上級審查,以便了解敵人的重要情況。

區中隊還是拿不定主意,他們找來了縣敵工委的同志商量,最終決定由六名戰士陪同,将解魁送到魯中軍區。

萊蕪戰役後,我軍活捉國民黨特務,他卻表示:我是陳毅司令的人

到達魯中軍區之後,解魁成功見到了陳毅。聽完解魁的彙報之後,陳毅讓他回去向韓練成表示感謝,并将我軍下一步的部署轉告給韓練成,臨行前,陳毅司令鼓勵解魁說道:

“為求得此處戰役的最大勝利,決定不撤出你們,你們需在敵人内部積極活動,動搖敵軍軍心,希望你們能沉着應戰。”

解魁神情嚴肅,堅定地說:

“黨培養教育我這些年,雖然我水準不高,但在任何情況下,決不向敵人屈膝,請首長放心。”

之後解魁回到敵營,将陳毅的訓示傳達給了韓練成,并且建議第46軍采取打假仗的辦法,緩慢推進,萊蕪戰役爆發後,由于我軍提前得知了敵軍的意圖與戰略部署,是以能夠沉着應戰,将整個戰局的走勢牢牢握在手裡,給了國民黨軍一記重錘。

解魁見戰況大好,自己的任務已經完成,為了讓韓練成免受生命危險,在戰鬥接近尾聲的時候,解魁讓韓練成等人躲在地堡中,自己則換上了便衣,出來找部隊接應。于是就有了我們視訊開頭提到的一幕。

萊蕪戰役後,我軍活捉國民黨特務,他卻表示:我是陳毅司令的人

在這場以少勝多的萊蕪戰役中,我軍以

傷亡6000人

的代價俘虜了

四萬多的敵人

,解放了

13座縣城

,打破了國民黨軍南北夾擊的計劃,并且使渤海、魯中、膠東戰區連成一片,穩定了山東解放區大局。而提供了寶貴情報的解魁和楊斯德則被授予特殊功勳,同時每人獎勵一萬元,解魁卻說,組織能夠認可我就說明我工作得還可以,但是這些錢我不需要。于是他便将這些錢一分不剩地捐了出去。

解魁無疑是一名英雄,然而在中華民族迎來解放的偉大抗争中,這樣的英雄數不勝數,他們為了全國人民的解放不得不隐姓埋名,抛棄自己的過往,在敵軍的軍營中提心吊膽度日,他們為了自己的信仰與夢想,忍受着冷眼與誤解,這樣的無名英雄,理應得到我們最崇高的敬意。

本期内容到這就結束了,歡迎各位留言評論,喜歡本期文章的朋友請多多點贊轉發加收藏,我是冷哥,下期精彩我們不見不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