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秀才參加科考,屢次不中後恨透貴族,一朝得勢:把他們全丢進黃河

唐朝末年

,山東菏澤西南有

一個叫黃巢的窮秀才,因為多次應試不第,懷恨寫下了一首《不第後賦菊》詩,後來憤然起義,發兵攻陷了長安。

秀才參加科考,屢次不中後恨透貴族,一朝得勢:把他們全丢進黃河

大約在

二十五年之後,又有一個書生,因為過往屢試不第,在當上了朱溫身邊的謀士之後,撺掇朱溫,把三十多名進士出身的貴族文官,投進了黃河,史稱“白馬之禍”。

造成這次慘禍的書生,名叫李振,本是朱溫身邊位列第二的謀臣。

史書記載,

李振“自以鹹通、乾符中嘗應進士第,累上不第,憂憤憤。”李振

因為一直不能進士及第,他就心生怨毒。

每一次他上朝,必定有文官被貶或被殺。當時所有的人都視他為“鸱鸮”

鸱鸮俗稱的“貓頭鷹”,古人認為不祥)。

一、李振與“白馬之禍”

唐昭宗時期,朱溫弄權。天佑二年(公元905年)五月的某一天,夜空中出現了彗星。有占蔔的人說:君臣将會有大難臨頭,想要避免,就要殺掉一批官員。

于是,朱溫和他的謀士李振等人商量,先是貶了一批不服從自己指令的官員。

秀才參加科考,屢次不中後恨透貴族,一朝得勢:把他們全丢進黃河

到了

六月一日,

朱溫又假傳聖旨,下令斐樞、崔遠、趙崇等人自盡,借機鏟除政敵。但是聖旨剛發出,突然又生出變故。朱溫聽從謀士李振的建議,不讓他們自殺

。在李振的主持下,包括斐樞在内的30餘名文臣,全部被帶到滑州白馬縣一個叫做白馬驿的地方,一起被扔進了黃河。

殺人不過頭點地,為什麼要搞得這樣“迂回曲折”呢?原來,

李振認為:國家之是以管理得不好,是這一班文人淺薄,敗壞了綱紀。

于是,他對朱溫說,你想要圖謀大事,這班人就是絆腳石,不如盡早殺掉。

朱溫問他怎麼殺,李振就說:此輩謂清流,宜投入黃河,永為濁流。

(《舊五代史》)

李振說:這幫沽名釣譽之輩,還敢自诩清流?今天就把他們全部扔進黃河,讓他們成為“濁流”吧!朱溫覺得這個建議很好玩,于是“笑而從之”。那麼,李振為什麼這麼恨朝中的文士呢?這還要從他的過往說起。

李振的曾祖父,是唐朝的中興名将李抱真。

他的祖父跟父親都當過太守,

到了他這一輩,祖先的謀略是繼承下來了,可是運氣卻沒有得到繼承。青年時代的李振,是一個勤奮上進的讀書種子。他曾多次參加唐朝的科舉,

希望考得一官半職,延續祖上的風光,

可他考了多次都沒能“進士及第”。

秀才參加科考,屢次不中後恨透貴族,一朝得勢:把他們全丢進黃河

這裡需要說明的是,在唐代,考上“進士”和“進士及第”是不同的概念。簡單點來說,古代按三甲取士,隻有頭甲的狀元、榜眼、探花,才叫“進士及第”。二甲、三甲人數不定,考中二甲叫“進士出身”,考中三甲叫“同進士出身”。原來,李振并非一直沒中進士,隻是一直沒有進入“全國前三名”。

李振是一個心高氣傲的學生,

他那麼努力,還一直都沒考進“全國前三”,這個後果十分嚴重!

這明顯是考試制度的不公平。他認為

唐朝教育體系出現腐敗,根源在哪裡呢?肯定是唐朝朝廷本身的問題。

二、科舉不公平産生的“怨毒”

我們都知道,科考是古代人才從下向上流通的唯一的公平途徑。是以,寒門學子都十分重視科舉考試。為了考取功名,許多書生皓首窮經,寒窗苦讀數十年,而這種“苦讀”是建立在完全脫産的基礎上的。

秀才參加科考,屢次不中後恨透貴族,一朝得勢:把他們全丢進黃河

古代中國靠農業立國,一個寒門學子脫産求學,背後的一家子要付出十年,乃至數十年的辛勞,還未必能得到好的結果。其“苦”狀,絕對不是用幾個成語能形容得出來的。

在“白馬之禍”發生的三十餘年前,黃巢就是因為貧窮,家鄉遇到幹旱,才發兵打進了長安。

但是,李振的情況和黃巢不一樣。李振是唐代中舉名将之後,祖父跟父親都當過太守。

史書也不曾提過他家道中落,從他後來的表現來看,一般史學家都認為他的才華并不遜于曾祖李抱真。那麼

他為什麼一定要考“全國前三”,考不中就恨上了文臣呢?

有人分析說,可能是因為他自視頗高,覺得自己是一個聰明人。一個聰明人盡了全力去應付一場考試,考了很多次都沒有得到滿意的結果。

他不會檢讨自己,而是把落敗的根源歸咎到考試本身。于是他開始質疑,唐末的教育制度并不公平。

秀才參加科考,屢次不中後恨透貴族,一朝得勢:把他們全丢進黃河

李振當上朱溫的幕僚後,覺得唐朝之是以管理得不好,就是

因為朝上的這些文官,隻是徒有其表的草包。

他們明明是A錢腐敗的“濁流”,偏偏要在人前充當“清流”,于是才提議把他們扔進黃河。

其實,造成李振的怨毒的根源,固然是由于科場的不公,但是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當時的門閥勢力壟斷了仕途。李振雖然考了一個進士出身,或者同進士出身,也不能謀到一個滿意的官職。

“白馬之禍”的元兇除了朱溫、李振之外,還有一個叫張策的人,因為早年曾經出家當和尚,後還俗應考,結果被主考官趙崇一頓奚落。說他最初是衣冠子弟,不想讀書跑去當和尚,當和尚又吃不了苦,回來還想考進士?于是不讓他考。

秀才參加科考,屢次不中後恨透貴族,一朝得勢:把他們全丢進黃河

張策去參加另一場考試,結果又遇到趙崇當主考,仍然不讓他參考。

還說,他來考試十次,我就給他打回去十次!

要是張策的确沒水準,直接打落是正常的。

假如僅僅是因為當了和尚又還俗就讨厭他,未免有點過分了。

結語

甯欺白發翁,莫欺少年窮。此話雖然不對(白發翁也不能欺),但是後生真可畏啊!

誰能想到幾個唐朝書生,會趁着天下動亂而崛起,并且為了發洩對科考的不滿,向權貴文官們發起如此慘烈的報複呢。這才叫:斷人财路,如殺父母;阻人科考,如掘祖墳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