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想做人販子,卻不料被人賣成了奴隸,後來何以成了開國君王?

公元303年,西晉國并州一帶鬧饑荒,他被迫與族人一起離鄉背井外出逃荒,不幸的是在逃荒路上卻與族人走散了,結果孤身一人,饑寒交迫,不知所措,思來想去,他覺得還是做人販子比較有前途,因為老家那邊有很多“胡人”都快餓死了,如果把他們騙到河北,把他們賣給這裡的富戶家做奴隸,一是他自己可以賺到錢,二是那些沒飯吃的“胡人”也有個活路,雙赢!

他想做人販子,卻不料被人賣成了奴隸,後來何以成了開國君王?

可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他做人販子的想法卻和别人撞車了,那人是誰?他是并州刺史司馬騰。當他正準備做一個意氣風發的人販子時,卻被司馬騰派來抓“胡人”的兵抓去給賣了,結果自己成了别人的奴隸,真是悲催之極啊!

他就是後來成為“後趙”開國國君的石勒。

那時的石勒還不叫石勒,他叫“背”或者叫他“匐勒”也行,他祖上是外來山西上黨的羯人,社會地位低下,是以也沒上過學,成年之後就四處打工,沒一個正經工作。不過這石勒長的可是高大威猛,氣宇軒昂,《晉書》說他是“長而壯健有膽力,雄武好騎射。”看上去,他确實是個不錯的大小夥,很受人喜歡。

這倒黴催的石勒被司馬騰的兵抓去之後,被當作奴隸賣到山東荏平,一個叫師歡的土豪家裡,給土豪家裡耕田種地。

這石勒自己耳朵就有個“毛病”,在幹活的時候總能聽到戰鼓隆隆、号角嗚嗚的聲音,當他與母親說時,他母親就會說,幹活累了吧,這是耳鳴。這次到師歡家幹活,他的耳朵裡又響起了這種聲音,然後他就問一起幹活的夥計,你們有沒有聽到戰鼓和号角聲?大夥說,自從你到這裡來了以後,我們的耳朵裡也聽到了這種聲音。

他想做人販子,卻不料被人賣成了奴隸,後來何以成了開國君王?

奴隸主師歡聽說了這件事之後,覺得這羯人小夥子,相貌堂堂,确實有些招人喜歡,于是就免了他的奴隸身份,還給他自由。自由,固然是好事,然而生計問題卻成了他首先要面對的難題。

在師歡家的附近有一個皇家馬場,馬場的負責人叫汲桑。石勒從小就在馬背上生活的,對馬是相當了解,是以他就以善于相馬的名義與汲桑成了兄弟,同時他在社會上收攏了一批亡命之徒,号稱“十八騎”,打家劫舍,小日子一時間過的是相當快活潇灑。

那個時期正是西晉“八王之亂”時期,各地軍閥、豪強揭竿而起,社會處于無政府狀态。馬場負責人汲桑就帶着靠行打家劫舍等苟且之事的這“十八騎”兄弟,投奔當時司馬穎手下的公師藩部,汲桑還把仍叫“背”或者“匐勒”的石勒正式取名為“石勒”。

他想做人販子,卻不料被人賣成了奴隸,後來何以成了開國君王?

從軍後的石勒一下子就展現出他天生的軍事才能,一時間這支由烏合之衆組成的部隊,在石勒的指揮下打得風生水起,連戰連捷,甚至還打下了河北重鎮邺城殺死了守将新蔡王司馬騰。

這下可捅了馬蜂窩了,西晉行政當局長官司馬越立即派出名将苟晞率部鎮壓,結果自然擋不住皇家軍隊的重拳出擊,汲桑被殺,石勒率殘部逃亡天涯,一直逃到了老家山西上黨。

當時,劉淵的“漢”國也剛剛成立不久,石勒帶着人馬就投奔了漢王劉淵,使劉淵的力量強大了不少。

在古代相人,主要看相貌,所謂相貌堂堂、一表人材。石勒當時也就三十光景,長得相貌堂堂,談吐不凡,又有光輝的戰史,是以劉淵見了之後,喜歡得不得了,當即封他為輔漢将軍、平晉王,從此也開啟了石勒從奴隸到将軍的華麗轉身。

他想做人販子,卻不料被人賣成了奴隸,後來何以成了開國君王?

之後的石勒在“漢”國中,做得是意氣風發,在四處征戰中實力不得增強,協助漢王劉淵、劉聰滅掉西晉王朝稱霸北方,立下了汗馬功勞。

那麼,作為人臣的石勒為何會犯上作亂,稱王立國呢?

那是在“漢”王劉淵、劉聰、劉粲死後的公元319年,那時靳準發動政變殺了漢王劉粲,石勒協助劉曜讨伐靳準之後。劉曜改國号為“趙”,并封石勒為太宰、領大将軍,進爵趙王。可趙王劉曜卻反悔了,不但收為了成命,還殺了石勒派來向朝廷複命的使者。于是,倆人就結一了仇恨。

對此境遇,石勒再也按耐不住了,氣憤地說,他們劉家的基業,可以說是我幫他們打下來的,現在反過來搞我!什麼趙王、趙帝,我自己就可以說了算,難道用得着你劉曜任命麼?

他想做人販子,卻不料被人賣成了奴隸,後來何以成了開國君王?

公元319年11月,石勒在部屬的擁戴下稱王,定都襄國,國号為“趙”。史稱“後趙”。

更多精彩文章:

他是冒頓單于的後代,立國後為何取國号為“漢”,尊劉禅為皇帝?

後趙皇帝石勒為何不采納他的建議,最後導緻子孫後代被趕盡殺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