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由麻省理工科學家創立,這個品牌成立1年獲得近億元B輪融資

據悉,Droplette 還獲得了美國航天局(NASA)的支援。

來源| 聚美麗

作者| 言 午

成立約一年的美容儀品牌Droplette目前已完成1500萬美元(約合人民币9500萬元)B輪融資。

Victress Capital 和 Spark Capital 共同領投,Bolt Ventures和 Amplifyher Ventures 繼續跟投。資金将加速 Droplette 進入新市場,擴大其端到端的自動化膠囊制造技術,并推動新産品和技術的開發。

由麻省理工科學家創立,這個品牌成立1年獲得近億元B輪融資

在Victress Capital的執行合夥人 Lori Cashman看來,Droplette真正掀起了一場護膚革命。

Droplette創造了一種無需針頭就能更有效地讓護膚品深入皮膚的裝置,Droplette美容儀旨在針對常見的皮膚問題,可将膠原蛋白、視黃醇和乙醇酸(果酸的一種)等成分轉化為濃縮水霧,并将這些成分快速輸送給皮膚。這一技術被美國著名科技雜志Popular Science評為“2021 年 100 大創新(The 100 greatest innovations of 2021)”之一。

由麻省理工科學家創立,這個品牌成立1年獲得近億元B輪融資

Droplette的創始人是兩位受過麻省理工學院教育訓練的科學家馬達薇(Madhavi Gavini)和拉蒂(Rathi Srinivas)。最早裝置研發的契機是為找到治療遺傳性皮膚病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EB) 的方法,這種病的表現為皮膚非常脆弱,會因日常的輕微摩擦而反複發作水疱。

專家們一直在探索把止痛藥或抗生素等藥物輸送到皮膚而不會産生疼痛的方法,最後研發出來了一種可将有益的治療藥物轉化為濃縮水霧并能深入皮膚真皮層的技術。

之後,兩位創始人意識到,她們的技術能夠将活性成分直接輸送到皮膚中。于是,Droplette美容儀誕生了。

根據歐洲食品安全局的一項研究,90% 的外用護膚品不會被皮膚表面吸收。Droplette官網顯示,隻有小分子(小于500道爾頓)才會吸收。許多面霜含有滲透促進劑,這一成分會破壞角質層以試圖讓分子進入(但通常弊大于利)。當人在皮膚上塗抹乳霜或乳液時,分子進入内部的唯一途徑是通過擴散,但擴散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即使某些産品含有滲透促進劑,活性成分的擴散基本上也是受限的。

由麻省理工科學家創立,這個品牌成立1年獲得近億元B輪融資

是以,為了實作活性成分深入皮膚這一結果,Droplette美容儀裝置上的兩個元件就是關鍵——壓電轉換器(piezo)和泵(pump),其工作原理是将活性物質分解成微霧,再将這種霧氣高速噴射到皮膚中。這一技術的實作結合了流體動力學、壓電效應和菲克擴散定律(Fick’s laws of diffusion )等實體原理。

由麻省理工科學家創立,這個品牌成立1年獲得近億元B輪融資

外媒文章稱,Droplette的産品經臨床驗證并證明可以減少細紋和皺紋、粉刺、疤痕和色素過度沉着。

Droplette主要分為美容儀主體和含有不同功效的活性膠囊,目前品牌已推出的膠囊有3種:0.15%視黃醇、10%膠原蛋白和8.0%乙醇酸膠囊,适用于抗老化、刷酸等護膚需求。據悉明年,品牌還将推出面向紅腫和色素過度沉着這些皮膚問題推出膠囊。

所有含有 Droplette 活性成分的膠囊都是一次性且可回收。此外,所有的配方都是純素、零殘忍、無香料且不含尼泊金酯類防腐劑。

由麻省理工科學家創立,這個品牌成立1年獲得近億元B輪融資

此外,Droplette 還可監控護膚效果:消費者可記錄長期使用的配方并可獲得品牌提供的專家建議,連接配接到裝置的APP在每次使用時都會亮起。該美容儀的售價為249美元(RMB1600元),活性膠囊的售價從39美元到79美元不等(RMB252-511元)。

Droplette 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馬達薇也表示:“無痛地将成分輸送到皮膚是 Droplette 成為一項突破性技術的原因。随着品牌不斷發展和創新,我們對來自投資者的新的和持續的支援感到十分興奮。”

據品牌資料顯示,包括Samir Mitragotri教授、Rox Anderson博士和Leonard Miller博士在内的哈佛和麻省理工學院的教授們,以及皮膚科醫生和整形外科醫生都測試了該産品,并擔任該品牌的科學顧問。

另外,Droplette 還獲得了美國航天局(NASA)、沃爾特裡德陸軍研究所和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資助。沃爾特裡德陸軍研究所正在與 Droplette 合作優化用于治療士兵爆炸傷的裝置。

消息來源 | Coveteur、Einnews、WWD、Instyle、品牌官網、聚美麗往期文章

圖檔來源 | 同上

微信排版:高高

責任編輯:木頭

·END·

看完不妨給個在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