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不聽話,先不要急着發怒,給孩子一個解釋的機會

在很多家長的眼中,孩子的破壞行為是故意的,是以家長看見孩子在破壞東西,不是被氣得大吼大叫,就是對着孩子的屁股狠狠地打一頓,最後家長氣呼呼地收拾戰場,孩子也委屈害怕地哇哇大哭。

其實孩子做出的不符合成人期望的行為,并不是代表孩子在故意搞破壞,但是家長的這種簡單、粗暴地批評、打罵行為傷害了孩子的内心和自尊,也會對親子關系造成不好的影響。家長應該多一點耐心,給孩子一個解釋的機會,聽聽孩子内心的想法。

李萍打算送完孩子上學就趕去面試,是以一直在催促孩子快一點來吃飯,李萍一邊忙着給兒子收拾書包,一邊忙着打扮自己,卻發現兒子還蹲在地上擺弄玩具,頓時就氣壞了,大聲喊兒子的名字,對着兒子大吼大叫,孩子被吓傻了,呆愣在原地,手裡還拿着積木,最後反應過來開始哇哇大哭,李萍看着兒子哭還是覺得很生氣。

孩子不聽話,先不要急着發怒,給孩子一個解釋的機會

這是李萍對于這件事情的認知,現在讓我們看一看孩子對這件事情的看法。

媽媽平時很辛苦,一直在家照顧我,給我做飯,陪我玩,送我上學,今天媽媽要去面試,我希望媽媽可以成功。

聽人家說對着星星許願願望就能實作,我想在上學前用積木為媽媽拼出一顆星星,祝願媽媽今天面試成功。可是我還沒有拼完,媽媽沖過來罵了我,粗暴地将我手中的積木和地上拼了一半的星星都扔進了玩具箱裡,我很難過很害怕就哭了出來。

孩子不聽話,先不要急着發怒,給孩子一個解釋的機會

李萍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這件事情就收獲了一個糟糕充滿怒氣的早晨,如果她可以對孩子多一些耐心,傾聽孩子這樣做的原因,就可以發現孩子對媽媽真摯的愛。

相比于李萍另一位媽媽就做的很好,這位媽媽撞見了自己的孩子将剛剛洗幹淨晾曬好的床單鋪在地上,赤着腳在上面跳來跳去,她很生氣但還是盡量讓自己平靜下來詢問孩子為什麼要這麼做?

孩子興奮地回答她:“媽媽,你快看,我在雲朵上跳舞呢。”孩子跳躍、旋轉,躺在被單上打滾,一臉陶醉,看着孩子興奮的模樣,這位媽媽也放下手中的事情認真地觀看孩子的舞蹈并為他加油。這位媽媽給了孩子耐心和時間,便收獲了與孩子相處的歡樂時光。

孩子不聽話,先不要急着發怒,給孩子一個解釋的機會

孩子的内心都是純淨美好的,他們本無意破壞,甚至是沒有意識到自己在進行破壞行為,如果我們用成年人的視角批評責罵,會扼殺孩子的創造力和想象力,也會傷害孩子的心。是以,看到孩子“搞破壞”先不要急,耐心點,聽聽孩子怎麼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