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父無犬子
李葆華,曾前往日本留學,學成歸來之後,為革命事業做出巨大貢獻,曾參與晉察冀邊區抗日根據地的建立。在新中國成立之後,李葆華曾擔任過中國人民銀行行長,這是正部級幹部。

李大钊一家人
李光華曾在延安展開過革命工作,擔任過中共樂亭縣委宣傳部長。在建國之後,中國科學院電子研究所的工作更是成了一塊敲門磚。
李欣華,早年在北京,之後到延安學習。他一直想當和父親一樣為國做奉獻的人,畢業之後,一直從事教育工作,曾任過多所學校的校長。
李星華,曾經和母親一起被關進大牢,在艱難的生活中完成學業,順利從中法大學畢業。新中國成立之後,一直從事文學創作工作,發表了多篇作品。
李炎華,從小刻苦,之後選擇在大黑坨國小工作多年。盡管環境艱苦,仍不忘教書育人的使命。之後被調回北京工作。
這看似并不相關的五人,他們其實兄弟姐妹,有一個共同的父親---李大钊。
革命先烈李大钊
在那個糟糕的年代,内憂外患。李大钊在日本留學時,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條"受到李大钊的強烈抵觸,起草《警告全國父老書》通電全國,是以名聲大噪。
當李大钊接觸到新的思想後,回國開展了一系列救國運動,上司五四運動發展壯大,堪稱革命的先驅者。他和陳獨秀被稱為南陳北李,可見在當時的影響之大。
李大钊
李大钊在革命事業上無疑是成功的。但是在生活中,卻沒有那麼如意。李大钊的妻子趙紉蘭是他的祖父,為了讓他安心學習娶回家的,之後兩人育有六個孩子,不幸的是小女兒在三歲時夭折了。盡管李大钊在北大任教,薪資不菲,他很樂于幫助别人,這就使他們自己家生活困難,還是通過蔡元培先生将一半工資直接交給趙紉蘭,事情才解決的。
在1927年,軍閥張作霖逮捕很多的有識之士,其中就包括了李大钊。盡管李大钊在獄中備受酷刑,卻仍然不肯吐露一字,最終被處以絞殺。這年,他才38歲。
斯人已逝 精神永流傳
李達在先生在世時,建立了新文化時期影響極大的《新青年》,發表過很多的演講和文章,還促成了國共第一次合作,建立了革命統一戰線。雖然他被軍閥殘忍殺害了,但是他精神卻激勵着千千萬萬的人。
緬懷革命先烈
在李大钊去世時,他的孩子們還小,長子也才18歲,這是對這個家庭的沉重打擊。但是父親的光輝事迹,也在鼓舞着這幾個兄弟姐妹,他們都在完成學業之後,為革命事業奉獻一生。長女李星華為了緬懷父親,還曾寫下《回憶我的父親李大钊》。
結語
雖然常說:現在的歲月靜好,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但是生長在和平年代的我們,很難感受在國家飄搖之際,先人們的一腔熱血。或許并沒有天生就懂得愛國情懷,正是那個特殊的時代造就了他們。革命先驅們為了民族大義堅守的品質,為國為民無私奉獻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參考文獻
《李大钊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