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假如你可以穿越曆史,你最想窺看什麼

能夠身臨其境窺伺最隐秘的曆史。實在是爽快了。用以解開心中的曆史的謎團。

我最希望知道的曆史迷案第一個就是建文帝生死之謎。公元1402年,朱棣進攻南京,大草包李景隆打開金川門投降,建文帝在宮中放火,自此下落不明。建文帝在位四年。可以說毫無建樹。但實施仁政頗受儒家贊頌。對于他的結局也是頗為同情。建文帝最終的結局有兩種說法,一是在宮中自焚(我個人認同這個說法)一是遁走(個人認為這是個美好的想法)當年建文帝潛逃後,曾藏于江蘇普濟寺内,在永樂二十一年駕崩。還有一個說法是建文帝流亡海外,後來去了今天的歐洲。因為許多歐洲的家庭說自己的祖先來自東方,并保留許多古中國的元素。如法國足球明星裡貝裡,他就說自己的祖先是一位皇帝。

假如你可以穿越曆史,你最想窺看什麼

我想知道的第二件曆史事件就是宋太祖趙匡胤的“燭影斧聲”之謎。大僞君子趙光義是否是篡位登基。

對于趙匡胤的死亡也是分為兩派。但趙光義得位不正是肯定了,“斧聲燭影”千古之迷。之是以非議這麼大,也恰恰說明了趙光義當皇帝不是太明白。從登基當年改年号,對待自己的2個侄子行為,也可以看得出趙光義心裡的陰暗和陰毒。公元976年50歲的趙匡胤突然駕崩,正史中對趙匡胤的駕崩記載也隻兩句話:“帝崩于萬歲殿,年五十。趙光義“弑兄奪位”燭影斧聲。認為宋太祖是突然駕崩。沒有任何征兆,而宋太宗當晚又恰恰留宿于宮中,次日就登基為帝,實難脫弑兄之嫌,即趁着宋太祖病重之際下手害死宋太祖。而且沒有按照皇後的禮儀給宋太祖的皇後治喪。第二種說法是宋太祖不立太子。就是為了讓趙光義當皇帝,司馬光記錄是宋太祖駕崩後,宋後派人召太祖的四子秦王趙德芳入宮,但使者卻徑趨開封府召趙光義進宮。也就是說宋太祖死時,趙光義不在現場。是以因而不可能“弑兄奪位”。清畢沅《續資治通鑒》即力主這一說法。也就是兄終弟及。但後來趙光義卻沒有傳位給自己的弟弟趙廷美。而是傳給了自己的兒子。

假如你可以穿越曆史,你最想窺看什麼

我想知道第三件就是傳國玉玺和氏璧下落之謎。千載之下以此為憾。

自蔺相如“完璧歸趙”之後,和氏璧就名揚天下。中國曆史上的文物寶物多如牛毛,價值連城者也是不計其數,但要說最重要的,最珍貴,最有政治意義的就是傳國玉玺。秦始皇登基一統天下後命人在“和氏璧”上,雕刻“受命于天,既壽永昌”,作為皇權的象征。至此有此玉玺者就是真皇帝。沒有此印者就是“白闆天子”和氏璧的經曆也頗具傳奇色彩。秦亡以後,和氏璧由劉邦所有,西漢末年外戚王莽篡政,王莽派人向王政君太後索要玉玺。太後氣憤之下将玉玺擲于地上,缺其一角,王莽命工匠以黃金補上。此為金鑲玉,後來天下大亂,最後又落到光武帝劉秀手上。三國大亂。和氏璧歸于曹操。即三國裡曹魏所有,三國歸晉,和氏璧也歸了司馬氏。後來曆經“和氏璧歸于東晉。此後南朝經曆了宋、齊、梁、陳。一朝傳一朝。後來隋滅陳朝玉玺歸于大隋。天下再次一統。隋亡以後和氏璧流落到突厥。也就是說李淵登基後沒有和氏璧。後來李靖北伐突厥,将和氏璧帶回中原,李世民龍顔大悅。唐末,朱溫滅唐,建立後梁。後後唐李存勖滅後梁,和氏璧最後歸于後唐。公元936年,石敬瑭引契丹軍攻打後唐,李從珂攜和氏璧在玄武樓自焚,和氏璧自此下落不明。至今想來。憾哉!憾哉!

假如你可以穿越曆史,你最想窺看什麼

我是清水空流,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