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殺手锏飛彈紅箭-8:巴基斯坦用他吊列印度,美國禁止出口

作者:Super曆史

随着時代的發展,各種軍事武器層出不窮。而中國軍事也從曾經的一窮二白,發展到舉世聞名。我們的軍事武器也讓世界看到了中國的力量,聞名的軍事武器有:東風系列、殲二十等等。

中國殺手锏飛彈紅箭-8:巴基斯坦用他吊列印度,美國禁止出口

但是今天小編帶你走進上個世紀中國最為出名的反坦克飛彈—紅箭8。它更是号稱“坦克屠夫”。不僅如此還曾一度遭到美國的禁止出口。紅箭8在曆史上究竟給世界留下了怎樣的顔色?它的威力又是如何的呢?

紅箭8是我國研究的第二代反坦克飛彈。但是它的研究曆程可謂是困難重重。我們都知道在戰争中坦克的出現,毫無疑問能為擁有方帶來勝利,同時也能讓擁有的一方損失慘重。

在坦克新研發出來之後,這項武器可謂是所向睥睨,沒有能夠壓制它的對手。但是人類對未知的挑戰是充滿無窮盡的經曆的。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中,手榴彈為反坦克的勝利埋下了伏筆。

這時人們就發現坦克雖然堅不可摧,但是在面對一些大口徑火炮的時候,還是有些脆弱的。于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研制出了反坦克炮,但是随之而來的便是坦克發展得越來越好,重量方面不僅輕了,性能也高了,裝甲也是越來越厚了。

中國殺手锏飛彈紅箭-8:巴基斯坦用他吊列印度,美國禁止出口

而在二戰結束後,德國的反坦克炮也因體積龐大,機動力較差的原因逐漸退伍。隻是反坦克炮沒了坦克依舊存在,并且随着時間發展地越來越好,毫無疑問如果戰争再次爆發,坦克将帶給諸多的國家更多的危險。随後在1955年法國研制出了反坦克飛彈,美國和蘇聯也不甘示弱地推出了自己的反坦克飛彈。

不僅如此反坦克飛彈在後來的中東戰争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于是在1969年我國開始研制反坦克飛彈,1978年成功研制出反坦克飛彈—“紅箭-73”。但是在我國開始研制反坦克飛彈的時候,美國的第二代反坦克飛彈“陶”式已經試射成功。

這是一種全新型的反坦克飛彈,不僅速度快而且破甲力度也是非常的大,對坦克所形成的的打擊也是非常緻命的。但是要說起一代和二代的差別,就相當于從人工時代轉向了智能時代。

因為一代反坦克飛彈不僅需要人工發射,還需要人工操作已經發射出去的飛彈,這使得發射人員不僅要看見攻擊目标,還要注意飛彈的方向是否偏移。但是二代反坦克飛彈相對于一代來說,上升了一個質的飛躍。操作方面隻要發射人員對準目标發射就可以了。

中國殺手锏飛彈紅箭-8:巴基斯坦用他吊列印度,美國禁止出口

隻是那時候我國并沒有改革,國家處于困難之中。但是為了防止國際局勢動蕩對我國造成影響,我國隻能将一代反坦克飛彈和二代反坦克飛彈同時研究。由于當時技術不足,我國便想着學習國外的先進技術,以便能夠少走彎路。

隻是這種軍事機密,别的國家都是藏着掖着的,怎麼肯透漏出來。但我國研制反坦克飛彈的決心異常的堅定,于是我國的科研人員決定關起門來自己搞。1969年6月反坦克飛彈的研制開始了,可是一部分科研人員卻在那年年底接到了緊急搬遷的通知。

由于特殊形勢上級要求他們從大東北搬遷至大西北,這是那個年代的無奈,也蘊含着科研人員的艱辛。搬遷的新地方原來是一所學校,除了宿舍之外,沒有任何的研究場所和裝置,周圍都是農村異常的荒涼。

在這些過程中也導緻了研究紅箭8的人員,進行了一次大的換血。但是好在終于有了一個安穩的地方,可以好好等候着紅箭8的出生。在這些艱苦的條件下科研人員堅持了下來,然而讓他們意想不到的是接下來的消息。

中國殺手锏飛彈紅箭-8:巴基斯坦用他吊列印度,美國禁止出口

那時國内碰上了特殊的三年,遠在大西北的科研人員自然是不清楚的。但是他們卻得到了停止研究的消息。就這樣二代反坦克飛彈的研制工作被停止。老一輩人總說那時候的國家難啊。或許我們無法感覺那些難處,但是身處在那時的科研人員卻能夠深深地體會到這種難。

雖然研制被叫停了,可是那些科研工作者還在。他們利用研究停止的三年繼續對飛彈進行設計,他們相信二代反坦克飛彈的研制一定會被重新開機。1972年年底諸多研究人員接到“紅箭-8”重新開機的通知。

