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孫绮曼
圖/受訪者提供
12月22日,由廣東金融學院主辦,廣東金融學院粵港澳大灣區粵港澳大灣區藝術品金融研究院、廣東金融學院信用管理學院、廣東省現代信用管理研究院、廣東金融學院保理與供應鍊金融産業學院共同承辦的“第十屆華南信用管理論壇·藝術金融與信用管理高峰研讨會”在廣東金融學院舉行。

廣東金融學院副校長王醒男在緻辭中指出,該論壇是廣東金融學院具有代表性的重要學術活動。他表示,廣東金融學院粵港澳大灣區藝術品金融研究院在藝術品金融與信用管理方面的研究,對于推動文物藝術品市場金融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希望相關成果能夠廣泛落地應用,助力灣區經濟創新發展。
會上,廣東金融學院粵港澳大灣區藝術品金融研究院與山東财經大學中國藝術金融研究院簽訂了戰略合作協定,計劃就共同建立完善的藝術品金融人才培養體系、理論建設等方面進行深入長遠的合作,未來計劃聯合全國志同道合的高校,共同開展文物藝術金融學科建設,共同培養文物藝術品鑒定、評估專業人才,為中國藝術品金融規範化、産業化發展打造一支生力軍。
山東财經大學教授、中國藝術金融研究院院長張志元受任為廣東金融學院粵港澳大灣區藝術品金融研究院特聘研究員,為兩院的戰略合作與發展增添了重要力量。
論壇上,廣東金融學院粵港澳大灣區藝術品金融研究院主任魯倩蘭就研究院取得的科研成果——《中國藝術品财産創新體系研究報告》進行了詳細報告。報告指出,中國藝術品鑒定網、廣州市藝術品鑒定作為協會作為廣東金融學院粵港澳大灣區藝術品金融研究院的主要發起機構,經過十幾年前期工作成果的積澱,在藝術品鑒定評估、藝術品金融理論與實踐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研發了中國書畫标準圖譜資料庫,為書畫鑒定工作開創了一個全新的方法論;出版發行我國首套《藝術品鑒定叢書》,并研制了一系列藝術品行業相關标準并形成标準體系;還通過和保險公司的長期交流與合作,共同首創了藝術品财産保險、藝術品鑒定人職業責任險等險種。通過前述諸多已有經驗的積澱,提出中國藝術品财産創新體系,在藝術品轉化為藝術品财産的具體實踐上,取得了可操作性強的創新成果。(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沈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