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唐玄宗摯愛,集萬千恩寵于一身的楊貴妃,為何終生難以正位中宮?

如果說起唐玄宗李隆基對于楊貴妃的寵愛到底有多深,從杜牧的《過華清宮》中就有最直接的印證。“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在充分展現皇室生活奢靡的同時,也表明了在李三郎的眼中,為了楊玉環他可以不惜一切,如同博褒姒一笑烽火戲諸侯的周幽王。那麼問題來了,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楊玉環為何沒有像當年的武昭儀那樣正位中宮呢?

唐玄宗摯愛,集萬千恩寵于一身的楊貴妃,為何終生難以正位中宮?

楊貴妃與唐玄宗劇照

一、客觀因素

1、雖出自名門但家道中落

玄宗貴妃楊氏,隋梁郡通守汪四世孫。徙籍蒲州,遂為永樂人。幼孤,養叔父家。始為壽王妃。

719年(開元七年)六月初一,楊玉環出生于蜀州。其祖上也曾是豪門世家,最早可追溯到東漢時期名臣太尉楊震,弘農楊氏系當時的世家大族。高祖父楊汪曾是隋朝的上柱國,位極人臣,顯赫一時,後為太宗李世民所殺,家道遂逐漸中落,到楊玉環出生之時,其父楊玄琰隻是個不及七品的蜀州司護。729年(開元十七年)父親因罪在獄中去世,年僅10歲的楊玉環隻能被送往洛陽叔父楊玄璬家中代為撫養,也就是在洛陽,漸漸開啟了她充滿傳奇色彩的一生。

735年(開元二十三年)七月,16歲的楊玉環應邀前往參加唐玄宗之女鹹宜公主與衛尉卿楊洄的婚禮,在現場與唐玄宗十八子壽王李瑁(鹹宜公主親弟弟)一見傾心,後來經李瑁生母武惠妃的推薦,李隆基毫不猶豫就同意了這門親事。之是以如此痛快,一方面因為武惠妃正得聖寵,另一方面也由于當時玄宗與楊玉環素未謀面。在父母的允準撮合之下,楊玉環成為了壽王妃,二人過着和諧美滿的生活。

唐玄宗摯愛,集萬千恩寵于一身的楊貴妃,為何終生難以正位中宮?

壽王李瑁劇照

2、由王妃成為貴妃,有違綱常身份尴尬

開元二十四年,武惠妃薨,後廷無當帝意者。或言妃姿質天挺,宜充掖廷,遂召内禁中,異之,即為自出妃意者,丐籍女官,号''太真'',更為壽王聘韋昭訓女,而太真得幸。

隻可惜,小兩口僅僅度過兩年的幸福生活,由于生母武惠妃的去世,卻發生了意想不到的變故。因玄宗皇帝整日悶悶不樂,群臣便建議将美若天仙的壽王妃“充入掖庭”,對楊玉環充滿好奇感的李隆基便于740年(開元二十八年)十月假借為生母窦太後祈福的名義,下诏令壽王妃出家為道。

在兒子李瑁一頭霧水之際,玄宗于745年(天寶四載)又突然以“王府不可一日無主母”為由,為其選了韋昭訓之女為新的壽王妃,而楊玉環則被直接接入宮中成為了皇帝的貴妃。如此一來,在李隆基的精心謀劃下,這位國色天香的楊氏轉瞬間成為了自己的愛妃。

唐玄宗摯愛,集萬千恩寵于一身的楊貴妃,為何終生難以正位中宮?

楊玉環劇照

由于唐玄宗的發妻王皇後早在724年(開元十二年),因其兄王守一符厭事發受到牽連被廢,直到楊玉環入侍宮中之前,李隆基都一直未曾立後。而面對一入宮即被封為貴妃高位的楊玉環,他也未嘗沒有打算過立其為後,最終屢屢打消念頭主要還是因為楊玉環的出身以及她之前所處的尴尬身份。

楊玉環家世雖然可追溯到著名的弘農楊氏,但到她曾祖時家道已然中落,其父的官階與母儀天下的後位擇選标準格格不入,此為其一;雖然對于九五之尊的玄宗來說,選哪位女子入宮是他的毋庸置疑的權力,但将本是自己兒媳婦的楊玉環搖身一變成為自己的女人,在倫理綱常上還是說不過去的。是以,縱使寵愛萬千但從未真正将立後落到實處,此為其二。

唐玄宗摯愛,集萬千恩寵于一身的楊貴妃,為何終生難以正位中宮?

唐玄宗畫像

3、無子嗣,先天不足

在皇家,一個妃嫔要想屢獲聖寵,除了姣美的容顔,還需要為皇帝開枝散葉,這樣聖恩才會綿延長久,即我們俗稱的“母以子貴”。除卻出身和身份的關系之外,楊貴妃未能封後的另一個重要原因便是未能為玄宗誕育子嗣,是以即使皇帝有意但楊玉環卻未能做到給力。

二、主觀因素:

1、唐玄宗的擔憂

從唐玄宗本人内心來講,他也是有多重擔憂的。首先是對于楊玉環一旦被封後之後那些固守綱常的老臣們定會對自己勸谏不止,雖然在對朝政的把控度上,他要比父親和伯父強太多,但總有元老級的重臣在他面前勸谏,長此以往也是一件煩心事;

其次,楊玉環如果被立為後,且誕育了皇子,那麼這位皇子該不該“子以母顯”被立為太子?要知道當時三子李亨已經當了多年的太子,而且一旦楊貴妃變為了楊皇後,按照規定所有的皇子公主都應改口稱“母後”,無形之中必會在衆人心中産生反感,尤其是壽王李瑁和太子李亨;

唐玄宗摯愛,集萬千恩寵于一身的楊貴妃,為何終生難以正位中宮?

唐肅宗李亨畫像

再者,因楊貴妃的得寵,其家族從沒落轉為更勝從前。不僅父親楊玄琰等已逝者被追贈高官顯爵,族兄楊國忠官居宰相、受封衛國公,三個姐姐也都被封為诰命夫人,其餘獲賞之人不計其數,這無疑之間形成了一股龐大的勢力。雖然表面看似楊家對玄宗忠心不二,但從小在皇宮争鬥中長大的李隆基憑借多年的敏銳感自然要提前防患于未然。是以出于這方面的考慮,他也斷不會将愛妃送上後位進而形成難以預料的更大隐患。

2、楊貴妃的安于現狀

對于楊玉環本人内心,卻是另一番想法。由于後位一直空懸,而玄宗對其的寵愛未減分毫,這種不是皇後卻勝似皇後的感覺讓她十分滿意。在她心中,隻要有皇帝矢志不渝的疼愛,皇後之位僅是一個虛名而已,故從她主觀态度上來說,也并未有強烈的稱後願望。

唐玄宗摯愛,集萬千恩寵于一身的楊貴妃,為何終生難以正位中宮?

楊貴妃畫像

史海君說:

正因楊貴妃本身的出身、有違綱常的尴尬身份以及未能誕育皇子等客觀原因,兼之唐玄宗本人的多重思慮以及楊玉環安于現狀等主觀因素的綜合影響,才使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楊貴妃,最終未能正位中宮。當然,也正是她的這份滿足,讓唐玄宗對其的恩寵從未減少。

參考資料:

【後晉】劉昫《舊唐書》

【北宋】歐陽修《新唐書.卷五.玄宗本紀》、《新唐書.卷七十六.列傳一》

版權注明:本文系作者“史海甄客百曉生”原創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抄襲,違者必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