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打響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槍,多年後與溥儀相見,兩人的對話很有趣

中國是一個曆史相當久遠的國家,從皇帝神農氏垂衣冠而治,到現在已經有幾千年的滄桑歲月了。銘記曆史憶苦思甜也是值得我們現代人學習的。曆史最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它那不可改變的故事,就連最好的編劇也寫不出來的巧妙。而給各種曆史事件做出假設,也成為了我們茶餘飯後最為津津樂道的話題。

他打響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槍,多年後與溥儀相見,兩人的對話很有趣

就比如,如果項羽知道劉邦後來要統一天下,他還會在鴻門宴上放過他麼?有人說會也有人說不會,有的人覺得項羽是一個天不怕地不怕的霸王,就算他知道了最後結果,也肯定會選擇與天争命,看看劉邦是不是真的有那麼大能耐。也有的人會覺得項羽肯定會把他殺了,這樣天下幾乎就成了他的囊中之物。再也沒有誰敢和他抗衡。

再比如,如果曹操知道了司馬懿日後要奪取他曹家的權力,曹操會不會把他殺掉呢?曹操是一個多疑的人,據民間傳說,有狼顧之相,日後必為帝王。所謂狼顧之相就是站着不動,頭可以向後轉180度。

他打響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槍,多年後與溥儀相見,兩人的對話很有趣

這樣的人十分少見,如果有的話将來就可以成為一朝帝王。司馬懿就有這本事。是以曹操才會對他百般提防。那麼,如果曹操知道後面要發生的事情,他會不會提前預謀把這個人給殺了,這是很難預測的,因為司馬懿是諸葛亮的敵人,隻有他能扛得住諸葛亮。如果把他殺了,說不定還沒等曹丕把龍椅坐熱,人家諸葛亮帶着大軍就打過來了,是以,曹操如何選擇還真的不能妄加猜測。

他打響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槍,多年後與溥儀相見,兩人的對話很有趣

還有一個假設性問題,假如溥儀遇到了當年武昌起義打響第一槍的人,他們之間的見面又會是如何呢?

我一直都認為溥儀是最悲催的一個皇上,因為他當皇上的時候還不知道什麼是皇上,等他明白過來以後,自己已經不是皇上了,他也曾變着法兒地想要過回以前的日子,但是,大廈将傾,他又豈能攔得住。

日本人倒是幫過他,但也隻不過把他當成一個控制民心的傀儡皇帝而已,張勳曾經幫助他複辟,不過,這樣的鬧劇也僅僅維持了七天。武昌起義的一聲槍響打滅了溥儀所有的幻想,開這一槍的人就是熊秉坤。

他打響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槍,多年後與溥儀相見,兩人的對話很有趣

熊秉坤(右一)

那麼,如果溥儀和熊秉坤見面的話,會是怎樣一種情形呢?曆史還真就給出了答案,建國以後,兩個人都成了政協委員,在1961年的國宴上,兩個人又一次見了面。

按理說,溥儀除了寫了一本《我的前半生》之外,對于新中國的建設有沒有什麼太大的貢獻,可是他的身份特殊,為了能更加全面地貫徹人人平等的新概念,溥儀的改造就顯得尤為重要,因為他可以給全國人民樹立一個榜樣,即使是皇帝也不例外。從一代帝王到一個平民,你以為就那麼容易嗎!但溥儀還是完成了改造,并且成為了政協委員。

他打響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槍,多年後與溥儀相見,兩人的對話很有趣

在國宴之上,溥儀聽說熊秉坤也來了,特地要求要去敬他一杯酒,兩個人見面以後,溥儀的第一句話是“還得感謝當年您老的那一槍啊!”有的人說他這句話是在對自己嘲諷。我卻不這麼認為,1961年的中國已經是一個全新的中國,中國這麼些年日新月異的變化,溥儀都看在眼裡。這也讓他明白,封建王朝被推翻是不可阻擋的趨勢,而他又是愛新覺羅大家族的一員,本就應該胸懷着天下蒼生。他心中應該感謝新政府才對。

他打響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槍,多年後與溥儀相見,兩人的對話很有趣

十多天後,兩人再次見面的時候還多了一個新朋友,也就是當年把溥儀趕出故宮的熊鐘麟,最後三個人還合影留念。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