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寇侵略中國,軍人不惜以死報國,在日寇長達14年的侵略時間裡,中華民族湧現出了許許多多的抗日英雄,可令人沒想到的是,有一位抗日将領殉國,他的妻兒卻得不到照顧,竟然要上街乞讨謀生。

這位悲慘的抗日英雄就是鄭廷珍,他沒有什麼名氣,但他的愛國之心不輸任何人,鄭廷珍是河南商丘拓城縣人,祖上世代行醫,然而到他父輩這代時家道中落,他出生後家中沒有隔夜之糧。
鄭廷珍一直到34歲都沒有什麼大的成就,不過在這一年他的命運發生了改變,1917年,馮玉祥所轄的第16旅到河南商丘招兵,已經34歲的鄭廷珍當即決定報名參軍,雖然年紀有點大了。
到部隊之初,鄭廷珍刻苦訓練軍事技能,在戰鬥他敢打敢拼,逐漸被晉升為營長、團長,到了1928年,他成為了第13旅的旅長,此事的鄭廷珍也算得上是一方的小軍閥了,不過他從不欺壓他人。
1930年,中原大戰爆發,馮玉祥戰敗之後,鄭廷珍及其部隊被改編為國民黨獨立第5旅,蔣介石把鄭廷珍當槍使,派去打紅軍,鄭廷珍早已厭倦中國人打中國人,于是和紅軍形成了默契,彼此不開槍。
1937年7月,日寇發動了全面侵華,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鄭廷珍親自到南京請求希望能上前線抗日,獲得同意之後,他的獨立第5旅劃歸第9軍指揮,第9軍軍長是抗日名将郝夢齡。
部隊開赴抗日前線,鄭廷珍做好了必死的決心,部隊在經過河南甯陵縣時,他特意繞道回到家中看望母親,常言道自古忠孝兩難全,他跪在地上給母親磕頭,臨走時說;“不打敗日寇不回家。”
當時山西戰況最為激烈,1937年10月,雁門關失守,忻口成為了太原城最後的屏障,一旦失守則太原不保,進而山西不保,鄭廷珍就被派往忻口駐守,在對抗日軍的最前線。
日軍武器占據優勢,飛機大炮輪番攻擊,利用炮火掩護日軍很快就沖上了陣地,炮火一停,鄭廷珍則指揮戰士與日軍展開肉搏戰,并奪回陣地,如此反複多次,日軍始終難以完全占領鄭廷珍的陣地。
在南懷化的204高地,雙方形成了拉鋸戰,一夜的時間,陣地就易手多達13次,每次奪回陣地都要付出血肉的代價,最慘烈的時候,一個團打得隻剩下一百多人,戰鬥進入膠着狀态,至16日。
鄭廷珍集中剩餘兵力,奪回了被日軍占領的6個山頭,戰士們已經陷入疲憊,為了鼓舞士氣,鄭廷珍親自到前線指揮,不幸的是,在戰壕外察看戰況時被日軍的流彈集中,因傷勢過重犧牲,終年54歲。
在這次戰鬥犧牲的還有第9軍軍長郝夢齡,鄭廷珍死後被追授為中将銜,不過他的妻兒卻沒有得到足夠的照顧,他的妻子一度帶着幾個孩子沿街乞讨度日,甚至還有一個女兒餓死,如今鄭廷珍的後代成為了普通的勞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