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方孝孺的行為是否為‘’愚忠‘’?

明朝二百七十六年曆史,老朱家的故事很長很長,還是最喜歡永樂皇帝朱棣先生,大概是因為不折不扣的流氓精神,大概是因為拂曉喚的那一聲四哥。

十歲受封燕王,坐鎮北平,平定蒙古,橫戈躍馬,神采飛揚,英明神武之尊,豈能甘心為他人做嫁衣?靖難之役,終于成全了自己,江山如畫,覆指便是春秋。

方孝孺的行為是否為‘’愚忠‘’?

在位二十二年,文治武功,開創永樂盛世,萬國來朝,堪稱千古聖君。生于戰火,最終死于征途,戎馬一生,這或許就是宿命吧,那一夜,我曾夢見雄兵百萬。

''

你或許不是一個好人,但一定是一個好皇帝

。''今天要講的是關于明成祖朱棣和方孝儒的一些故事。

方孝孺的行為是否為‘’愚忠‘’?

靖難師來孰閉門,孝陵雲樹黯消魂。

忠臣已盡神孫死,卻建浮圖說報恩。

兒女英雄各有人,舊都遺事說紛紛。

六朝隻在斜陽裡,半是青山半白雲。

清人陳文述的詩作

《登報恩寺浮圖》

,活龍活現地勾畫了朱棣半青半白、亦真亦假的心理狀态與人格特質。

''靖難師來孰閉門,孝陵雲樹黯消魂。''

方孝孺的行為是否為‘’愚忠‘’?

''靖難''

之名,乃朱棣奪取侄兒皇位時自命,實為篡位。朱元璋去世後,繼位的建文帝朱允炆,鑒于北方諸王,尤其是燕王朱棣勢力過大,決定削藩。朱棣以入京清君側為名,發動靖難之役,攻入南京,奪取了皇位。

進入京師的一開始他便指令将早已拟好的''奸臣名單''計五十餘人,列到榜上,張貼于朝堂,分列數等,懸賞捉拿。這些人被捉拿後,無一幸免。首當其沖的是倡議削藩的齊泰、黃子澄。

朱棣親自進行審訊時,二人卻仍然抗争不屈,後被整族殺害。後來,凡是與這五十人沾親帶故的統統定罪,并且順藤摸瓜,甚至株連左鄰右舍,包括所住村莊都趕盡殺絕。這次大屠殺,史書稱之

''瓜蔓抄'',

先後被殺掉的人數甚至達數萬人之多。

方孝孺的行為是否為‘’愚忠‘’?

當然這其中,在建文帝時期的輔佐大臣,最著名的是文學博士方孝儒的死,他死時是最為悲壯的。

他是中國曆史上最早被譽為

''讀書種子''

。這一美譽是明成祖朱棣的高參姚廣孝提出來的。姚廣孝十分了解方孝孺,在破城之前,他就請求朱棣,稱看重氣節的方孝孺不會輕易歸順,希望手下留情不要加害,否則天下讀書種子絕矣。

《明史》記載:成祖發北平,姚廣孝以孝孺為托曰:''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殺之。殺孝孺,天下讀書種子絕矣。''

方孝孺的行為是否為‘’愚忠‘’?

方孝孺跟建文帝,堪稱君臣之道的楷模。方孝孺是江南士子的代表人物,建文帝的老師,在朝中威望極高。燕王攻破南京,方孝孺躲在家裡,天天給朱允炆燒香,一直對建文帝沒有死抱有希望。為了摧毀建文帝朝的舊臣的抵抗,朱棣把方孝孺''請''了出來,勸他跟着自己幹。

然而方孝儒卻着一身孝服,徑奔殿廷,在他見到朱棣之後,便伏地大哭。朱棣一開始降座安慰他說:''

先生不要哀傷了,我是效仿昔日周公輔助成王的

。''

方孝儒問道:''如今成王在什麼地方''?朱橡答道:''他已經自焚而死。''方孝儒又問道:''那為什麼不立成王之子呢?''朱棣說:''國家需要一個年長一些的君王。''

方孝儒又追問道:''為何不立成王之弟''。朱棣被問得啞口無言,對答不上,隻好說:''這是我朱家的事,先生不必再多言。接着叫人拿過筆劄來,說:''诏天下,非先生不可。''

方孝孺的行為是否為‘’愚忠‘’?

方孝儒卻把筆扔在一邊,并一邊哭泣一邊罵道:''要殺便殺,诏書絕不可草!緣信羞成怒說:''想死嗎?偏不讓你馬上就死掉,道你不怕被誅滅九族嗎?''

