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是鹹豐帝的弟弟,人稱五王爺,他怎麼會淪為“膀爺”的?

夏天裡,總會見到有些光着身子、穿着短褲、衣服搭肩,搖着蒲扇,坐在樹蔭下乘涼的男人。北方稱這些人為“膀爺”,江南則嬉稱他們為“赤膊黨”。

他是鹹豐帝的弟弟,人稱五王爺,他怎麼會淪為“膀爺”的?

在晚清年間的什刹海,人們會經常看到這麼一位“膀爺”,一邊搖着蒲扇納涼,一邊與人聊得很海闊天空,宮裡宮外無所不談。

各位千萬别小瞧了這位爺,他可是人稱“五王爺”的愛新覺羅·奕誴。

愛新覺羅·奕誴,是道光皇帝的親兒子哦,排行皇五子。他是鹹豐皇帝奕詝的異母弟弟,僅比奕詝小六天,但命運卻是天差地别。

他是鹹豐帝的弟弟,人稱五王爺,他怎麼會淪為“膀爺”的?

為什麼會這樣呢?

有史料說,這奕誴“賦性粗荒”,意思是生下來就是個粗人,放浪形骸,還特别不喜愛讀書,因而道光皇帝不喜歡他。在他還是十五歲的少年時,道光皇帝又把他過繼給去世八年而無後的三弟愛新覺羅·綿恺,讓他從此失去了皇子的資格。

按照大清祖制,子承父爵時,還要降一個等級。三叔愛新覺羅·綿恺的爵位是惇恪親王,再降一級,綿恺就變成了惇恪郡王,連他的生母也從嫔妃降為貴人。

十五歲的年紀,正處在逆叛期,這樣的遭遇,對他的打擊确實太大。

于是,曾經的皇五子奕誴心灰意冷,将自己混迹于市井,與平民百姓稱兄道弟,全然沒有皇子的尊貴、莊重。

一到夏天,他就擺出一會北京“膀爺”的派頭,在什刹海與熟悉和不熟悉的人聊天喝酒,談笑風生,一付放任不羁的樣子。

據傳,奕誴招待客人時,不準吃菜隻準喝酒,有人索要飯食,就給幾個辛辣無法下咽的韭菜包子,看着客人痛苦的表情,自己帶頭哄笑。

他是鹹豐帝的弟弟,人稱五王爺,他怎麼會淪為“膀爺”的?

其實,奕誴所做一切,都是在換取内心的自我安慰,是對父親道光皇帝對他抛棄的一種反抗。

事實上,奕誴是個不錯的皇子。

在鹹豐八年(1858年),英法聯軍揮師北上,鹹豐帝要避走熱河,奕誴把着鹹豐帝的腿痛哭流涕,求皇帝不要放棄宗社,甚至要自殺殉國。同治四年(1865年),慈禧要廢除同治皇後,時任宗人府宗令的奕誴就公開說,你一個出身貴妃的人,怎麼能廢除皇後呢?我不會執行這樣的指令。

他是鹹豐帝的弟弟,人稱五王爺,他怎麼會淪為“膀爺”的?

奕誴,他表面上放浪形骸,實際是非常有原則立場的一個人,讓執掌大清最高權力的慈禧太後都覺得害怕。

在民間,大家對“五王爺”奕誴也非常喜愛,因為他在天熱時經常光着膀子和大夥聊天,天冷時常常跟腳夫轎班一起喝“二鍋頭”,是他最了解民間疾苦,是以,他常為百姓請命行善政,老百姓也尊稱他為“賢王”。

奕誴于光緒十五年(1889年)正月十九日去世,享年58歲,谥号為惇勤親王。

更多精彩文章:

康熙朝,參與奪嫡活動的皇子都有誰?後結局如何?

董鄂妃仙逝,順治帝萬念俱灰鬧出家,後為何沒有成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