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用戶端成都訊(實習生 李欣怡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鑫昕)作為“超融體——2021成都雙年展”的活動之一,“未然共思:美術館館長峰會”近日在成都美術館舉行,近30家美術館及藝術機構負責人以線上、線下方式參加峰會。
2020年初以來,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了許多行業,其中包括美術館行業。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張子康說,疫情的全球流行給世界各國的美術館行業帶來重重挑戰,一方面美術館需要在困境中生存、維持并葆有活力,另一方面要對美術館在未來的角色展開更為廣闊的思辨與實驗。

峰會期間舉行的展覽。李欣怡攝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副館長高高表示,在疫情發展的這兩年,美術館方方面面的工作受到了影響,由于國際交流和相關項目的延遲,大家的生活和工作某種程度上進入内循環的狀态。
在内循環中,高高團隊發現了一個新的機會:利用身邊資源,發揮自身優勢,挖掘美術館的魅力和故事。在中央美院美術館,這項工作是圍繞研究展開的。高高說,研究對于展覽、出版等活動具有指導作用,還能帶動線上推廣、藏品擴藏等,進而形成内部循環。
與會專家表示,中國的美術館事業近些年來蓬勃發展,但諸多關于美術館基礎職能的問題尚待摸索與完善,如學術建設、藏品積累、美育傳播、标準化管理和可持續性營運等。此外,美術館行業還要共同面對後疫情時期美術館領域的新機遇和新挑戰。
“超融體——2021成都雙年展”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範迪安擔任總策展人,藝術史學家呂澎作為學術委員會主任,與18位聯合策展人、1個學術委員會共同攜手策劃,展覽由8個主題展版塊、1個美術館館長峰會和17個平行展版塊組成,共邀請了海内外272位藝術家參與,覆寫全球35個國家與地區。
來源:中國青年報用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