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七、矽谷的見證人---惠普公司

惠普

    (1)惠普賭的另一個拳頭産品是它的列印機。惠普決定采用吉列的商業模式—通過廉價的刀架掙高價刀片的錢,它打算廉價賣列印機,然後高價賣墨盒。惠普的市場戰略家們當然仔細算過這筆帳,但是,它們低估了日本制造的效應。至今,惠普在列印機市場上一直受愛普生和佳能的威脅。

    (2)作為一位職業女性,在五年内拆掉了世界上兩個最大的科技公司(AT&T和惠普),又主持了兩次巨大的商業合并(朗訊和飛利浦的合資,惠普和康柏的并購),菲奧莉娜的功績或者罪過已經是任何職業經理人很難比拟的了。

    (3)。它在工作站的業務上遠遠落後于太陽公司,後來幹脆退出了競争。在微機領域,它離領先者 Dell 的差距越來越大,而且毫無扭轉迹象。在列印機業務中,它賣列印機掙墨盒的如意算盤根本打不響,(我們在後面還要分析其原因)。在列印機市場上,惠普雖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公司,但是市場佔有率卻不斷被日本公司佳能和愛普生蠶食。

    (4)但是,和二戰以前不同,每一項起源于歐美的新技術,用不了多久就會被日本人、後來還有南韓人和中國人掌握。于是,一種技術出來後,歐美公司在沒有亞洲競争對手時,可以打一個時間差,掙一個高額利潤。以前,這個時間差有幾十年,現在已經縮短到幾年甚至更短。

    (5)歐美公司十分鼓勵和支援代加工即 OEM 似的亞洲制造,這樣可以降低它們的成本,但是會千方百計阻撓亞洲公司打自己的品牌,因為這樣會對它們産生威脅。可以這樣講,美國公司很喜歡 OEM 大王郭台銘(台灣富士康),不太喜歡松下幸之助和華為的任正非。

    (6)根據美國公司的慣例,惠普提供給她一筆豐厚的終身俸,然後由她自己提出辭職,這樣大家面子上都好看。菲奧莉娜臨走還從惠普投資者手中拿走了上億美元的現金和股票。但是,股東們甯可花錢請她走。菲奧莉娜離職的當天,惠普的股票大漲了 10% 。這是一次慘痛的教訓,它說明如果一個公司不能挑選好掌舵人,以後替換掉他成本也是很高的。

    (70惠普雖然是一個大公司,但是它從來沒有上司過哪次技術浪潮。是以,它開創出一個新行業的可能性不大。(它不同于蘋果,後者從來就有創新的基因,是以可以完成從微機到 iPod 再到 iPhone 的過渡。前者則很難轉型。)它是當年以半導體和計算機硬體為核心時代的矽谷的代表,而今天的矽谷,半導體已經變得越來越不重要了。惠普已經不能代表今天矽谷的潮流了,這也是我在開始時講惠普是黯淡了的巨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