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熊式輝:貸款5個億,僅用17塊銀元還清,曾讓宋美齡心裡“發酸”

有一個成語叫過路财神,意思是比喻臨時經手大量錢财的人。在老百姓的語境裡,這個過路财神是沒有“神”的,他們把那些财叫過路财,總是單獨使用,言下之意也很明顯:那些财最終是要走的,甚至在某人經手的時候,還需要某人對它們的打點和侍候。是以,過路财其實是個麻煩事,但很多人都沒看清這一點。

熊式輝,1893年出生于江西省安義縣萬埠鎮鴨嘴垅村,自幼學習軍事,畢業于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日本陸軍大學,是國民政府政學系的重要人物。曾參加過辛亥革命、北伐、抗日戰争、國共内戰等,是民國期間江西省出過的5大名人之一(其他為劉峙、曹浩森、李烈鈞、方天均)。

熊式輝:貸款5個億,僅用17塊銀元還清,曾讓宋美齡心裡“發酸”

作為蔣介石的軍政高參,熊式輝出軍入政,雖曾兩度擔任淞滬警備司令一職,後來,出任東北九省行轅主任,軍銜至陸軍二級上将,位高職顯,權傾一時,但對他來說,最“輝煌”的經曆仍然是這期間曾主持贛政十餘年,被稱為“江西王”。

我們今天不能說熊式輝是個“過路财神”,但他的手裡确實是聚集了大量的過路财,而且,他還很張揚地打點和伺候過它們,以至于忘記了老百姓常說的槍打出頭鳥的道理。槍打出頭鳥,也是一個漢語詞語,是指做人不要太過顯露,否則易招來橫禍。比喻出面帶頭的人容易遭受打擊。出自《中華聖賢經》。如同樹大招風。

在熊式輝的兒子熊圓傑的講述裡,熊式輝出任江西省政府主席還有一段小插曲:1930年,蔣介石和熊式輝商量,讓他出任浙江省政府主席一職。熊式輝聽到後,認為浙江已是富庶之地,幹得再好也是錦上添花,在想到老家江西各方面都很落後,于是就想回老家江西為家鄉人民辦些實事,使江西人民富裕些。遂問蔣介石能否到江西任江西省政府主席。蔣介石聽後說到,江西已有省府主席,你要是想去江西,就自己去和他商量調換一事。

熊式輝聽後,立即去找時任江西省政府主席魯滌平,熊式輝碰到魯滌平和他一說調換職位一事,魯滌平大喜,立馬答應。于是熊式輝就去和蔣介石說,魯滌平同意調換任職地,蔣介石就把魯從江西調到浙江去了。熊式輝也就從1931開始了他主政江西,贛人治贛的十多年。

熊式輝:貸款5個億,僅用17塊銀元還清,曾讓宋美齡心裡“發酸”

熊圓傑在這裡把話說得好聽了一些,熊式輝出任江西省政府主席,以“贛人治贛”為旗号運用行政手段,發展江西近代工業、創辦國立中正大學,雖說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他本人也從中撈了不少好處。慣用的做法無非是推行了各種類型的苛捐雜稅,據當地史料記載,僅僅是善後捐,他每年就需要從百姓手裡壓榨200多萬元,用以供養自己的軍隊。

同時,熊式輝為了穩固自己的地位,他還“修正”保甲條例,把各個村18歲以上、45歲以下的青壯年,組成了各種壯丁隊、負責為正規軍修築工事、運輸物資、地方巡視等任務,并與各村甲長(十戶為甲)簽訂連坐契約,一旦有一戶出現窩私藏槍支、吸販毒品、私通根據地等行為,其他9戶全部連坐。又對江西省南部建立的紅色根據地,進行了殘酷的經濟封鎖,嚴禁糧食、食鹽、火油、中西藥品、布織、布匹等物品進入根據地,一旦發現有人私用,會被直接槍決。這不但造成根據糧食奇缺、物價飛漲,也緻使很多群衆和戰士缺鹽嚴重,身體出現浮腫,甚至死亡。

熊式輝:貸款5個億,僅用17塊銀元還清,曾讓宋美齡心裡“發酸”

