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項目管理】人力資源管理之三:ERG理論

美國耶魯大學的克雷頓·奧爾德弗(Clayton. Alderfer)在馬斯洛提出的需要層次理論的基礎上,進行了更接近實際經驗的研究,提出了一種新的人本主義需要理論。奧爾德弗認為,人們共存在3種核心的需要,即生存(Existence)的需要、互相關系(Relatedness)的需要和成長發展(Growth)的需要,因而這一理論被稱為 “ERG”理論。

ERG理論與馬斯洛層次需求理論的主要差別在于:

1、将5種需求,整合為3種需求

生存的需要與人們基本的物質生存需要有關,它包括馬斯洛提出的生理和安全需要。第二種需要是互相關系的需要,即指人們對于保持重要的人際關系的要求。這種社會和地位的需要的滿足是在與其他需要互相作用中達成的,它們與馬斯洛的社會需要和自尊需要分類中的外在部分是相對應的。最後,奧爾德弗把成長發展的需要獨立出來,它表示個人謀求發展的内在願望,包括馬斯洛的自尊需要分類中的内在部分和自我實作層次中所包含的特征。

2、人的需求沒有優先順序

ERG理論認為,人在同一時間可以擁有多種需求,如我們在工作過程中,對薪資、人際關系和工作的發展前景,往往是同時有需要的。

3、提出“受挫-回歸”理論

馬斯洛認為當一個人的某一層次需要尚未得到滿足時,他可能會停留在這一需要層次上,直到獲得滿足為止。相反地,“ERG”理論則認為,當一個人在某一更高等級的需要層次受挫時,那麼作為替代,他的某一較低層次的需要可能會有所增加。比如,我們在一份工作中,如果公司的人文環境較壓抑,工作壓力大,那麼我們對發展前景和薪資的期望将會被加強,假如這個公司的發展前景也一般,那麼我們對薪資的期望将會非常高,如果這三者都無法滿足我們,那麼我們一定會選擇離開。

本文轉自天鬼皇 51CTO部落格,原文連結:http://blog.51cto.com/ghostlan/1300647,如需轉載請自行聯系原作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