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個牧羊人,卻僅憑雙拳秒殺老虎,勇猛遠勝武松,其後與項羽齊名

曆史演義小說之是以擁有廣泛的讀者,與其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大白話)演繹講述曆朝曆代興衰更替、王侯将相發迹等方式脫不了幹系。較之于正史書籍,曆史演義小說更接地氣,更容易懂,它基于曆史,但又不拘泥于曆史,可發揮想象,天馬行空杜撰虛幻的事件出來,使之更具可讀性,更具吸引力。曆史演義小說很多,諸如《三國演義》、《殘唐五代史演義》、《水浒傳》、《楊家府演義》、《隋唐演義》等等。為了渲染人物的勇猛,在許多曆史演義小說裡,常常會杜撰這麼一個梗,什麼梗?且聽悔昔繼續道來:

一個牧羊人,卻僅憑雙拳秒殺老虎,勇猛遠勝武松,其後與項羽齊名

晉王李克用人物影視形象劇照(圖)

此梗便是打虎,我們都知道,老虎是兇猛的代表,但如果一個人以徒手就把它活活的打死,那麼可見此人英勇程度是何等的猛。縱觀多如牛毛的曆史演義小說之中,有許多都涉及描述過此梗來襯托英雄的光輝形象,比如《水浒傳》的武松景陽岡打虎、《興唐傳》的雄闊海太行山剪徑打虎等等,赤手空拳秒殺老虎,可見其等是如何的勇猛!武松、雄闊海打虎事件筆者悔昔曾在前文裡都各有相訴過,此文不多言,本文再來講講另一外更加勇猛的打虎英雄,此人是誰,悔昔先賣個關子,不先點名,說完咱們在道出其大名。

此打虎事迹出自曆史演義小說《殘唐五代史演義》,話說晉王李克用外出打獵,突遇猛虎來襲,晉王李克用大喊救駕,可是其手下見猛虎來襲早就四下逃散了,李克用情急之下拈弓搭箭向那猛虎射了一箭,正中老虎的前右臂,老虎轉頭便跑,李克用在後面急追,那老虎猛然狂跳,跳到了溪澗對岸去了,李克用追之不得,而那跳過溪澗的老虎入了羊群,狂吃羊不止。見此情景,李克用手下大将周德威對其說:“大王趕虎過澗,噬人食羊,何損人利己也?”這李克用對老虎吃羊到不以為然,他倒是擔心羊群邊上那個正在石頭上憨憨入睡的牧羊人的安危,于是他指令手下在溪邊大喊牧羊人,希望能叫醒他,免遭老虎侵害。

一個牧羊人,卻僅憑雙拳秒殺老虎,勇猛遠勝武松,其後與項羽齊名

李存孝人物影視形象劇照(圖)

然而,這牧羊人睡得十分的熟,那聽得見對岸人的叫喊。那老虎,吃了一隻羊,又來吃另一隻,羊群被老虎驚吓四散而走,一羊竄到牧羊人邊上将其驚醒,那人一看有老虎在吃自己的羊,便下了石頭,撸起衣袖,便要來打虎。那老虎見牧羊人欲來打他,它便放棄了羊群,撲下牧羊人,那人輕松巧妙躲過,然後趁老虎立足為穩之時,轉身回來趕上用手按住老虎的頸部,以另一隻手猛打老虎左肋,哪知未有幾拳,老虎便死翹翹了。這牧羊人厲害吧,打死一隻老虎竟然如此輕松,那《水浒傳》裡的武松打虎還經過一場激烈的決鬥,《興唐傳》裡的雄闊海也是有所發揮,可是這牧羊人卻遠遠輕松于武松和雄闊海,堪稱神人也。

對岸的李克用等人個個看得驚呆,晉王李克用更是大驚說:“這牧羊人真是六甲神将在世啊,如果我能夠得到這樣勇猛的人,害怕黃巢不滅,長安收複不了嗎?”為了搭讪此牧羊人,李克用指令手下,佯言老虎是他養的,現在被牧羊人打死了要他賠,那牧羊人也耿直叫李克用還他羊,自己也把老虎身軀還給李克用。然後一手輕松提起老虎,便往溪澗對岸一扔,一隻龐然大物竟然被他如此輕松扔到了溪澗對岸的李克用面前,在場的人無不驚駭。為了得到此人輔助,李克用帶領人馬淌過溪澗來到放羊人面前,後,李克用以禮以誠将這牧羊人納入手下,此人也沒有讓李克用失望,為李克用立下汗馬功勞。

一個牧羊人,卻僅憑雙拳秒殺老虎,勇猛遠勝武松,其後與項羽齊名

那麼此牧羊人到底是誰呢?悔昔現在來揭曉謎底,此人非别人,乃唐末著名猛将,《殘唐五代史演義》裡的第一猛将,李存孝(安敬思)也。相信李存孝的威名,喜歡曆史或曆史演義小說的讀者沒有人不知其名的,“将不過李、王不過項”,能與西楚霸王項羽齊名的譽名非浪得虛名也。當然此事,乃演義小說内容,列位看時應與正史分開!

悔昔言語道:正是:晉王狩獵遇猛虎,驅虎過澗傷無辜。天生猛将把虎揍,将不過李勝群雄!(文:潘悔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