是以,熊式輝之是以主持贛政很大程度上在于老家人熟,而人熟就好辦事。雖說,老天就此向他發出過警示,但他依然喜歡在省主席的位置上把一切進行得“轟轟烈烈”。即1931年12月15日,他乘坐飛機從上海飛往南昌,不知道為什麼,飛機在空中突然失去控制,一頭裁了下來,機上人員大部分随即遇難。但他卻很幸運地被從機艙裡彈了出來,在往下落的時候,更幸運地挂在了一棵大樹枝上。後來,經過治療,他雖撿來了一條命,但右腳踝骨卻落下了殘疾,走起路出一拐一拐的,整天出門拿着一根拐杖,有了“熊拐子”的外号。但他根本沒把這當一回事,于1932年3月下旬,用盤剝來的民脂民膏在廬山買下了一棟相當豪華、漂亮的别墅,繼續着自己主政江西的日子。

關于這個别墅是有故事的:它是廬山經典别墅代表作之一,也叫威廉斯别墅,是本世紀初的廬山英租界裡私人别墅中,體量最龐大、造型最魁梧的一棟。建築面積達856平方米,整個庭院面積為4878平方米。座東朝西,依山勢而建,北面三層,南面二層,背倚城牆山,其它三面緩坡傾向長沖河,有一種居高俯瞰的不凡氣勢。造型像一個棱角分明的大石頭,仿佛一塊天然巨石上雕鑿了門窗,裡面設施豪華,有遊泳池、廚房、宴會廳、會客廳、小會議室、書房、棋牌廳、沖浪浴、芬蘭浴以及豪華主賓間等等,一應俱全。

熊式輝:貸款5個億,僅用17塊銀元還清,曾讓宋美齡心裡“發酸”
熊式輝:貸款5個億,僅用17塊銀元還清,曾讓宋美齡心裡“發酸”
熊式輝:貸款5個億,僅用17塊銀元還清,曾讓宋美齡心裡“發酸”

熊式輝很高調地将别墅買了下來,随後特請蔣介石夫婦、汪精衛、何應欽、李濟深、張靜江、黃紹竑等黨國要人來别墅做客。這些人到來後,擡頭仰望巍峨壯觀的别墅,都禁不住點頭稱贊:“不錯,不錯,夠氣派,不愧是江西省主席的官邸。”最有意思的是宋美齡,一進别墅,便覺得心裡有些發酸,原因是自己雖然住了多年的很不錯的别墅,但在熊式輝的别墅前,卻顯得有些小了,不夠氣派,很不符合她“委員長夫人”的身份。因為這個,她在和熊式輝夫人聊天時,總是心不在焉,一直想着應該怎麼給自己換棟别墅。

熊式輝:貸款5個億,僅用17塊銀元還清,曾讓宋美齡心裡“發酸”

據說,宋美齡回家後還朝蔣介石發了一頓脾氣,其後她便順理成章地擁有了“美廬别墅”。美廬别墅始建于1903年,由英國蘭諾茲勳爵建造,1934年,宋美齡成為了這棟别墅唯一的主人。美廬别墅前臨長沖河,背依大月山,座落的位置,形如安樂椅。因為這裡“背山面水”,環境恬靜、秀美,很符合中國風水學說所推崇的格局,蔣介石非常喜歡,視其為風水寶地,又因為宋美齡名字中有一個“美”字,于是将這幢别墅命名為“美廬”。而這都是宋美齡看到熊式輝的别墅心裡發酸,因别墅而“争氣”的結果。

熊式輝:貸款5個億,僅用17塊銀元還清,曾讓宋美齡心裡“發酸”
熊式輝:貸款5個億,僅用17塊銀元還清,曾讓宋美齡心裡“發酸”
熊式輝:貸款5個億,僅用17塊銀元還清,曾讓宋美齡心裡“發酸”
熊式輝:貸款5個億,僅用17塊銀元還清,曾讓宋美齡心裡“發酸”

美廬

然而,熊式輝在江西置辦的“房産”還不止于廬山别墅,在今南昌市東湖區陽明公園他還有自己曾經的公館,公館東靠環湖路(墩子堂段),南為南昌市老年大學,西接南昌市委機關宿舍,北臨陽明路,是一棟兩層(另有閣樓層)的仿西式坡頂建築,占地面積220平方米。整棟建築采用青磚疊砌,木構門窗,木質地闆,主體為民國中期(上世紀30年代)風格。也是在1932年,熊式輝購得此幢别墅,之前他二夫人顧竹筠養在此地,工作之餘,他常來此休息,也曾在這裡屢屢聚會國民政府的要員。

熊式輝:貸款5個億,僅用17塊銀元還清,曾讓宋美齡心裡“發酸”

