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首款鴻蒙汽車,華為正名之戰

在釋出完華為折疊屏手機P50 Pocket之後,華為消費者業務消費者BG CEO、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餘承東帶來了一個更大的家夥——AITO品牌旗下首款車型問界M5。

在科技産品的釋出會上釋出汽車新品,這還真不多見。

AITO是小康股份旗下賽力斯推出的高端智慧汽車品牌,也是在前不久剛剛釋出。

餘承東說,AITO中“I”的意思是intelligence,全稱是Add Intelligence to Auto(給汽車賦予智慧)。而AITO問界M5則是AITO品牌的首款車型,也是第一款基于全新純電驅增程平台(DE-i)打造的車型。

但正是這麼重要産品的上市首秀,沒有由賽力斯自己操盤,最終出現在了華為消費者業務的冬季旗艦新品釋出會上。

聽說不少汽車媒體在一開始接到“折疊屏手機”活動邀請的時候都懵了,這也是不少人第一次參加科技公司的産品釋出會。

這到底是汽車釋出會還是手機釋出會?如果說是HarmonyOS(鴻蒙)終端釋出會可能更好了解一點。

品玩/品駕簡單統計了一下,在這場釋出會上,餘承東介紹折疊屏手機P50 Pocket的時間大概在半小時左右,而最後壓軸的這個one more thing——智能汽車,講解時間則長達一小時。

我們先簡單來聊聊這輛車。

AITO問界M5是AITO品牌推出的追求極緻的智能豪華SUV,憑借華為在ICT行業的領先技術,這款全新車型為使用者帶來了兼具高智能化、卓越性能以及超長續航的智慧出行體驗,開啟智慧出行新時代。

在此之前,華為和賽力斯聯手打造過華為智選SF5。不過,對于AITO這個新品牌來說,不同之處在于華為對AITO的介入程度更深,深入到了最初産品定義的階段。

這也導緻,在官方的定義裡,AITO問界M5還有另一個重要的身份——它是首款搭載HarmonyOS智能座艙的産品。

餘承東在釋出會上表示,這款車包括外觀、内飾以及性能,全部都按照百萬豪車的标準來設計打造,但最終要給出一個相對親民的價格。

最後這款産品後驅标準版預定價25萬元,四驅性能版預定價28萬元,四驅旗艦版預定價32萬元。而自12月23日起,問界M5陸續在42個城市180家華為門店進行真車展示;自2022年1月20日起,會陸續在118個城市,500家華為門店開啟預約試駕及預定。新車将于明年2月底開始傳遞。

千裡續航,四缸增程器

很難說清AITO問界M5與賽力斯SF5之間的關系,不過從外形上來看,前者問界M5外部線條确實要簡練了許多。

餘承東稱,自己和團隊溝通時,一直要求做到極緻、簡約、純淨,力圖實作高端化、時尚化、年輕化。

問界M5釋出會亮相時,可以說比此前的賽力斯SF5顔值高了不少。

首款鴻蒙汽車,華為正名之戰

但即使有了華為設計團隊的介入,但AITO問界M5并不算是中國市場非常偏愛的那種“大車”。

AITO問界M5長寬高分别為4770x1930x1625mm,軸距2880mm,外部尺寸并不大吧。但華為強調了内部空間的表現:擁有同級少有的大空間,後排座椅靠背距離前排座椅長達870mm,配合總面積約2m2的無縫全景天幕,帶來開闊的後排頂部、側面視野和空間。而後備廂空間容量高達369升,後座座椅調節後容量可高達776升,輕松裝下你所有的出行裝備。

首款鴻蒙汽車,華為正名之戰

在動力上,問界M5依舊搭載了HUAWEI DriveONE平台的智能增程控制系統,它配備了專為增程系統打造的1.5T四缸增程器3.0,DriveONE平台可自主協同專用增程器、驅動技術、電池PACK、智能控制等,并結合860餘種場景,實作精準比對、帶來全域強動力、低能耗、低噪聲的使用體驗。同時系統支援OTA更新,不斷疊代進化。

AITO問界M5前橋搭載異步交流電機,後橋搭載永磁同步電機,雙電機版峰值功率可達365KW,實作了百公裡加速4.4秒。

餘承東在釋出會上特意強調了他們對問界M5的底盤進行了重新标定。AITO問界M5采用百萬豪車普遍采用的全鋁合金底盤,相對于傳統鋼制底盤減重30%,并且懸挂方面采用了前雙叉臂,後多連杆獨立懸架組合,餘承東還拿保時捷Macan舉例,稱這樣的配備帶來整車超高穩定性(側傾梯度小)的同時,剛度、強度更大,操控表現更穩健、安全。

在這種配置下,最終問界M5 NEDC工況續航1195公裡,WLTC工況續航1102公裡,CLTC工況續航1242公裡,實作裡程無憂。

HarmonyOS智能座艙到底怎麼樣?

