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自動駕駛迎來資料之戰

剛剛宣布完成A輪近10億元融資,晉級為自動駕駛獨角獸的毫末智行,又馬不停蹄地舉辦了今年的最後一場品牌日活動。

自動駕駛迎來資料之戰

不過與前幾場活動不同,這次的活動更新成為了“AI DAY”。關注自動駕駛的可能都知道,在今年8月份,特斯拉也舉辦了一場同名的活動。在特斯拉的AI DAY上,馬斯克不僅釋出了超級計算機Dojo,還玩起了花活,推出一款人形機器人,引發業界廣泛關注。

作為年末的壓軸活動,毫末智行在AI DAY上交出了自己的成績單:2021年,毫末輔助駕駛系統已經搭載至5款總計數萬台量産車輛中;乘用車使用者行駛裡程突破400萬公裡;末端物流無人車方面,毫末迎來第1000輛車量産下線……

更重要的,在營收方面,毫末智行透露其2021年營收達到數億元,是中國營收增速最快的自動駕駛公司。

除了秀成績,在90分鐘的線上直播活動中,毫末智行還釋放了籌建自動駕駛超算中心、建立深圳研發中心、明年上線城市NOH等諸多關鍵資訊。整場釋出會既有行業趨勢的判斷和預測,也有技術幹貨的分享和解讀。

十大預測和三大戰役

“2022年将是自動駕駛行業發展最為關鍵的一年。乘用車輔助駕駛領域的競争将會正式進入下半場,其他場景的自動駕駛也将正式進入商業化元年。”

自動駕駛迎來資料之戰

面對即将到來的2022年,毫末智行董事長張凱給出了自己的判斷,并提出了2022年的十大自動駕駛趨勢預測。

自動駕駛迎來資料之戰

在自動駕駛技術發展方面,張凱認為,資料智能将會成為自動駕駛量産決勝的正負手。資料智能體系是自動駕駛商業化閉環的關鍵所在,搭建高效、低成本的資料智能體系是自動駕駛健康發展的基礎,也是自動駕駛系統能夠不斷疊代前行的重要環節。

Transformer與CNN 深度融合,将會成為自動駕駛算法整合的粘合劑;随着AI技術的發展,大算力計算平台将會在2022年正式量産落地,Transformer技術與ONESTAGE CNN技術都需要大算力計算平台做支撐。

在量産落地方面,2022年将會是城市智慧領航輔助駕駛量産的元年;末端無人物流領域的商業化将會呈現延續性,張凱表示2022年希望利用毫末的優勢将這領域的市場容量擴大3倍;Robotruck将會正式開啟量産之路的探索。

就行業發展趨勢而言,張凱認為以智能駕駛技術為基礎的智能汽車市場将會向汽車産業頭部聚集,這樣的情況與前幾年智能手機市場比較類似;随着自動駕駛系統的量産和規模化,雷射雷達與機器視覺組成的AI感覺技術,将會與大算力計算平台實作深度融合雷射雷達的應用。

安全仍将會成為自動駕駛系統的重中之重,除了功能安全、資訊安全、預期使用安全,現在又多了資料安全與資料合規;最後在人才方面,張凱預測2022年将是AI自動駕駛人才争搶最為激烈的一年。

可以看出,這些預測都是當下最熱點的關注趨勢,技術創新與自動駕駛應用發展緊密融合,既有技術前瞻性也具備産業指導價值。

自動駕駛迎來資料之戰

基于這些行業洞察和預判,張凱表示,2022對毫末來說一定是場硬仗,将會打三場關鍵且意義重大的戰役。

首先是資料智能的技術之戰。資料智能體系是AI自動駕駛體系中最為關鍵的環節,完善的資料智能體系是AI自動駕駛科技公司成功的基石。“誰能高效低成本的挖掘資料價值,誰就能成為競争的王者。”

