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假如你可以穿越历史,你最想窥看什么

能够身临其境窥伺最隐秘的历史。实在是爽快了。用以解开心中的历史的谜团。

我最希望知道的历史迷案第一个就是建文帝生死之谜。公元1402年,朱棣进攻南京,大草包李景隆打开金川门投降,建文帝在宫中放火,自此下落不明。建文帝在位四年。可以说毫无建树。但实施仁政颇受儒家赞颂。对于他的结局也是颇为同情。建文帝最终的结局有两种说法,一是在宫中自焚(我个人认同这个说法)一是遁走(个人认为这是个美好的想法)当年建文帝潜逃后,曾藏于江苏普济寺内,在永乐二十一年驾崩。还有一个说法是建文帝流亡海外,后来去了今天的欧洲。因为许多欧洲的家庭说自己的祖先来自东方,并保留许多古中国的元素。如法国足球明星里贝里,他就说自己的祖先是一位皇帝。

假如你可以穿越历史,你最想窥看什么

我想知道的第二件历史事件就是宋太祖赵匡胤的“烛影斧声”之谜。大伪君子赵光义是否是篡位登基。

对于赵匡胤的死亡也是分为两派。但赵光义得位不正是肯定了,“斧声烛影”千古之迷。之所以非议这么大,也恰恰说明了赵光义当皇帝不是太明白。从登基当年改年号,对待自己的2个侄子行为,也可以看得出赵光义心里的阴暗和阴毒。公元976年50岁的赵匡胤突然驾崩,正史中对赵匡胤的驾崩记载也只两句话:“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赵光义“弑兄夺位”烛影斧声。认为宋太祖是突然驾崩。没有任何征兆,而宋太宗当晚又恰恰留宿于宫中,次日就登基为帝,实难脱弑兄之嫌,即趁着宋太祖病重之际下手害死宋太祖。而且没有按照皇后的礼仪给宋太祖的皇后治丧。第二种说法是宋太祖不立太子。就是为了让赵光义当皇帝,司马光记录是宋太祖驾崩后,宋后派人召太祖的四子秦王赵德芳入宫,但使者却径趋开封府召赵光义进宫。也就是说宋太祖死时,赵光义不在现场。所以因而不可能“弑兄夺位”。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即力主这一说法。也就是兄终弟及。但后来赵光义却没有传位给自己的弟弟赵廷美。而是传给了自己的儿子。

假如你可以穿越历史,你最想窥看什么

我想知道第三件就是传国玉玺和氏璧下落之谜。千载之下以此为憾。

自蔺相如“完璧归赵”之后,和氏璧就名扬天下。中国历史上的文物宝物多如牛毛,价值连城者也是不计其数,但要说最重要的,最珍贵,最有政治意义的就是传国玉玺。秦始皇登基一统天下后命人在“和氏璧”上,雕刻“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作为皇权的象征。至此有此玉玺者就是真皇帝。没有此印者就是“白板天子”和氏璧的经历也颇具传奇色彩。秦亡以后,和氏璧由刘邦所有,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政,王莽派人向王政君太后索要玉玺。太后气愤之下将玉玺掷于地上,缺其一角,王莽命工匠以黄金补上。此为金镶玉,后来天下大乱,最后又落到光武帝刘秀手上。三国大乱。和氏璧归于曹操。即三国里曹魏所有,三国归晋,和氏璧也归了司马氏。后来历经“和氏璧归于东晋。此后南朝经历了宋、齐、梁、陈。一朝传一朝。后来隋灭陈朝玉玺归于大隋。天下再次一统。隋亡以后和氏璧流落到突厥。也就是说李渊登基后没有和氏璧。后来李靖北伐突厥,将和氏璧带回中原,李世民龙颜大悦。唐末,朱温灭唐,建立后梁。后后唐李存勖灭后梁,和氏璧最后归于后唐。公元936年,石敬瑭引契丹军攻打后唐,李从珂携和氏璧在玄武楼自焚,和氏璧自此下落不明。至今想来。憾哉!憾哉!

假如你可以穿越历史,你最想窥看什么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