方孝儒大義凜然地回答道:''即使被誅滅十族,你也對我無可奈何''。說完便拿起筆寫了四個大字''

燕賊篡位

''登基前的朱棣原為燕王,''燕賊''當然也就是在罵他了。朱棣聽完之後是怒火中燒,便叫了一聲,令左右動刑伺候,隻見現場是慘不忍睹,血肉橫飛。

朱棣還仍舊不解恨,便把方孝儒的親屬,朋友以及門生作為十族,都一起抓來,讓方孝儒一一見過,但方孝儒始終不肯低頭,是準備頑強到底。朱棣确實很無奈,便将其牽出聚寶門外,處以極刑。

方孝儒的妻子鄭氏及兩個兒子都自缢而死,他的兩個還不滿十五歲的女兒在被抓的途中也投河自盡。

方孝孺的行為是否為‘’愚忠‘’?

朱棣做到了,誅了方孝孺九族以外還把方孝孺的門生如數殺掉,湊成了十族,加起來一共八百多人,真的把方孝孺的人殺幹淨了。因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是以誅十族成了朱棣的一個創新,他的宗族、親友及門下被一并誅殺者,共計有八百七十三人之多。而被發配充軍折磨而死的人更是無從計教了。

人心都是肉長的,方孝孺到底端的一顆什麼心啊,竟能如此地硬骨頭?

這大概是因為方孝孺秉持仁義王道,與建文治國方略一緻。在後期,建文對他更是言聽計從,作為剛正文臣,能受到帝王如此的青睐和信任的,恐怕很少能排在他前面。''士為知己者死''也許隻是一種抒發情懷的方式,但到方孝孺這裡則成了泰山不移的行動,恐怕當初樹立這種高标的,也會因他的真做而目瞪口呆!

''士為知己者死'',方孝孺,一代大儒,手無縛雞之力,面對專制君主的屠刀視死如歸,抗節不屈,感天動地,驚泣鬼神,雖然被''誅十族''而慘死,但他卻受到了後人的無限敬仰和贊頌。

有人說方孝儒這樣是不是''愚忠''呢?

''愚忠''恐怕得拆開來看。先說''忠'',《說文解字》:

忠,敬也,盡心曰忠。從中,從心。忠者,盡心竭力,無二心,無二意。

再說''愚忠'',含有貶義,愚昧的忠心,不計代價和後果的一味服從,沒有自己的想法,不權衡利弊得失一味執行。

方孝孺的行為是否為‘’愚忠‘’?

方孝孺并非沒有自己的想法,也同樣提出過很多建議,同時,也權衡了一些利弊。隻能說,方孝孺的忠誠和氣節正是士大夫死得其所的典型。因為在當時的大背景下,隻有朱允炆的政權是得位合法,朱棣是篡奪、是逆臣。十三世紀末十四世紀初的時候,在中國大陸上,忠心于一個得位合法的君主,根本沒有任何錯誤。

其次,方孝孺并非一味執行和服從,方孝孺也有軟弱的一面,清君側戰争開始以後,不止兩次提議朱允炆緩兵或者求和。派遣朱棣親屬勸和,準備赦免燕王的罪行等等,都是出自方孝孺的策劃。且不說效果如何,他也是力排過齊泰、黃子澄衆意的人,也是有過與建文帝意見相左的建議。

方孝孺的行為是否為‘’愚忠‘’?

方孝孺在傳統教育裡是愛國标杆,文人死為節,明太祖朱元璋傳位給的是建文帝,而不是朱老四,在方孝孺眼中,建文帝是正統,朱棣是造反,方孝孺是在朝廷(這個朝廷可不是一個腐爛的政府,而是一個博采衆議,廣開言路的朝廷。)被推翻的時候選擇抵抗到底,而不是明哲保身。這不是盡忠報國,這不是中華民族的脊梁?正是像方孝孺這樣一波又一波的''愚忠''的人,撐起了我們民族的脊梁。

如果方孝孺是愚忠,那文天祥,嶽飛。都是愚忠了,外敵入侵,明哲保身固然容易,奮起反抗才難能可貴,這些人都是因為''愚忠''才選擇了奮起抵抗。撐起了民族的脊梁。

方孝孺死後二十多年,明成祖朱棣的兒子明仁宗朱高熾,首先為方孝孺平反昭雪,他喻禮部:''

建文諸臣,已蒙顯戮。家屬籍在官者,悉宥為民,還其田土。其外親戍邊者,留一人戍所,餘放還。

''赦免了建文帝舊臣和永樂時遭連坐流放邊境的官員家屬,并允許他們傳回原處。

方孝孺的行為是否為‘’愚忠‘’?

萬曆十三年三月,也就是方孝孺死後一百八十三年,''

釋坐孝孺谪戍者後裔,浙江、江西、福建、四川、廣東凡千三百餘人

''。''有诏褒錄建文忠臣,建表忠祠于南京,首徐輝祖,次孝孺雲''。不但解放了因為方孝孺案流放的人,而且在南京為方孝孺建祠堂予以紀念。

在紅樓夢當中曾有着這樣一句話:''舍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文至最後,是非之間的鬥争是應該順勢而為,還是應該逆天改運?

曆史紀聞:深淺度挖掘曆史故事,民間野史,古史雜談,述古道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