其次是輔助駕駛城市場景之戰。毫末智行為此儲備了小魔盒3.0計算平台、新一代AI自動駕駛技術、MANA資料智能體系,以及其最強的技術工程化經驗。

最後是一場末端無人配送解決方案的規模化之戰。目前毫末智行在該領域已經是美團和阿裡等頭部企業的核心供應商,此次活動上它們也派出了代表前來站台演講。

MANA和NOH

“資料智能”是AI DAY上的高頻詞,毫末智行認為,在自動駕駛領域,資料智能是AI自動駕駛技術的“明珠”,是最終成為勝利者的成功要素。完善的資料智能體系是AI自動駕駛科技公司成功的基石。

為此,毫末智行CEO顧維灏在AI DAY上釋出了中國首個自動駕駛資料智能體系MANA,中文名“雪湖”。顧維灏将其比喻為毫末資料智能的“思想鋼印”,毫末将用更低的成本和更快的疊代速度,提供更安全、更好用的産品提供給使用者。

自動駕駛迎來資料之戰

MANA與一個公式密切相關——F=Z+M(X),它是毫末智行通過對400萬公裡使用者行駛裡程數的沉澱與思考,總結出的自動駕駛能力發展曲線。其中,F代表産品力,Z代表毫末第一代産品,M是一個把資料轉化為知識的函數,包括資料擷取、表達、存儲、傳輸、計算、驗證,以及對成本和速度的影響,而MANA就是這個最核心的M。

自動駕駛迎來資料之戰

據介紹,MANA由TARS、LUCAS、VENUS、BASE四個子系統組成,分别對應了資料原型系統、資料泛化系統、資料可視化平台和底層系統。在能力上,MANA具有感覺、認知、标注、仿真、計算五大方面的能力。

自動駕駛迎來資料之戰

比如在感覺能力方面,相較于過往标準的結果融合方法,毫末采用了更高效的過程融合方法,并加入時序的特征進行時空融合,進而快速拉升感覺能力;認知能力層面,顧維灏認為需要具備安全、舒适、高效三大要素;仿真能力層面,毫末把仿真系統比作“自動駕駛元宇宙”,通過在這個“元宇宙”中進行感覺和認知的效果驗證,效率被大大提高。

自動駕駛迎來資料之戰

在計算能力層面,顧維灏判斷,未來在智能汽車的推動下,人類記錄的資料正在從文本向圖像轉變,圖像的存儲和計算規模将占據主導,由此對存儲和計算将帶來新的革命。顧維灏在現場宣布了一個重磅消息,毫末MANA超算中心正在籌備中,主要用于自動駕駛的資料處理、訓練、推理和驗證等需求,這也推動了中國自動駕駛進入超算中心時代。

自動駕駛迎來資料之戰

提到超算,不得不再次提到特斯拉,而從毫末智行的MANA資料智能體系與特斯拉的人工智能技術全景圖對比可以看出,雙方都想用資料智能驅動自動駕駛業務的發展,這也讓毫末智行成為最像特斯拉的中國自動駕駛公司。

自動駕駛迎來資料之戰

MANA是所有毫末能力進化的核心動力。繼今年11月上線針對高速場景的智慧領航輔助駕駛系統NOH之後,毫末輔助駕駛系統HPilot“城市NOH”即将于2022年年中推出。

此外,顧維灏還在現場宣布了毫末乘用車智能駕駛路線圖:2022年下半年,毫末将計劃傳遞全場景NOH,并在2023年推出擁有HSD(HAOMO Self-Driving)的車隊。

車雲小結:

僅僅成立兩年的毫末智行發展之快令人咋舌。在融資上,毫末今年内就收獲了三筆融資,最新一筆融資10億元;而在量産落地上,乘用車輔助駕駛系統已經搭載到數萬台量産車中,無人物流車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而在本次AI DAY上,無論是活動的命名方式,還是毫末釋出的是自動駕駛資料智能體系MANA以及将要籌建的超算中心,甚至是HSD的命名(特斯拉為FSD),都展示了毫末智行想要和特斯拉較量的雄心。

資料智能成為自動駕駛的核心,一場圍繞自動駕駛的資料之戰已經打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