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百年巨匠|老字帖:柔毫倩影,看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啟功書法

《書法課程》

見諸筆墨 | 達于心靈

不可一日無此君

文化核心 | 中國書法 | 最高藝術

百年巨匠 | 老字帖:柔毫倩影,看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啟功書法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書,《啟功書法選》。

啟功(1912—2005),中國書法家,書畫鑒定家。字元伯,一作元白。滿族。姓愛新覺羅,雍正帝九世孫。長于古典文學、古文字學的研究,曾在輔仁大學任教。1949年後任北京師範大學教授、故宮博物院顧問、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中國佛教協會常務理事等職。著《古代字型論稿》《詩文聲律論稿》《啟功叢稿》《論書絕句百首》等,出版《啟功書畫留影集》以及多種書法選集。

啟功先生,以書法之名最著,但其繪畫亦師出名門,令人難望項背。啟功最早拜畫家賈羲民為師,又轉投名畫家吳鏡汀門下,學習“内行畫”。後又從溥心畲和齊白石兩位大師。

對于書法,啟功曾對畫家劉宗漢說,他的字沒有“芯兒”。對此,劉宗漢的了解是,這“闡明了結體與行氣的關系,不能不說是對中國書法研究的一大貢獻。”啟功“先摹趙董後歐陽,晚愛誠懸競體芳”,習慣上是“二王的用筆,歐柳的結體”,最後自成“啟體”,書界評其為“外柔内剛、自然灑脫、清隽儒雅而妩媚華美”。

啟功曾臨習大量碑帖,他的書法作品,無論條幅、冊頁、屏聯,都能表現出優美的韻律和深遠的意境,被稱為“啟體”。書法界評論道:“不僅是書家之書,更是學者之書、詩人之書。”

對于書法藝術本身,特别是字的結構頗有創見。一般人學書法都是從寫“九宮格”或“米字格”開始,并把字的重心放在方格中心。啟功卻發現,字的重心不在傳統的米字格的中心點,而是在距離中心不遠的四角處,還推算出它們之間的比例關系正符合所謂的“黃金分割率”,對學習書法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啟功的書法作品在市場上極受青睐。以2003年北京春拍為例,中國嘉德共推出他的10幅作品,全部成交,其中超過8萬元的有4幅,《行書唐宋詩七幅》鏡心被拍至41.8萬元,成交價令人咋舌。從書法發展來看,凡規矩成帖的書法才是好書法,也更有價值。

啟功先生66歲生日時就為自己拟過一個墓志銘:

中學生,副教授。博不精,專不透。名雖揚,實不夠。高不成,低不就。癱趨左,派曾右。面微圓,皮欠厚,妻已亡,并無後。喪猶新,病照舊。六十六,非不壽。八寶山,漸相湊。計平生,谥曰陋。身與名,一齊臭。

啟功先生的幽默令人莞爾,而先生的豁達知指令人景仰。人貴有自知之明,越誠實越謙虛的人,聲望愈隆,評價愈高,因為公道自在人心,人人心中都有秤盤星,不是靠自己添秤,甚至自吹自擂的,若如此隻是徒添笑柄耳。

讀書,天下第一樂事也,很少購買成套的書籍,但有三套還是禁不住誘惑:一是蘇轼全集,二是敦煌寫經全集,三是便是啟功全集,因為我相信,此三套書可為枕邊書,可為一生讀也。

《啟功書法選》高清欣賞

百年巨匠|老字帖:柔毫倩影,看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啟功書法
百年巨匠|老字帖:柔毫倩影,看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啟功書法
百年巨匠|老字帖:柔毫倩影,看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啟功書法
百年巨匠|老字帖:柔毫倩影,看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啟功書法
百年巨匠|老字帖:柔毫倩影,看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啟功書法
百年巨匠|老字帖:柔毫倩影,看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啟功書法
百年巨匠|老字帖:柔毫倩影,看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啟功書法
百年巨匠|老字帖:柔毫倩影,看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啟功書法
百年巨匠|老字帖:柔毫倩影,看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啟功書法
百年巨匠|老字帖:柔毫倩影,看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啟功書法
百年巨匠|老字帖:柔毫倩影,看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啟功書法
百年巨匠|老字帖:柔毫倩影,看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啟功書法
百年巨匠|老字帖:柔毫倩影,看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啟功書法
百年巨匠|老字帖:柔毫倩影,看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啟功書法
百年巨匠|老字帖:柔毫倩影,看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啟功書法
百年巨匠|老字帖:柔毫倩影,看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啟功書法
百年巨匠|老字帖:柔毫倩影,看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啟功書法
百年巨匠|老字帖:柔毫倩影,看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啟功書法
百年巨匠|老字帖:柔毫倩影,看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啟功書法
百年巨匠|老字帖:柔毫倩影,看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啟功書法
百年巨匠|老字帖:柔毫倩影,看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啟功書法
百年巨匠|老字帖:柔毫倩影,看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啟功書法
百年巨匠|老字帖:柔毫倩影,看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啟功書法
百年巨匠|老字帖:柔毫倩影,看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啟功書法
百年巨匠|老字帖:柔毫倩影,看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啟功書法
百年巨匠|老字帖:柔毫倩影,看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啟功書法
百年巨匠|老字帖:柔毫倩影,看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啟功書法
百年巨匠|老字帖:柔毫倩影,看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啟功書法

書法 發現心靈的美好

思接千載 視通萬裡 心遊萬仞 精骛八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