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0歲招降部下,11歲當特使,15歲成為大将軍,他政績可比朱元璋

在東魏,有一個人10歲就替父親出馬招降部下,11歲當特使兩次入朝觐見皇帝,15歲成為京畿大将軍,29歲登基前被人殺死。沒錯,這個人就是高澄,高歡的第一法定繼承人。

高澄是高歡與婁昭君的長子,從小作為高歡的繼承人培養。而高澄,也在很小的時候就就顯露出了極高的政治手腕。

10歲招降部下,11歲當特使,15歲成為大将軍,他政績可比朱元璋

高歡出身低微,為了取得大族的支援,他認渤海高氏中的高乾為叔。但渤海高氏的另一重要人物,河北士族領袖之一高昂卻不買高歡的帳。這時,10歲的高澄以一個小孩子的身份拜訪高昂。他用甜言蜜語哄高昂開心,又擺出一副很謙卑恭敬的樣子對高昂行子孫禮。高昂這才投靠到高歡帳下。

高澄11歲時,曾經兩次作為高歡的特使,到京城觐見北魏皇帝元修。雖然元修是高歡的傀儡,但畢竟有皇帝的身份。從這件事足以看出高歡對高澄的栽培和信任。

15歲時,高澄被任命為京畿大将軍,入朝輔政,正式開始了他的政治生涯。此時的高歡在晉陽掌控着軍權,專心對付關西的宇文泰,朝政之事都交給了高澄。

10歲招降部下,11歲當特使,15歲成為大将軍,他政績可比朱元璋

在高澄輔政前,京師邺城輔政的是四個大臣,号稱“四貴”的孫騰、高隆之、司馬子如、高嶽。這時候的鮮卑貴族A錢成風,四貴當然也不例外,他們不但A錢,還弄權,官場風氣被搞得烏煙瘴氣。

高澄上台後決定整治吏治,先從四貴開始。除了近親高嶽,孫騰、高隆之等人不是被高澄罷免,就是被高澄關進監獄。他們跑去找高歡哭訴,高歡反而說,兒大不由爹,你們自己注意點吧。這倆父子的雙簧,讓這些鮮卑貴族啞巴吃黃連,有苦難言,隻好乖乖地老實了。

除了打擊腐敗的鮮卑貴族,高澄還注重培養自己的官僚集團。這些人以漢人為主,他們幫助高澄懲治吏治,打擊權貴勢力。可以說,在高澄主政期間,官場風氣大有改觀,人心為之一振。

10歲招降部下,11歲當特使,15歲成為大将軍,他政績可比朱元璋

整治了吏治,高澄又頒布了法律《麟趾格》。這是影響曆史的一個大動作。《麟趾格》是《北齊律》的藍本,而《北齊律》是隋唐律法的直接淵源。是以說,高澄對後世的影響非常深遠。

貨币也是高澄治理的一個方面。北魏末年,戰亂導緻貨币貶值,民間大量私造假錢,更使得貨币很亂。針對這種情況,高澄讓人到全國各地,把鑄錢的原料銅和錢币一起收集起來重新鑄造。又在公元548年進行新的貨币改革,穩定了市場,安定了民心。

戶口和土地也是高澄改革的一個重點。由于戰亂,百姓四處逃亡,土地被豪強控制,人口變成了豪強的奴隸。高澄下令擴戶,讓百姓回到土地上,一方面解決了百姓的問題,另一方面增加了國家的财政收入。在擴戶中,豪強地主的财産為朝廷提供了軍資,被搜出的奴隸給國家提供了兵源。

10歲招降部下,11歲當特使,15歲成為大将軍,他政績可比朱元璋

經過高澄的這一番整頓後,東魏走上正軌,高澄作為繼承人的地位徹底穩固。之後,他又采取軍事行動,吞并兩淮地區,收複颍川,讓人看到他的軍事才能,讓跟随高歡的那些人徹底認可了他。

做完了鋪墊準備,高澄開始了他的登基活動。可惜,他在登基前被自己的廚師殺掉,不然,根本沒有著名的間歇性精神病皇帝高洋的份。

殺死高澄的人叫蘭京,是南梁徐州刺史蘭欽的兒子蘭京,在一次戰争中被高澄俘虜,成了他的奴隸,在廚房幹活。蘭京的父親蘭欽幾次派人為兒子贖身,高澄因為喜歡蘭京,拒絕了蘭欽。後來,蘭欽死了,南梁遭遇侯景之亂,蘭京幾次向高澄要求回去,高澄不但不答應,還威脅蘭京,再提這事就殺了他。蘭京就這樣起了殺心。

10歲招降部下,11歲當特使,15歲成為大将軍,他政績可比朱元璋

公元549年的一天,高澄和親信大臣們在内堂密謀篡位之事。蘭京和廚房的其他奴隸合謀,準備刺殺高澄。當蘭京以送食物的機會進入房間時,高澄說,我昨夜夢見這個奴才用刀砍我,看來我得處死他。

為了不讓自己死在高澄前面,蘭京決定先下手為強。他把刀藏在盤底,又裝作送食物的樣子進屋。他開始動手,六名同黨也随即趕來。最終,高澄被殺死,年僅二十九歲,離皇帝隻有一步之遙。

高澄死後,他的弟弟高洋繼承了父兄的基業,建立了北齊。但北齊的各種政策大都是高澄時期留下來的,是以,後人把高澄比作可以和朱元璋媲美的人物。他之是以不如老朱有名,是因為他的父親高歡和弟弟高洋太有名,掩蓋了他的光輝。

繼續閱讀