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他想做人贩子,却不料被人卖成了奴隶,后来何以成了开国君王?

公元303年,西晋国并州一带闹饥荒,他被迫与族人一起离乡背井外出逃荒,不幸的是在逃荒路上却与族人走散了,结果孤身一人,饥寒交迫,不知所措,思来想去,他觉得还是做人贩子比较有前途,因为老家那边有很多“胡人”都快饿死了,如果把他们骗到河北,把他们卖给这里的富户家做奴隶,一是他自己可以赚到钱,二是那些没饭吃的“胡人”也有个活路,双赢!

他想做人贩子,却不料被人卖成了奴隶,后来何以成了开国君王?

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他做人贩子的想法却和别人撞车了,那人是谁?他是并州刺史司马腾。当他正准备做一个意气风发的人贩子时,却被司马腾派来抓“胡人”的兵抓去给卖了,结果自己成了别人的奴隶,真是悲催之极啊!

他就是后来成为“后赵”开国国君的石勒。

那时的石勒还不叫石勒,他叫“背”或者叫他“匐勒”也行,他祖上是外来山西上党的羯人,社会地位低下,所以也没上过学,成年之后就四处打工,没一个正经工作。不过这石勒长的可是高大威猛,气宇轩昂,《晋书》说他是“长而壮健有胆力,雄武好骑射。”看上去,他确实是个不错的大小伙,很受人喜欢。

这倒霉催的石勒被司马腾的兵抓去之后,被当作奴隶卖到山东荏平,一个叫师欢的土豪家里,给土豪家里耕田种地。

这石勒自己耳朵就有个“毛病”,在干活的时候总能听到战鼓隆隆、号角呜呜的声音,当他与母亲说时,他母亲就会说,干活累了吧,这是耳鸣。这次到师欢家干活,他的耳朵里又响起了这种声音,然后他就问一起干活的伙计,你们有没有听到战鼓和号角声?大伙说,自从你到这里来了以后,我们的耳朵里也听到了这种声音。

他想做人贩子,却不料被人卖成了奴隶,后来何以成了开国君王?

奴隶主师欢听说了这件事之后,觉得这羯人小伙子,相貌堂堂,确实有些招人喜欢,于是就免了他的奴隶身份,还给他自由。自由,固然是好事,然而生计问题却成了他首先要面对的难题。

在师欢家的附近有一个皇家马场,马场的负责人叫汲桑。石勒从小就在马背上生活的,对马是相当了解,所以他就以善于相马的名义与汲桑成了兄弟,同时他在社会上收拢了一批亡命之徒,号称“十八骑”,打家劫舍,小日子一时间过的是相当快活潇洒。

那个时期正是西晋“八王之乱”时期,各地军阀、豪强揭竿而起,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马场负责人汲桑就带着靠行打家劫舍等苟且之事的这“十八骑”兄弟,投奔当时司马颖手下的公师藩部,汲桑还把仍叫“背”或者“匐勒”的石勒正式取名为“石勒”。

他想做人贩子,却不料被人卖成了奴隶,后来何以成了开国君王?

从军后的石勒一下子就展现出他天生的军事才能,一时间这支由乌合之众组成的部队,在石勒的指挥下打得风生水起,连战连捷,甚至还打下了河北重镇邺城杀死了守将新蔡王司马腾。

这下可捅了马蜂窝了,西晋行政当局长官司马越立即派出名将苟晞率部镇压,结果自然挡不住皇家军队的重拳出击,汲桑被杀,石勒率残部逃亡天涯,一直逃到了老家山西上党。

当时,刘渊的“汉”国也刚刚成立不久,石勒带着人马就投奔了汉王刘渊,使刘渊的力量强大了不少。

在古代相人,主要看相貌,所谓相貌堂堂、一表人材。石勒当时也就三十光景,长得相貌堂堂,谈吐不凡,又有光辉的战史,所以刘渊见了之后,喜欢得不得了,当即封他为辅汉将军、平晋王,从此也开启了石勒从奴隶到将军的华丽转身。

他想做人贩子,却不料被人卖成了奴隶,后来何以成了开国君王?

之后的石勒在“汉”国中,做得是意气风发,在四处征战中实力不得增强,协助汉王刘渊、刘聪灭掉西晋王朝称霸北方,立下了汗马功劳。

那么,作为人臣的石勒为何会犯上作乱,称王立国呢?

那是在“汉”王刘渊、刘聪、刘粲死后的公元319年,那时靳准发动政变杀了汉王刘粲,石勒协助刘曜讨伐靳准之后。刘曜改国号为“赵”,并封石勒为太宰、领大将军,进爵赵王。可赵王刘曜却反悔了,不但收为了成命,还杀了石勒派来向朝廷复命的使者。于是,俩人就结一了仇恨。

对此境遇,石勒再也按耐不住了,气愤地说,他们刘家的基业,可以说是我帮他们打下来的,现在反过来搞我!什么赵王、赵帝,我自己就可以说了算,难道用得着你刘曜任命么?

他想做人贩子,却不料被人卖成了奴隶,后来何以成了开国君王?

公元319年11月,石勒在部属的拥戴下称王,定都襄国,国号为“赵”。史称“后赵”。

更多精彩文章:

他是冒顿单于的后代,立国后为何取国号为“汉”,尊刘禅为皇帝?

后赵皇帝石勒为何不采纳他的建议,最后导致子孙后代被赶尽杀绝?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