熊式輝公館

還有,1946年,熊式輝回老家鴨咀垅村,看到鴨咀垅村因遭日寇焚毀的殘破現狀,就有了為老家人修房子的想法。但這時,他已不在江西省主席的位置上,怎麼辦?他找來村裡主事的人,要從銀行貸款。貸款的銀行叫源源長銀行,董事長叫王德輿。熊式輝主贛時,源源長銀行叫源源長銀号。在熊式輝的支援下,源源長銀号機構遍布省内,在港台亦有分支機構。王德輿一直記着熊式輝的這份恩情,事情說辦就辦,熊式輝收集全村田地山林權屬證,抵押給源源長銀行,很快就貸來了5億元。

拿着這些錢,熊式輝請當時著名的建築設計師禚繼祖設計,在村裡建了17幢兩層樓房,排列整齊,蔚為壯觀,而當時鴨咀垅人口還不及200人。農民住進中西合璧、設計新穎、施工精良的樓房,裡面有廳堂、卧室、廚房、農具間等,在後來被外界戲稱為“新農村建設的标本”。當然,熊式輝也沒有忘記就此機會将自家的祖屋“翻修”成“洋房子”。

熊式輝:貸款5個億,僅用17塊銀元還清,曾讓宋美齡心裡“發酸”

“洋房子”坐西向東,背山臨流,面對西山長嶺山峰。占地約二百平方米,明二暗三層磚木結構。其後幾年,熊式輝多次返鄉,即住于此,處理公務、宴請族人、接待來賓。因為修建“洋房子”的錢是從銀行貸來的,熊式輝是以撿到了一個好運氣——1949年,國民黨敗退在即,金圓券貶值得近于一文不值,熊式輝催促族人還貸,按新舊折算,一幢樓房僅值銅錢24吊,僅值1塊銀元!也就是說,熊式輝當年的5億元貸款,在此時用17塊銀元就可以還清了。

盡管如此,“洋房子”最終還是與廬山别墅、熊式輝公館一樣,熊式輝成了他帶不走的過路财。1949年,熊式輝因不滿蔣介石“以夷制夷”的伎倆,與其分道揚镳,帶着家人跑到了香港,1950年又帶着家人去了泰國,并在泰國開了一家紡織廠,想以此謀生。但讓他沒想到的是,紡織廠從一開始就虧錢,很快便耗盡了他搜刮來的民脂民膏。

熊式輝:貸款5個億,僅用17塊銀元還清,曾讓宋美齡心裡“發酸”
熊式輝:貸款5個億,僅用17塊銀元還清,曾讓宋美齡心裡“發酸”

陳誠

應該說,這是皆大喜歡的事情,但讓熊式輝做夢也沒想到的是,過路财散盡的他卻迎來了要“槍”打他的那個人。這個人不是當年看着他的别墅心裡發酸的宋美齡,也不是曾經與他分道揚镳的蔣介石,而是當時台灣僅次于蔣介石的二号人物陳誠。理論上講,陳誠與熊式輝應該沒有什麼特别的過節甚至交集,但熊式輝曾是東北行營首任主任,陳誠是其繼任,兩人都因為丢失東北被黨内處分,陳誠對此耿耿于懷,把很多過錯都歸結給了熊式輝。聽說熊式輝要來,陳誠開始百般阻撓,在面前蔣介石數落熊式輝的種種不是,最終使蔣介石取消了對熊式輝的任命。

熊式輝:貸款5個億,僅用17塊銀元還清,曾讓宋美齡心裡“發酸”
熊式輝:貸款5個億,僅用17塊銀元還清,曾讓宋美齡心裡“發酸”

就這樣,興沖沖地來到台灣,熊式輝連自己也不知道地中彈了——他的職務不但被落空,甚至連蔣介石的面都沒有見到。最終是在蔣經國、張群等人的接濟和幫助下,他才在台灣安了家。然而,沒了職務也就等于自謀出路,他的生活是以困難重重,好在他的書畫功底還不錯,也便靠變賣字畫度過了自己不問政治的後半生。

1974年6月21日,熊式輝病逝,終年81歲。這時候,廬山别墅、南昌公館以及老家鴨咀垅村的“洋房子”已經距離他很遠很遠了。古人說樹大招風,但風從何處來,卻是很多人都預料不到的線路。主持贛政十餘年,熊式輝雖說也曾為家鄉人民辦過一些事情,但在一幢幢高調的别墅裡,風其實早就吹着了他的靈魂,隻是他當時并未發現而已。從這個意義上,陳誠後來的一擊,也算是他該得的報應。

覺得文章不錯的朋友,不妨點個免費的關注,您的支援是我最大的動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