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曹操曾祖父的名字叫曹節還是曹萌?

曹操的身世曆來是一個迷。有說法說曹操是西漢名将曹參的後代。這種說法有點找個古代名人給自己臉上貼金的嫌疑;還有一種說法,曹操本來是夏侯家的人,是以曹操起兵的時候得到夏侯家的大力支援。按照現有的條件來說,曹操的父親叫做曹嵩,曹嵩是宦官曹騰的養子,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

曹操曾祖父的名字叫曹節還是曹萌?

隻是陳壽在作《三國志·魏書·武帝紀》的時候,很隐晦地說曹嵩“莫能審其生出本末”,沒有确切地說法。不僅養子曹嵩,就連曹騰的父親,也就是曹操的曾祖父也有争議。

曹操曾祖父的名字叫曹節還是曹萌?

曹節其人

裴松之為《三國志·魏書·武帝紀》引注的《續漢書》的内容當中,曹操的曾祖父叫做曹節。裴注《三國志》相對還是比較權威,在關于三國的史料當中影響也最為廣泛,是以即便存在争議,小編還是暫且按照裴注《三國志》為準。

曹操曾祖父的名字叫曹節還是曹萌?

《三國志·魏書·武帝紀》引注《續漢書》:“騰父節,字元偉,素以仁厚稱。”

這個曹節當然不是東漢末年的那個宦官曹節,而是一個名士。曹節出名的故事也很有意思。曹節有個鄰居丢了豬,長得和曹節家中的一口豬很相似。鄰居懷疑是自己的豬,就從曹節家裡領走了。

曹節也沒有與他争辯。後來走丢的豬自己跑回來。鄰居這才知道自己錯怪了曹節,曹節也因為與世無争的品質顯名,“由是鄉黨貴歎焉。”

曹操曾祖父的名字叫曹節還是曹萌?

曹節or曹萌

在裴注《三國志》當中的《續漢書》中的内容是曹節。而在另外一些古籍中的記載中,曹操的曾祖父的名字并非曹節,而是曹萌。來源也是《續漢書》。下面貼一下史料的原文。

《藝文類聚·獸部中·豕》:“《續漢書》曰:曹騰父萌。”

《太平禦覽·獸部十五·豕》:“《續漢書》曰:曹萌字玄偉,以仁厚稱。”

裴松之是南北朝時期人,《藝文類聚》是唐朝人編纂的書籍,《太平禦覽》則是在宋朝。按理來說,裴松之的時代更早一些,應該更可信。但是《藝文類聚》與《太平禦覽》并雲曹操的曾祖父叫曹萌,曹節這個名字确實有一定的問題(在下面會說到)。

有一種說法是,曹節的“節”字與曹萌的“萌”字字形有些相似,在傳抄的時候發生訛誤。下面是“節”的隸屬字形。

曹操曾祖父的名字叫曹節還是曹萌?

曹節和曹萌的争議之處

曹節來源于裴注《三國志》,最受認可。是以有争議的地方大都在曹節的身上。争議的内容也很簡單,就是按照古代避諱的傳統,曹操的曾祖父不應該叫做曹節。

曹操曾祖父的名字叫曹節還是曹萌?

曹操的女兒名為曹節,不應與曾祖父同名

古代傳統文化當中有避諱的說法,不僅是帝王、長官、聖賢,還有家中長輩的名諱也要避免。這也是儒家文化中“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的一種展現。

曹操有一個女兒的名字是叫做曹節的,在建安十八年(即公元213年),曹操将包括曹節在内的三個女兒送到漢獻帝劉協的後宮中。

後來曹操殺了伏皇後,還逼劉協封曹節為皇後,加強自己的政治影響力。沒想到曹節并不支援曹氏篡位,在曹丕受禅讓的時候,曹節扣留玉玺,最後還把玉玺丢在地上。

當然這些都是題外話了。如果曹操的曾祖父叫做曹節,那為了避諱,曹操就不應當再把女兒的名字起為曹節。這是曹操曾祖父名字的最大争議。

曹操曾祖父的名字叫曹節還是曹萌?

《後漢書·皇後紀下》:“獻穆曹皇後諱節,魏公曹操之中女也。”

中國祖孫、父子同名的現象

雖然古代存在避名諱這種現象,不過祖孫、父子同名的現象也是存在的,而且并非是個例,在各種史料、筆記中可以找到很多案例。

那麼曹操的曾祖父叫曹節,曹操再給自己女兒起名曹節,是否是這些并不罕見的現象中的一例呢?那就要從這些祖孫、父子同名的年代和形成的可能原因說起。

為了盡可能快速地從大概上了解這些祖孫、父子同名現象,小編查閱了一些現有的論文,并且按照自己的了解總結了這些現象。當然小編不敢保證自己了解得絕對全面和準确,僅作為參考而已。

曹操曾祖父的名字叫曹節還是曹萌?

按照小編查閱論文的了解,祖孫、父子同名的現象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以及隋唐時期經常發生。而關于這種現象,很多學者也對原因進行了推論。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祖孫、父子同名現象的原因比較複雜,以王羲之為例。王羲之和王獻之是父子關系,也都是著名的書法家。如果按照避諱的說法,王獻之不應當采用“之”這個字,因為這樣一來就犯了王羲之的名諱。

關于這一點有兩種說法,一是因為宗教關系,“之”這個字與道教有關,不在避諱的範圍内;另一種說法是對前者的質疑,認為王羲之、王獻之的避諱方式是“二名不偏諱”。即名字中有兩個字,僅避諱其中之一即可。

隋唐時期的父子、祖孫同名現象更是普遍。原因可能有經過衆多民族的融合,隋唐時期的文化和風俗變得更加包容和多元,中原地區的家諱就受到一些少數民族的風俗的影響;另外也有儒家文化受到其他文化的沖擊、稀釋的可能。

避諱這一傳統文化主要來源于儒家文化,而儒家文化被稀釋,那麼相應的人們對避家諱的執行也不會那麼嚴格。另外唐朝的統治者本身也是比較開明的人,比如唐太宗就下過一次《二名不偏諱令》,強調放寬避諱的範圍,也就是上文所說的有兩字可以僅避諱其中一字。

由此可見,雖然避諱的現象在唐朝仍然存在,但也出現一種放松管制、“務從簡約”的趨勢。

曹操曾祖父的名字叫曹節還是曹萌?

《貞觀政要·卷七·論禮樂》:“因诏曰:‘依《禮》,二名義不偏諱……有‘世’及‘民’兩字不連讀,并不須避。’”

曹操曾祖父的名字叫曹節還是曹萌?

小結

雖然古代中也有不避家諱的情況。但根據上述的說法,這些多集中于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原因可能是宗教影響、民族融合、儒家勢弱以及“二名不偏諱”的古禮所緻。

如果以曹節為準,曹節單名,所處的東漢又是以儒家為官學,并且沒有經曆大規模地民族融合階段。這些可能存在的原因中,曹操的曾祖父都不滿足。

是以小編個人傾向于曹萌這個說法。當然這隻是一種傾向而非确定,究竟如何,還是需要讀者自行判斷了。

參考文獻:《三國志》、《後漢書》、《藝文類聚》、《太平禦覽》、《貞觀政要》、《公羊傳》、《避諱怪象——“父子不嫌同名”新解》、《淺析南北朝父子不嫌同名之現象》、《唐代祖孫父子同名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