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美國加利福尼亞一個網站率先推出的網上預訂比薩餅的服務,讓人們第一次感受到電子商務的便捷。網際網路技術的迅猛發展帶來了計算技術以及商業模式的轉變。如今,雲計算技術同樣具有改變世界的巨大能量。雲計算、雲存儲等概念的出現,将技術、應用以及業務模式的創新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在雲計算時代,對于廠商來說,創新要更具有針對性,更貼近應用。
<b>融合之道</b>
“未來,所有的企業業務都要建構在融合基礎架構之上。惠普将大力投資于雲存儲的研發。”中國惠普有限公司企業業務集團伺服器、存儲及網絡産品事業部存儲産品部總經理曹振強表示。惠普以融合基礎設施架構(CI)為切入點,開始描繪雲存儲的發展藍圖。
全球網絡存儲工業協會(SNIA)給出了雲存儲的定義:通過網絡提供的可配置的虛拟化的存儲及相關資料的服務。此定義主要包含以下3方面的内容:第一,雲代表的是網絡,使用者不必關心雲的内部采用了何種技術或産品,隻要能從雲中獲得所需的資源及服務即可;第二,資料存儲即服務(Data Storage as a Service)強調的是服務傳遞的概念;第三,建立統一的存儲資源池,其中存儲虛拟化技術是關鍵。
簡單說,雲存儲包括兩部分内容,即存儲虛拟化和存儲自動化。目前,業界還沒有一個統一的雲存儲的技術标準。中國惠普有限公司企業業務集團伺服器、存儲及網絡産品事業部存儲産品總監範聖儉表示:“基礎設施架構的融合是實作雲存儲的前提。”範聖儉将惠普的融合之道概括為以下3方面内容:基礎設施架構要能實作按需擴充,包括向上擴充、向下擴充以及橫向擴充;實作自動化,包括系統的優化和智能化兩部分内容;系統采用子產品化設計,基于開放的和标準化的平台。
惠普認為,基礎設施架構的融合必須遵循以下4項原則:第一,實作平台的融合,将伺服器、存儲、網絡整合為統一的可動态擴充的硬體平台;第二,實作全面的虛拟化,在伺服器、存儲陣列和SAN環境中都能實作虛拟化;第三,實作容量與能源使用的優化,比如通過采用重複資料删除技術、自動精簡配置等技術等,可以削減成本,降低能耗;第四,與應用無縫內建。範聖儉表示:“惠普融合存儲架構有3個基本點,即統一平台、橫向擴充、行業标準化。”
有的廠商在提到網絡融合時,将着眼點放在萬兆以太網架構上。範聖儉認為:“單純提網絡融合有些片面。惠普融合基礎設施架構的着眼點是資訊,無論采用何種技術手段,其目的隻有一個,就是保障資訊的安全、可用。惠普也在密切關注網絡連接配接技術的發展,比如FCoE技術,待相關技術成熟時,就會推出相應的産品。惠普十分看好IP技術的發展,新推出的HP StorageWorks X9000 和HP StorageWorks P4000 G2 SAN都是基于IP技術的産品。”
<b>化雲為實</b>
業界的一種普通觀點認為,目前正是雲計算概念的炒作期,雲計算相關技術還沒有完全成熟,步入實用階段還需要一段時間。惠普在推出HP StorageWorks P2000 G3、HP StorageWorks P4000 G2 SAN和HP StorageWorks X9000三個系列新産品時,并沒有刻意将這些産品與雲計算扯上關系,而是把産品的重點放在實作整合、動态擴充和虛拟化等方面,目的是為未來的雲應用建構适宜的基礎設施架構。雖然惠普每年都會推出一些新的存儲産品,但是今年在融合基礎設施架構政策的指導下,惠普在存儲産品的研發和整合方面下了大力氣,在不同系列的存儲産品、不同産品線(伺服器與存儲)之間大膽地進行技術借鑒。比如,惠普伺服器的硬碟可以直接用于HP StorageWorks P2000 G3存儲陣列上。硬體平台的整合有效地降低了成本,提升了标準化水準。範聖儉表示:“自2001年收購康柏以來,今年是惠普在存儲産品線的調整上力度最大的一次。”
“7年前,我第一次擔任存儲産品經理時,使用者就面臨存儲異構、管理複雜等諸多問題。如今,雖然很多使用者已經實作了存儲的網絡化和集中化,但是并沒有徹底解決資訊孤島以及儲存設備使用率低下等問題。”範聖儉回憶說,“實作存儲的網絡化隻是第一步。在SAN環境中也會有資訊孤島,而且随着資料量和業務的增加,這種孤島現象可能會嚴重,使用者面臨的存儲壓力會越來越大。以系統的擴充為例,原來的縱向擴充(Scale up)模式已經不能滿足使用者的需求,橫向擴充(Scale out)應運而生。縱向擴充就像是傳統的火車,隻有一個車頭,增加容量時隻能是增加車廂的數量,但是火車頭的動力沒有相應增加,進而造成了容量增加、性能下降的尴尬結果。橫向擴充則像動車,即每節車廂都有自己的動力系統,增加車廂數量的同時,也增強了整個列車的動力,這相當于存儲系統可以同時線性擴充容量和性能。”
為了滿足雲應用的需求,存儲面臨的最實際的問題有3個:在實作容量擴充的同時保證系統的性能和可用性,這就是魚與熊掌如何兼得的問題;面對飛速增長的非結構化資料,存儲如何靈活應對;如何更有效、全面地實施虛拟化。
HP StorageWorks P2000 G3、HP StorageWorks P4000 G2 SAN和HP StorageWorks X9000在可擴充性方面各具特色。HP StorageWorks P2000 G3雖然基于傳統的存儲架構,但是可以通過HP SVSP實作叢集擴充。HP StorageWorks P4000 G2 SAN基于可擴充的架構,允許客戶以12TB的增量進行擴充,實作按需購買。HP StorageWorks X9000本身就是一個可以橫向擴充的NAS裝置,可以實作容量與性能的同步擴充。
據IDC的統計,每18個月全球資料總量會翻一番,其中80%的資料是非結構化的。非結構化資料的特點是量大,但是變“冷”的速度也快,即在很短時間内就由活躍資料變成靜态資料。為了處理好大量的“冷”資料,存儲系統必須具備自動分層功能,及時将“冷”資料遷移到便宜的存儲媒體上。HP StorageWorks X9000具有自動分層存儲功能,可以實作檔案級的分層存儲。
範聖儉表示:“雖然x86伺服器越來越普及,但是大機并沒有消亡。在存儲領域也是一樣,雲存儲隻是一種存儲的一種形态,傳統的存儲并不會因為雲存儲的興起而消亡。高端的HP XP存儲陣列和中端的HP EVA存儲陣列仍會繼續存在。為了實作基礎設施架構的融合,惠普将采用各種虛拟化技術實作存儲資源的整合。比如,HP XP存儲陣列就具有基于陣列的虛拟化功能,可以整合第三方的儲存設備。HP SVSP具有SAN虛拟化功能,可以整合異構的存儲環境。”
HP StorageWorks P2000 G3、HP StorageWorks P4000 G2 SAN和HP StorageWorks X9000的釋出标志着惠普在雲存儲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