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秦朝的崩溃:因秦法崛起,也因秦法衰败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算是知名度最高的一个皇帝。因为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统一中国的君主。不过,秦始皇去世三年后,秦朝就土崩瓦解,成了历史。秦朝的覆灭,在西汉初年的时候,被老百姓庆幸。但却在二千多年后的现代,却被很多人惋惜。这不得不说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而纵观秦的历史,可以用一句话形容:那就是因秦法而崛起,也因秦法而衰败。

秦朝的崩溃:因秦法崛起,也因秦法衰败

话说秦国从起初,就是一个不被待见的势力。西周灭亡后,周天子感念秦的君主帮扶周朝王室有功,算是正式册封秦为诸侯。这算是秦国的起源。不过,秦由于长期和西戎各部族有来往,因此,秦也被中原诸侯看不起,被视为蛮夷国家。孔子周游列国,但却从不去秦国,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按照孔夫子的观念,秦国人都是没有教养之辈。小编在其他文章里提过这个观念,结果引来了一个陕西网友的反感:小编说秦国人没教养,被陕西网友视为地域攻击。那么问题来了:一个21世纪的陕西人,怎么就把二千多年前的秦国当了祖国?探讨一个二千多年前的国家,就成了对现代陕西人的不尊重?

秦朝的崩溃:因秦法崛起,也因秦法衰败

言归正传。到了战国时期,秦的局面陷入尴尬状态:战国时期,诸侯之间互相吞并成了风气。秦守着魏国这样的军事强国,因此也面临被吞并的危机。在这关键时候,秦孝公选择任用商鞅来担任秦国的宰相,主持秦的变法。秦也因此变得强大。其实,商鞅的这轮变法,确实让秦实现了强大,但也为秦的覆灭,埋下了隐患。

在战国时代,秦想要战胜其他国家,就得需要实现经济和军事的强大。经济发展和军事发展,都离不开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因此商鞅需要调动秦国人的积极性。而秦法,其实就是刺激秦国人的积极性。商鞅制订的秦法,法条数量庞大,规矩严密。只要是秦国老百姓,这辈子肯定会犯很多次法。而对于犯法的秦国人,或者缴纳一定的钱财,抵消记录;或者积累功劳,用来抵消记录。如果既没有钱财又没有功劳,就要成为官家的奴仆,面临着超负荷的劳作。所以,秦国人出于对自身安全的考虑,只能拼命的为秦国积攒财富、创造功劳,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姿态,苟且生活下去。

秦朝的崩溃:因秦法崛起,也因秦法衰败

商鞅的这一系列操作虽然看上去残酷,但不可否认,秦确实因此而强大。秦国士兵也特别有和外敌作战的动力。而这一切,随着秦统一完成以后,出现了问题:那就是秦没有新的对外战争,这导致秦国人想积累军功来保障安全也已经不可能。对于被秦新征服的六国百姓,对于动辄得咎的秦国百姓状态,也完全不能接受。所以,打从秦统一的时候开始,隐患就产生了。因此到了秦始皇在位后期,秦就处于暗流涌动的状态。秦始皇去世没多久,秦就崩溃了——不愿意支持秦的秦国人,以及六国老百姓,一起葬送了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