但是那時我們的科研人員面臨的壓力更大了,三年的擱置導緻我們與世界的距離越拉越大。他們需要争奪每分每秒為國家追趕上與世界的差距。可是環境惡劣、儀器不足這些都在困擾着他們,關鍵技術不知道,總體方案也不清楚,沒有任何的參考資料。

中國殺手锏飛彈紅箭-8:巴基斯坦用他吊列印度,美國禁止出口

這相當于去考試你卻什麼都沒有學過是一樣的。可以說“紅箭-8”的研制是那些科研人員一點點地拼起來的。那時候研究所沒有防塵和除塵的裝置,但是研究所用的光學儀器又需要在無塵的環境中進行。為了能夠保證儀器達到正常的使用要求。

科研人員每天都拿着人工酒精進行專業的擦拭消毒,往往一個小小的鏡片都需要科研人員進行長久的消毒試用,在消毒在試用,直至達到标準的使用要求。而且研制反坦克飛彈必須要有靶場進行測試。

可是當時的研究所除了那所學校,就是荒涼的土地。于是科研人員就在研究所附近的河灘裡修了一個幾百米的靶道,又自己動手砌了一個靶擋。兩年的時間一步一步,從無到有。就這樣“紅箭-8”的第一個設計方案出現了。

或許有人好奇那時候的一代不是在研制過程中嗎,是否可以将一代的部件用到二代身上去。答案是不可以,因為從一代到二代已經不是走一步的問題了,而是直接從走到飛的過程。一代的所有部件均不可以放在二代身上使用,小到一個電池都不可以。

中國殺手锏飛彈紅箭-8:巴基斯坦用他吊列印度,美國禁止出口

二代反坦克飛彈的核心是制導系統,采用的是紅外半自動控制的模式。簡單來說就是用紅外位标器來檢測到物體的紅外線,進而鎖定目标。那時在研究二代反坦克飛彈是需要一個非常重要的儀器—紅外測角儀。

如果沒有紅外測角儀飛彈就如同瞎子一般,是以這個儀器非常的重要且精準度要非常的高。整整這樣的過程科研人員用了将近四年的時間,為了能夠使儀器準确,科研人員特地去高溫的沙漠中做實驗,一待就是一個月。

當時的科研人員曾說:在研究“紅箭-8”的時候,沒有一個部件是不出現問題的,所有的部件我都可以說出好幾例問題,當時對于我們來說就是走投無路了。然而就是這一幫走投無路的人将我國的“紅箭-8”帶向了世界。

1984年“紅箭-8”完成了第一次的定型試射,也在同年的閱兵典禮上正式走入人民的眼中。“紅箭-8”長約875毫米,重為11.2KG。射程約為3000米左右。但是“紅箭-8”最亮眼的是它可以以多種模式攜帶。

中國殺手锏飛彈紅箭-8:巴基斯坦用他吊列印度,美國禁止出口

不管是車載、機載還是單兵攜帶都非常的友善,操作也是非常的簡單。在“紅箭-8”成名之後,被認為可以同世界的先進水準看齊。不亞于同時期的“陶”式飛彈。

那“紅箭-8”飛彈威力到底如何呢?在2003年的伊拉克戰争中,伊拉克所使用“紅箭-8”擊毀3輛美國的M1A1坦克,三輛坦克君均在中彈後燃起大火。M1A1坦克并非是普通的坦克,它是美國引以為豪的驕傲,更是世界上最為先進的第三代坦克之一。

美國曾用M1A1坦克在戰場上非常的潇灑,而且M1A1坦克一輛的造價高達500萬美元。當時美國得知M1A1坦克被我國的“紅箭-8”摧毀後,無限悲痛。因為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美國更是直接下令禁止出口。

自從“紅箭-8”對外銷售後,諸多國家紛紛前來購買。巴鐵更是定制了大量的“紅箭-8”系列的反坦克飛彈,也與我國簽訂了技術轉移。但是巴基斯坦仍用“紅箭-8”在戰場上一戰成名。

中國殺手锏飛彈紅箭-8:巴基斯坦用他吊列印度,美國禁止出口

那時印度總是借着自己的蠻橫,侵犯巴基斯坦的邊境地區。而印度當時引以為傲的便是他們的山地軍,他們的山地軍有着很多的重火力,坦克自然是多的不在話下。

但是他們引以為豪的山地軍,在侵犯巴基斯坦之際,被巴基斯坦用“紅箭-8”轟得再也不敢侵犯了。随後巴基斯坦特地在他們的邊界處放上600枚“紅箭-8”。這600枚“紅箭-8”正直勾勾地看着印度。

“紅箭-8”的總設計師王興治曾說:要手段沒手段,我們就是有一幫子人。可是就是這樣一幫子人将我國的“紅箭-8”響徹世界。中國現在的科研是站在巨人肩膀上成長的,巨人永不會倒下,就像“紅箭-8”的精神一樣。

雖然現在的軍事力量依舊在不斷的上升,但是“紅箭-8”也在不停的進步。隻要有坦克在的一天,“紅箭-8”就永遠不會沉睡。

參考:CCTV《軍工記憶》(2015.11.30)“紅箭-8”反坦克飛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