我們曾坐在奔馳 S級的後排探讨過那幾塊“商務屏”,仍然是多層級菜單,放置了一些平時我們可能都不太用到的功能,并且初步上手還有一定的學習成本。這些綜合因素導緻了可能這幾塊屏的利用程度并不高。

這裡面涉及到的根本原因是:移動網際網路的爆發,讓我們已經習慣了手機内部app設計的操控邏輯,而在設計汽車UI界面時,設計團隊似乎最終并沒有從裝置、場景以及本地化的處境考慮。從手機切換到車機,往往存在割裂感。

可以說,HarmonyOS智能座艙是問界M5最讓人期待的功能feature。

設計上,華為團隊稱他們綜合了人因、裝置和環境等因素,最終聚焦駕駛本質,AITO問界M5搭載的HarmonyOS智能座艙帶來了極簡互動、統一的通知和控制中心以及高效的多任務操作,兼顧駕駛安全和操作效率,重構智能汽車時代人與車的互動方式。

傳統車機廠商大多以“控制”和“地圖”為主要設計源頭出發,而AITO問界M5的中控看起來就是在用“造手機”的思路打造中控體驗。

首款鴻蒙汽車,華為正名之戰

這個圖來自新出行

仔細來看,HarmonyOS智能座艙擁有大面積的可視化互動區,桌面下方有常駐的個性化快捷欄SmartDock服務卡片,他們也可以按照個人喜好進行調整,讓大部分設定和資訊一步直達,實作零層級操作。

此外,HarmonyOS智能座艙建構了全屏、分屏、懸浮窗等豐富的視窗顯示形式,滿足不同場景下的互動需求。

從現場的體驗來看,HarmonyOS智能座艙的操控可以用絲滑來形容。華為之前在智能手機的裝置内部儲存管理上确實有一些硬核技術,是以車機中控也采用了智能背景管控和記憶體配置設定VIP排程方案,最終實作操作跟手、界面切換順滑的體驗。

蘋果Carplay其實算是投屏體驗的天花闆,但也沒有實作全應用投屏。體驗過程中,比較驚豔的是華為的投屏技術,手機畫面可以投放到車機螢幕,并且在車機上可以進行觸控操作......

而與HarmonyOS生态内産品的互聯互通也将是這個汽車産品的一大亮點,此前,品玩/品駕也曾體驗過賽力斯上華為智選SF5上的“無感連接配接”,當時确實給了我們不小震撼,簡單來說手機、車機可共享同一賬戶。比如手機導航在拉開車門之後直接顯示在車機螢幕上,而視訊、音樂等内容也支援按照上一裝置的節點繼續觀看。

是以,在這個鴻蒙座艙上最終能實作多少功能開發,也是品玩/品駕特别期待的(我們将在1月份帶來這款汽車的測試)。

餘承東稱,AITO問界M5擁有豐富的應用生态:預裝了包括車載地圖、華為音樂、華為視訊、酷狗、喜馬拉雅、口袋故事和優酷等App。而專為智能車載場景打造的華為應用市場,目前已有豐富的App以及便捷服務。

在開放的鴻蒙生态下,未來還将持續帶來更多應用。

是汽車,也是鴻蒙終端

作為首款搭載HarmonyOS智能座艙的車型,此前華為在智能座艙上的很多技術也幾乎在這款産品上全部出現,比如HUAWEI SOUND音響系統,AITO問界M5配備了19個單元,“比肩百萬級豪車的移動音樂廳”,此外新車還配備了66W有線充電以及40W的無線快充,同時車上的配備充電口也更新為Type A和Type C。

一定程度上,華為深度參與“打造”的這款車,诠釋的正是華為對智能汽車的了解,它更像是一個電子産品,一部搭載了HarmonyOS的智慧終端,是很多既有技術在新終端上的整合和疊代。

一直以來,華為在智慧終端的戰略主要就是1+8+N的全場景智慧戰略。華為希望以系統級的分布式能力,打通硬體之間的隔閡。

是以,使用者上車後,可通過金融級安全認證的3D人臉識别技術或二維碼掃描,快速登入或自動切換華為帳号,系統将根據對應帳号的設定調整駕駛模式和個性化駕駛習慣。而隻需要一個華為帳号,使用者也可通過AITO問界M5車機上的控制中心預置IoT場景,實作人-車-家的全場景互聯。

AITO問界M5擁有更智能的語音助手小藝,支援最高60秒的連續對話,以及多種方言識别,幾乎所有的功能都可以通過語音互動達成。

華為在多裝置之間的分布式管理能力已經得到了大量開發者的認可,是以在打造全場景智慧體驗方面的能力确實不容小觑。

不過,在釋出會現場餘承東仍然強調多次:華為不造車。

造不造确實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讓業界看到華為整合資源的實力。

首款鴻蒙汽車,華為正名之戰

雖然餘承東在釋出會上科普了很多“百萬豪車”的産品配置,但最終AITO問界M5的價格定在30萬元級。這個價位段其實也是目前電動汽車比較主流的價位段,厮殺相當慘烈,它的主要競品是特斯拉Model Y、大衆ID4,以及理想ONE和極氪001等産品。

讓品玩/品駕比較意外的是,這部相當“戰略”級的産品并沒有是以毫無節制的“堆”到滿配。華為與ARCFOX極狐合作的阿爾法S HI版(Huawei Inside)上的那套高階自動駕駛方案并沒有出現——最終AITO問界M5搭載的是融合了1個視覺感覺攝像頭、3個毫米波雷達、4個APA攝像頭和12個長距離超音波雷達的L2+級别的輔助駕駛方案。功能上則實作了360度智能全景泊車系統。

畢竟它可能算得上是現階段華為和餘承東的正名之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