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把“犧牲”挂在嘴邊,難道讓孩子負重前行?

苗苗是一個乖巧的孩子,她知道父母每天都早出晚歸,用辛苦賣菜的錢供自己上學,是以她一直都在努力學習,争取每次考試都能獲得好的成績。在生活中,她也非常父母,盡量幫父母多幹些家務活。

可每當這個時候,父母就苦口婆心地說:“寶貝,我們不用你幫我們幹活,隻要你好好學習就可以了!你要知道,我們的希望都寄托在你身上了,你可要考上好的大學啊!”“你的任務就是好好學習,這樣一來,才能對得起我們今天的辛苦和付出!”

苗苗把父母的話記在了心上,并發誓一定不辜負父母的付出和希望。在學習上,她比任何同學都努力刻苦,每天認真聽課,積極完成作業,晚上做各種作業、練習,不到11點都不睡覺。經過幾年的努力,她終于考上了重點中學,并且赢得了學校的獎學金。可随着父母的期盼越來越高,苗苗的壓力也變得越來大。尤其是上了中學以後"學科越來越多,作業越來越繁重,再加上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苗苗即便再努力,成績也有不理想的時候。這時候,父母就會抱怨:我們這麼辛苦地工作,不舍得吃好的、穿好的,都是為了你的學習,你怎麼就拿不出好的成績來呢?”“你這麼不努力對得起我們的付出嗎?”

聽了父母的付出和犧牲,苗苗的負罪感越來越重,認為隻有自己堅持努力學習考出好成績,才不會辜負父母的期望。越是這樣,苗苗的心理壓力就越大,學習效果也就越不理想。最後,在多重壓力的打擊下,苗苗的身體狀态和精神狀态都出現了問題,甚至還患上了抑郁症。

正是苗苗父母的殷切希望,讓孩子失去了十幾歲時應有的活潑和快樂,背負着沉重的壓力,也正是父母每天把自己的“犧牲”挂在嘴邊,才讓孩子産生沉重的罪惡感, 幾乎壓垮了她這柔弱的肩膀,摧毀了她幼小的心靈。

所有的父母都為自己的孩子做出過這樣那樣犧牲,也心甘情願地為孩子做出犧牲。然而,一旦這種“犧牲”成為我們教育孩子的武器,并且時常把它挂在嘴邊,那麼 ,在孩子看來,除了壓力之外,就沒有其他的了。

時間久了,孩子還可能越來越懷疑自己,越來越自卑。

更嚴重的是,這種沉重的壓力和強烈的負罪感,會壓得孩子喘不過氣,使他們産生很多負面情緒和潛在的不安感,甚至對未來的人生産生不良的心理陰影。

父母愛孩子,肯為孩子“犧牲”,可哪一個父母沒有作牲過,沒有為孩子改變過。無辣不歡的重口味媽媽,哺乳期硬是沒有吃一口辣椒,養成了清淡的飲食習慣;愛化妝的美女,有了孩子之後便每天素顔,從不化妝。為了讓孩子過上好日子,貧窮的義母甯願自己吃苦受罪……說這是為孩子“犧牲”,不如說是父母對孩子的愛。一旦父母把這些“犧牲"記在心裡,并且時常對孩子提起,孩子就會覺得是自己讓父母不快樂,是自己害了父母,他們就會背負着心靈重擔。

就像前段時間伊能靜說的一樣,“為什麼要為孩子犧牲?他沒有要你犧牲什麼。他要你快樂,當你說為他犧牲的時候,也許你沒想過,他是以背負了你的偉大。而這種讓孩子内疚、負重前行的話語,不自覺地種在孩子内心,變成我那麼愛媽媽,卻害了媽媽,我不要生下來就好了,我甯可你不要犧牲什麼,你快樂地生活吧。”

難道這就父母們想要看到的嗎?

是以,不要再把自己的“犧牲”挂在嘴邊,不要再說“我為你付出了這麼多,你怎麼還是不聽話?”“我犧牲了自己,你要是再不好好學習,我就失望了!”這樣,孩子才能真正感受到父母的愛,并且幸福、輕松地在人生的道路上前行。

把“犧牲”挂在嘴邊,難道讓孩子負重前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