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儒家“生死有命,富貴在天”:與自己和解的心态,是一種堅韌

文|顔小二述哲文

誰都有被負面情緒纏身的時候,誰都有沮喪、不順利、壓抑的時候,顔小二也是。依稀記得,在自己非常壓抑沮喪的時候,一位長輩和我說,“無論處境如何,心态最重要”。于此,我開始了解孔子那句“生死有命,富貴在天”裡“與自己和解”的心态,無關儒家學術哲理,隻關乎坎坷中堅韌而頑強的人。

千百年前,孔子三歲喪父、一生颠沛流離,又先後經曆“弟子早逝”等白發人送黑發人的“悲傷”,面對坎坷,一句“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展現了他的心态。現在,在這個社會的各個角落,也有很多經曆莫大痛苦,但依舊咬牙向前、負重前行的人。

儒家“生死有命,富貴在天”:與自己和解的心态,是一種堅韌

“生活什麼時候會好起來”,我想,面對這個問題,儒家“生死有命,富貴在天”裡“不問東西”與自己和解的心态,大抵便是人堅韌異常的原因。

1、負重前行的人:“生活何時會好起來”

顔小二曾看到這麼一個故事。一位七十多歲的老奶奶推着老式縫紉機在車流裡穿梭,十分危險。當被人詢問情況時,老奶奶說,自己的老伴才走幾天,孫女得了白血病,而她外出修理縫紉機,為的是修補好已逝老伴生前常蓋的被子。

儒家“生死有命,富貴在天”:與自己和解的心态,是一種堅韌

老奶奶的哽咽述說讓人忍不住安慰她“生活會變好的”,這時,老奶奶卻反問:“生活何時會好起來”。

“生活何時會好起來?”我們中的部分朋友可能會有這樣的心酸反問,但是,悲歡離合中的人,即便傷感發問,但是問完以後,依舊一步一個腳印,或蹒跚或堅定地向前走。因為“活着”,亦因為不會消失的希望。

再講一個故事吧。

在山東煙台的一家餐館,總是有一位90多歲高齡老爺爺前來買餃子,他總是匆匆地來,每次打包了就走,有時候自己的沒出鍋,會拿走别人已經出鍋的餃子。

儒家“生死有命,富貴在天”:與自己和解的心态,是一種堅韌

有一天,這位老爺爺來了,不再急匆匆,反而是在店裡坐了很久。

當老闆問他今天怎麼不着急的時候,這位老爺爺答:“不用了,老伴走了.....。”

命運裡的悲歡離合我們無法阻止,但是至少,我們可以“抓緊時間”,活在當下。

2、如何消化苦與難?孔子:與自己和解

千錘百煉之下,人會變得堅韌。所謂堅韌,在顔小二看來,實則就是長輩告訴我的“心态”。

心态不改變,那麼被苦難撕裂的便是自己。千年以前,我國偉大的教育家、哲學家孔子,面對苦難,早就給出了自己面對苦難的化解辦法,即“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儒家“生死有命,富貴在天”:與自己和解的心态,是一種堅韌

摘掉身上“至聖先師”的光環,孔子也是有血有肉的人,而他的堅韌靈魂,則展現他的觀點中。

面對禮崩樂壞的世道,孔子曾說:“道之将行也與,命也;道之将廢也與,命也”,而孔子的弟子子夏也曾提到,孔子曾說“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苦難堆砌的命運之下,孔子以“命”,給了自己接受苦難的餘地,也以“命”,給了自己“不問東西”、“盡力而為”的力量。

每個人都期盼“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當我們付出很多,收獲甚微,甚至十分付出依舊遭遇不幸時,我們如何消化這樣的“失衡”?

孔子三歲喪父,十幾歲沒了獨自撫養自己的母親,一腔熱血卻屢屢受挫,周遊列國看盡人生百态,他被驅趕、被嘲笑、被暗算,心愛的弟子子路戰死,被視作自己“接班人”的弟子顔回病死。年少失去至親的憂傷、郁郁不得志的苦悶、白發人送黑發人的悲傷,孔子一生經曆了個遍。

儒家“生死有命,富貴在天”:與自己和解的心态,是一種堅韌

他與自己和解的方式,便是自我說服,命裡的富貴與匮乏隻是命而已,與自己“盡力而為”的決心無關。

3、與其迷茫,不如活在當下

顔小二不知道螢幕對面看到這篇文章的你是快樂還是憂傷,但是,如果你迷茫、你壓抑,希望你能給自己的情緒一個出口,能夠否定你自己的,從來隻有你自己,外界的打擊是磨煉你,還是緻命一擊,從來就看你如何看待這些。比如孔子,他以“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化解無法消化的憂傷,以活在當下的姿态“盡力而為”、“不問東西”。

在我看來,我們畢竟不是活在“童話世界”,“耕耘與收獲對等”的天真,在成人世界中才是“童話”。活在當下,是一種昂揚的戰鬥姿态,即便艱難,即便壓抑,即便痛苦,即便低落,“盡力而為”之下,依舊還有跨越與改變的“可能性”。

儒家“生死有命,富貴在天”:與自己和解的心态,是一種堅韌

顔小二謹以此文送給每一位負重前行的人。

【本文為顔小二述哲文原創且獨家釋出,搬運、抄襲等任何侵權行為,發現必究】

儒家“生死有命,富貴在天”:與自己和解的心态,是一種堅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