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北軍區成立于1944年,隸屬于王建安為司令員的魯中軍區。今天龍叔我就和大家說說沂北軍區司令員和政委的事情。
沂北軍區的司令員叫錢鈞,後來被授予中将軍銜。

說到這司令員錢鈞,他可是個人物。他1905年出生于河南光山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他為養家糊口,燒過炭、當過漆匠、翻砂工、還骟過牲畜,甚至去少林寺出家當了5年的和尚,他1927年入黨,開始從事革命工作。1929年參加紅軍,在任鄂豫皖邊特區手槍隊隊長的時候還繳獲了敵機一架,當時轟動了根據地。在土地革命時期,錢鈞先後任紅1軍1師3團2營副營長、紅4軍第10師28團1營營長、第11師33團團長、第11師參謀長、紅四方面軍騎兵團團長等職,參加了長征。
抗日戰争全面爆發後,錢鈞任八路軍第129師教導團團長。八路軍挺進山東開辟敵後抗日根據地時,他随幹部隊來到山東,先後任山東魯中抗日聯軍獨立第1師第3團副團長,山東縱隊第4支隊2團團長,第1旅副旅長兼參謀長,泰安軍分區副司令員,沂山支隊支隊長,魯中軍區三軍分區司令員兼警備第3旅旅長等職。
後來,錢鈞先後出任了魯中南軍區副司令員,魯中南縱隊、魯中南軍區司令員等職,他參加了解放萊蕪、濟南、淮海等戰役。1955年被授予中将軍銜,1990年4月13日去世,享年85歲。
沂北軍區的政委,他叫霍士廉,那麼他後來去哪兒了?為何沒有授軍銜?
這霍士廉是山西忻州人,1909年生,讀了不少年的書,他在上學的時候就向往革命,曾是國民黨黃河水利委員會的公務員,1935年底來到革命聖地延安,先後任陝北關中特委宣傳科長、陝甘甯邊(特)區委員會秘書長等職。
1938年,霍士廉受組織派遣由延安赴山東參加開辟建立抗日根據地工作,先後任中共清河特委書記、八路軍山東縱隊第3支隊政委、魯中軍區政委、沂山地委書記兼軍分區政委等職。
1948年初,霍士廉調出沂山地區,那麼,後來的他去哪兒了?
原來,組織上考慮到大軍即将橫渡長江、解放江南大片富饒的土地,這需要大量的南下幹部,于是就派他去組織南下幹部工作團,為解放和接管浙江省及配備各級上司班子作準備。
從1949年9月起,霍士廉便在浙江開始了長達16年的行政工作,先後擔任浙江省的主要上司職務以及浙江大學校長,為浙江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後來調往陝西、甯夏、農業部、山西等地擔任主要上司職務,1992年離休,1996年去世,享年87歲。
更多精彩文章:
他18歲就成為葉帥的參謀,人稱洛陽才子,那這雅号是怎麼得來的?
他從綠林豪傑成為抗日名将,1947年投奔延安,結局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