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秦朝的崩潰:因秦法崛起,也因秦法衰敗

在中國曆史上,秦始皇算是知名度最高的一個皇帝。因為秦始皇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統一中國的君主。不過,秦始皇去世三年後,秦朝就土崩瓦解,成了曆史。秦朝的覆滅,在西漢初年的時候,被老百姓慶幸。但卻在二千多年後的現代,卻被很多人惋惜。這不得不說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而縱觀秦的曆史,可以用一句話形容:那就是因秦法而崛起,也因秦法而衰敗。

秦朝的崩潰:因秦法崛起,也因秦法衰敗

話說秦國從起初,就是一個不被待見的勢力。西周滅亡後,周天子感念秦的君主幫扶周朝王室有功,算是正式冊封秦為諸侯。這算是秦國的起源。不過,秦由于長期和西戎各部族有來往,是以,秦也被中原諸侯看不起,被視為蠻夷國家。孔子周遊列國,但卻從不去秦國,原因很簡單:那就是按照孔夫子的觀念,秦國人都是沒有教養之輩。小編在其他文章裡提過這個觀念,結果引來了一個陝西網友的反感:小編說秦國人沒教養,被陝西網友視為地域攻擊。那麼問題來了:一個21世紀的陝西人,怎麼就把二千多年前的秦國當了祖國?探讨一個二千多年前的國家,就成了對現代陝西人的不尊重?

秦朝的崩潰:因秦法崛起,也因秦法衰敗

言歸正傳。到了戰國時期,秦的局面陷入尴尬狀态:戰國時期,諸侯之間互相吞并成了風氣。秦守着魏國這樣的軍事強國,是以也面臨被吞并的危機。在這關鍵時候,秦孝公選擇任用商鞅來擔任秦國的宰相,主持秦的變法。秦也是以變得強大。其實,商鞅的這輪變法,确實讓秦實作了強大,但也為秦的覆滅,埋下了隐患。

在戰國時代,秦想要戰勝其他國家,就得需要實作經濟和軍事的強大。經濟發展和軍事發展,都離不開對人力資源的需求。是以商鞅需要調動秦國人的積極性。而秦法,其實就是刺激秦國人的積極性。商鞅制訂的秦法,法條數量龐大,規矩嚴密。隻要是秦國老百姓,這輩子肯定會犯很多次法。而對于犯法的秦國人,或者繳納一定的錢财,抵消記錄;或者積累功勞,用來抵消記錄。如果既沒有錢财又沒有功勞,就要成為官家的奴仆,面臨着超負荷的勞作。是以,秦國人出于對自身安全的考慮,隻能拼命的為秦國積攢财富、創造功勞,以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姿态,苟且生活下去。

秦朝的崩潰:因秦法崛起,也因秦法衰敗

商鞅的這一系列操作雖然看上去殘酷,但不可否認,秦确實是以而強大。秦國士兵也特别有和外敵作戰的動力。而這一切,随着秦統一完成以後,出現了問題:那就是秦沒有新的對外戰争,這導緻秦國人想積累軍功來保障安全也已經不可能。對于被秦新征服的六國百姓,對于動辄得咎的秦國百姓狀态,也完全不能接受。是以,打從秦統一的時候開始,隐患就産生了。是以到了秦始皇在位後期,秦就處于暗流湧動的狀态。秦始皇去世沒多久,秦就崩潰了——不願意支援秦的秦國人,以及六國老百姓,一起葬送了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